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髌骨纵形骨折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2 0岁 ,右膝关节外伤后疼痛 ,肿胀 ,活动受限 4d为主诉于 2 0 0 1年入院 ,住院 34d。入院后查体 :右膝关节肿胀 ,膝前皮肤破溃已结痂 ,皮温不高 ,髌骨压痛 ,未及骨擦感 ,膝关节活动略受限。浮髌试验、研磨试验、内外翻试验、抽屉试验均阴性。辅助检查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穴位电针对小鼠自发性活动节律调整的时相特征。方法:将筛选出的2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百会+长强组,肝俞+至阳组,非经非穴组,空白组4组,每组7只。小鼠先光-暗控制(L∶D为12∶12,即0100-1300光照,1300-0100暗置)14 d,使动物的转轮活动与外界的光-暗周期同步,光暗驯化14 d后关闭光源转为恒定黑暗(Dark-Dark,DD),使小鼠处于自由运行状态(Free-Running,FR)。小鼠暗置条件驯化10天后开始电针。小鼠均在CT16时间点电针,频率2/15Hz,电流0.5 m A,15 min/次,电针1次/d,连续电针7 d,空白组小鼠在相同时间点CT16捆绑固定,不予电针刺激。结果:电针后各组小鼠相位均超前,百会+长强组,肝俞+至阳组峰相位超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经非穴组,空白组峰相位移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后各组活动度均降低,与针刺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百会+长强组电针后起始活动时间提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起始活动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干预后,各组小鼠峰值均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后各组小鼠振幅均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组小鼠周期均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暗置条件下小鼠自发性活动仍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电针对自由运行状态下小鼠近日节律有一定影响,其时相特征表现为:峰相位、起始活动时间超前,活动度、峰值、振幅降低,周期延长。百会+长强组能显著提前小鼠峰相位、起始活动时间,降低小鼠活动度;电针肝俞+至阳能使小鼠峰相位提前,降低活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原环境、飞行环境对静脉血细胞各参数的影响,为高原航空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013年高原驻训的35例歼击机飞行员及40例地勤人员进行血常规分析,并对16项血细胞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歼击机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在进驻高原后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值、血小板压积明显降低(P<0.01)。此外,地勤人员的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高于进驻前(P<0.01),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下降(P<0.01)。在上述变化中,地勤人员的所有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而飞行员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压积则超出平原正常人群参考值范围。歼击机飞行因素可对红细胞及血小板的部分指标产生影响,高原环境影响红细胞、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中的几乎所有参数。结论高原环境、飞行因素均可影响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从而使得血常规中的各项参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意在阐明社区护理体系的重要作用;社区慢性病人居家护理准备;社区慢性病人的居家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表观遗传诱发长链非编码RNA1(epigenetically induced long non-coding RNA 1, EPIC1)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8年3月被确诊为HCC患者48例的肿瘤及癌旁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检测HCC组织、细胞中EPIC1的表达情况;分析EPIC1表达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EPIC1在肝癌组织中平均表达量为(13.28±36.66),显著低于癌旁组织(62.84±108.93)(P=0.006)。相较于正常的肝细胞系L-02,EPIC1在HCC细胞系中低表达(P<0.05)。HCC患者EPIC1表达量与患者的TNM分期相关(P=0.033)。结论:EPIC1在HCC中低表达,可能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本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病规律,采取干预措施,预防由于G6PD缺乏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发生,有效保护新生儿健康。方法采集新生儿出生72h后滤纸干血样,用微量连续流动荧光法测定G6PD含量,阳性者采集静脉血测定G6PD/6PGD比值确诊。结果334882例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实验阳性112例,确诊实验阳性110例,符合率为98.2%;全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发病率为3.3/万,男、女发病率分别为5.4/万和0.15/万,有显著性差异(χ^2=66.83,P〈0.01);梁山县显著高于全市平均发病率(9.4/万,χ^2=31.48,P〈0.01),市中区显著低于全市平均发病率(1.0/万,χ^2=10.53,P〈0.01)。新生儿G6PD缺乏症患儿父亲均为山东籍贯,母亲山东籍贯69例,外省籍贯41例,其中广西22例(53.7%)、四川6例(14.6%)、云南4例(9.8%)、贵州3例(7.3%)、广东2例(4.9%)、海南、江西、湖北、福建各1例(2.4%)。父母为济宁市本地居民的新生儿G6PD缺乏症发生率为2.0/万,梁山县仍显著高于全市平均发病率(4.7/万,χ^2=9.83,P〈0.01),市中区仍显著低于全市平均发病率(0.6/万,χ^2=7.20,P〈0.01)。110例患儿中,36例出现新生儿黄疸,其中11例为重度黄疸,25例为中轻度黄疸,母亲为山东和外省籍贯的黄疸发生率分别为26.6%和46.3%(χ^2=4.77,P〈0.05)。通过早期对患儿黄疸的治疗和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无1例出现核黄疸和智能发育障碍。结论本地新生儿G6PD缺乏症发病率低于南方地区,G6PD缺乏症高发区人口流入,可增加本地该病的发生率.对患儿黄痘旱期治疗和家长健康教育,可避免因核黄疸引起的患儿死亡或智能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第一代和第二代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2020年2月10日南通地区隔离病房收治的31例2019-nCoV病毒感染患者,根据暴露史分为第一代病例17例和第二代病例14例,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第一代患者中男性占比高于第二代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代患者年龄、症状、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其次为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肌肉酸痛。出现6例肝损害,1例急性肾损伤。两代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象、血气分析等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血清乳酸、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铁蛋白均高于正常值,淋巴细胞数低于正常值,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9-nCoV毒性在第一代和第二代患者中未发生改变,未出现明显的传代减毒。  相似文献   
9.
贺文  罗勤  薛红  张晓霞  王艳 《西部医学》2011,23(10):1988-1989
目的探讨拔除尿管后病人首次自主排尿的最佳方法。方法将502例留置尿管病人采用随机分为三组,常规组(170例),实验A组(161例),实验B组(131例)。通过观察是否能首次自主排尿,拔除尿管至首次排尿时间,护士工作量,费用等各项结果以比较三种拔管方法。结果膀胱冲洗后拔管效果明显优于完成当日输液量后和输液过程中随即拔管,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提示膀胱冲洗后拔管可有效防止尿潴留的发生,并缩短了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该法应作为留置尿管拔出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金属钛夹联合硬化剂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57例.应用Olympus GIFXQ240型电子胃镜,Olympus HX-5LR-1型和HX-6UR-1型可旋转式夹闭器以及MH-858型和MD-850型金属钛夹止血,同时联合聚桂醇注射液止血.结果 57例共使用金属钛夹182枚,使用聚桂醇注射液96 ml,即时止血率100.0%(57/57),最终止血率91.2%(52/57).结论 金属钛夹联合硬化剂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止血效果显著,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