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评价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32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及比较插管率.并同以往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相似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32例患者中28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6例治疗成功,14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pH7.25±0.05、PaCO2为(83±12)mmHg(1mmHg=0.133kPa)、PaO2为(53.9±6.3)mmHg,在平均治疗5d后pH为7.52±0.08(P<0.01)、PaCO2为(61±9)mmHg(p<0.05),PaO2为(84±15)mmHg(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明显降低插管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98例经头颅CT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 5 0例 )和对照组 ( 48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尿激酶 10万单位静脉点滴 ,每天 1次 ;对照组则用丹参注射液、脉络宁、维脑通代替尿激酶 ,余治疗相同。疗程均为 10天。结果 治疗 1周、2周后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平均减少值 (MDSND)均增加 ,治疗组增加更明显 (P <0 .0 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48小时内用药疗效显著优于 48小时后用药。结论 小剂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祁学成  蒲新菊  陈延超  朱佳佳 《临床荟萃》2012,27(16):1421-1422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杀手,而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发生与高血压程度及持续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增高,都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有着明确的线性关系。而降压达标是预防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有效防治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所在。我院对石  相似文献   
4.
李霞  祁学成  蒲新菊 《新中医》2018,50(6):102-10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甲钴胺片,治疗组予α-硫辛酸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血清中MDA和SOD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 1%,对照组总有效率7 4.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较治疗前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DP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UAP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14天,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ECG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及ECG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把血糖、血脂、尿酸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者64例分为A组,异常者63例分为B组,平均随访2年,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再梗死发生率及血管性痴呆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4周后,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6±7.3)分,明显低于B组的(14.3±7.4)分(t =3.8696,P<0.05);A组总有效率95.4%明显高于B组的82.0%(x2=5.8623,P<0.05).平均随访2年后,A组脑梗死再发率18.8% (12/64)、血管性痴呆率7.8% (5/64),均明显低于B组的28.6%( 18/63)、17.5% (11/63)(x2=6.5421、5.9623,均P<0.05).结论 多项血清生化指标异常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近、远期预后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调整剂量的华发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01~2006—10间确诊为NVAF的住院患者79例,随机分成华发林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华发林组38例,给予华发林1.5~3.5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对照组41例,未用华发林。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以脑卒中发病率作为疗效判定。结果华发林组脑卒中3例(7.8%),对照组脑卒中10例(25.0%)。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华法林组较常规对照组相对危险性下降68.8%(P<0.05)。华发林组出血事件为5例,其中脑出血1例(占2.6%),皮下淤血2例(5.3%)、牙龈出血2例(5.3%),总出血发生率为13.2%。常规对照组出血事件1例,皮肤紫癜1例,总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4%。华发林组出血的危险性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但多数出血并发症发生在INR>3.0的患者。结论严密检测(INR 2.0~3.0)下调整剂量的华发林对NVAF患者抗卒中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2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及比较插管率。并同以往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相似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32例患者中28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6例治疗成功,14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pH7.25&#177;0.05、PaCO2为(83&#177;12)mmHg(1mmHg=0.133kPa)、PaO2为(53.9&#177;6.3)mmHg,在平均治疗5d后PH为7.32&#177;0.08(P〈0.01)、PaCO2为(61&#177;9)mmHg(P〈0.05),PaO2为(84&#177;15)mmHg(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明显降低插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剂量血脂康长期调脂治疗对 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脂、糖代谢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 76例 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在原治疗的基础上 ,加服血脂康 ,每晚 0 .6g,疗程 2 4周。结果 治疗前后总胆固醇 (TC) 6 .82± 1.5 4vs 4 .2 8± 1.39mmol/L(P <0 .0 1) ,甘油三脂 (TG) 4 .13± 1.32vs 2 .15± 1.4 8mmol/L(P<0 .0 1) ,空腹血糖 9.82± 1.4 5vs6 .98± 1.16mmol/L(P <0 .0 1) ,餐后 2小时血糖 12 .4 9± 2 .9vs 9.2 5± 1.4 2mmol/L(P <0 .0 1) ,均未见副作用。结论 小剂量血脂康长期调脂治疗对 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可降低血糖、调整异常血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监测对中重度心力衰竭(HF)患者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6例中重度 HF 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来指导琥珀酸美托洛尔的使用,观察组通过监测血浆 NT‐pro BNP 水平进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琥珀酸美托洛尔用药时间,平均剂量,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和患者心力衰竭复发率及病死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 NT‐pro BNP 水平监测的情况下首次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时间为住院治疗的(5.63±1.92) d 早于对照组的(7.52±2.51)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2.341,P =0.032<0.05);观察组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的平均剂量为(45.23±10.28)mg/d高于对照组的(33.56±12.56)mg/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2.456,P =0.024<0.05)。观察组HF 复发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LVEF 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 LVEF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提高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通过监测中重度 HF 患者血浆 NT‐pro BNP 水平可及时、足量的指导琥珀酸美托洛尔的临床使用,有利于中重度 HF 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