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电图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所开发的肌电图多途径分析诊断及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临床提高了工作效率、报告内容规范、方便统计分析。同时系统给出肌电图标准图形、正常值数据、神经和肌肉选择方案及诊断标准等,可供随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汉曦  蔡铮 《医疗装备》1999,12(10):19-20
重症监护病房及ICU是现代医院抢救病人及病人成活率的关键设施,在国外重症监护病房相当普及,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有相当大的差距。人们对ICU还不够重视,认为重症监护病房只是几台监护仪的组合,而事实上,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完备的系统,除监护仪和呼吸机之外,还应包括众多的诸如氧气、空气、负压、照明、消毒、电源、生物接地等设施,只有这样完备的系统才称的上是重症监护病房。那么如何去建立一个重症监护病房呢?它又是怎样的一个模式呢?下面我们就四个方面来阐述。一、重症监护病房的床位数目重症监护病房的床位数应根…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临床监护系统的发展过程,并且介绍了现代我国大中型医院常用的临床监护系统组成以及未来监护系统的发展趋势-网络化监护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探讨脑血清颗粒治疗家兔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将造模成功的脑出血家兔随机分为清开灵组、脑血清颗粒剂组及生理盐水(NS)组,并分别于给药3d、7d后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给药3d后,大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及全血还原粘度等)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给药7d后,NS组主要血液流变学指标都已降至正常值以下,而清开灵组及脑血清组对这种异常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脑血清颗粒剂对兔脑出血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采用天然骨缝标志定位,注入自体动脉血复制家兔脑出血模型的方法。并观察了中药脑血清对该模型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结果提示:该药能明显减轻脑出血家兔的脑组织含水量,可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6.
介绍肌电图报告系统与Key Point肌电图仪连接的实现方法,报告的内容与形式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胞膜窖(caveolae)是细胞质膜表面特异性的内陷囊状结构,而窖蛋白(caveolin)是构成caveolae的标志性结构分子.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caveolae和caveolin的细胞生理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细胞内物质转运,稳定胆固醇,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衰老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肌肉退行性病变等)的发病过程中作为一个衰老因子的作用越来越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8.
天麻苷元肠吸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天麻苷元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为其口服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应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与在体肠灌流模型,考察天麻苷元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采用UPLC测定样品浓度,并计算相关肠吸收参数。结果:外翻肠囊实验结果表明,天麻苷元在各肠段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其累积吸收量随药物浓度升高呈线性增加,高质量浓度(400 mg.L-1)时,天麻苷元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与结肠的累积吸收量(Q)分别为224.33,225.81,233.18,189.25μg;在体肠灌流实验结果也证实天麻苷元的吸收不存在肠段差异性,药物在各肠段的吸收率(A)分别为45.8%,48.39%,47.00%,54.35%。结论:天麻苷元在肠道中主要以被动转运的方式进入体内,在各肠段中吸收均较好,不存在肠段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肠道中胆酸盐及脂类对难溶性药物蒿甲醚溶解度的影响。方法:测定蒿甲醚在不同p H磷酸盐缓冲液、胆酸盐溶液及胆酸盐/脂类混合胶束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考察的肠道中胆酸盐包括牛磺胆酸盐(TC),牛磺脱氧胆酸盐(TDC),牛磺鹅脱氧胆酸盐(TCDC),甘氨胆酸盐(GC),甘氨脱氧胆酸盐(GDC)和甘氨鹅脱氧胆酸盐(GCDC)。外源性脂肪的水解产物脂肪酸和单甘油酸酯用于评价食物中脂肪对蒿甲醚的增溶作用。结果:p H对蒿甲醚溶解度的影响不大,其在磷酸盐缓冲液(p H 2~12)中的溶解度96.0~109.6 mg·L~(-1)。混合胆酸盐能明显增溶蒿甲醚,当胆酸盐达到生理浓度(15 mmol·L~(-1))时,蒿甲醚的溶解度增加了近4倍。各单一胆酸盐对蒿甲醚的增溶作用不尽相同,其中TC和GC的增溶作用较小,而TDC,TCDC,GDC与GCDC增溶作用均较强。加入外源性脂类(脂肪酸和单甘油酸酯)能进一步增加蒿甲醚的溶解度。结论:蒿甲醚在进食状态下的溶解度更高。肠道中的胆酸盐与外源性脂类均能显著增加蒿甲醚的溶解度,促进其在肠道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脑血清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Born氏比浊法测定脑血清在体外和体内对腺苷二磷酸(ADP)、花生四烯酸(AA)和血小板活板聚集,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9.2g/L和22.4g/L,在较高浓度时(终浓度为25g/L或50g/L),亦显著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与生理直比较,P<0.01),在体内(各组动物均连续灌胃3d,每天1次),高剂量(11g/kg)的脑血清对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于末次灌胃0.5h即表现出较强抑制效应药效至少可持续4h;低剂量(5.5g/kg)的脑血清对ADP和AA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于给药后0.5h即起效,药效可持续3h但抑制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且于4h药效基本消失,对AA引起的聚集仅表现为一过性抑制作用;两种剂量的脑血清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脑血清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