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全麻下高频电刀切除扁桃体及创口缝合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间本院行双扁桃体切除手术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电刀组、传统组各.40例。电刀组行全麻下电刀切除扁桃体,并将腭舌弓、腭咽弓及扁桃体窝组织一并缝合,封闭创腔;传统组于局麻下行常规扁桃体剥离,创面未予缝合。比较研究两种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出血等发生情况。结果电刀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12.71±2.65)min VS(30.75±5.28)min,t=19.298,P〈0.01]短,术中出血较传统组少[(5.56±1.46)mlVS(47.01±7.30)ml,t=35.136,P〈0.01],且术后疼痛轻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刀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出血,传统组发生原发性出血1例,继发性出血2例。结论全麻下高频电刀切除+创口缝合较局麻下常规扁桃体剥离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局部疼痛轻,并可有效防止术后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辽宁地区人群H pylori致病基因的疾病相关性,为揭示H pylori的致病机制及监测H pylori相关性胃疾病的高危人群提供线索.方法:选取胃黏膜活检标本491例,分组浅表性胃炎(GS)、萎缩性胃炎(GA)、溃疡(GU)、胃癌(GC),在微需氧的条件下,培养出H pylori 222例,并用标准的酚-氯仿方法提取菌种DNA后经聚合酶链反应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对cagA,vacA,iceA基因亚型进行检测.同时取胃窦、体、角黏膜各1块,经石蜡切片,HE染色,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GA组感染m2(43.1%)亚型菌株构成比最高,与GU(18.2%)和GC(17.9%)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20),与GS(30.00%)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84).在GA组中,感染s1m2亚型菌株有22例(44.9%),与本组病例中其他基因亚型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与Gu、GC组感染s1m2亚型菌株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与GS组相比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7).结论:中国辽宁地区人群感染s1m2型菌株与萎缩性胃炎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Ⅱ相代谢酶谷胱甘肽转硫酶GSTP1基因(105位点)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I Iung cancer,NSCLC)遗传易感性以及化疗敏感性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NSCLC患者和正常人群共204例检测外周血DNAGSTP1 105位点的多态性;102例NSCLC患者选择NP方案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以A/A基因型为参照与其他2种G/G和A/G基因型比较,NSCLCGSTP1 105位点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按照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1:1配比后,以A/A基因型为参照与其他2种基因型比较,敏感组G/G+A/G分布频率(46.43%)高于非敏感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2=3.95,P<0.05),携带A/G或G/G等位基因患者较携带A/A基因型者对化疗更为敏感.结论:GSTP1 105位点多态性和NSCLC发病风险无明显关联.携带GSTP1105位点A/G或G/G基因型NSCLC患者,应用NP方案化疗敏感性高于携带A/A基因型患者.  相似文献   
4.
廖穆熙  董楠楠  陈振虎 《新中医》2015,47(11):178-180
目的:观察电针"智七针"疗法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的影响。方法:将8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采用Mo CA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电针组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记忆与延迟记忆、定向方面,对照组在注意、记忆与延迟记忆方面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在语言方面,对照组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记忆与延迟记忆方面治疗4周后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记忆与延迟记忆方面,2组间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评分分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智七针"与西药方法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o CA总评分均有影响,电针组优于对照组,主要是表现在记忆与延迟记忆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透明角膜小切口折叠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选择因晶状体后囊破裂或悬韧带断裂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患者34例(34只眼),通过3.0mm的透明角膜切口,利用推注器系统,将襻预扎了聚丙烯缝线的折叠人工晶状体缝合固定于睫状沟。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提高,术中、术后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手术并发症少,手术难度小,适应症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孙丽萍  宫月华  董楠楠  王兰  袁媛 《癌症》2009,28(5):487-492
背景与目的:胃蛋白酶原C(pepsinogenC,PGC)是胃粘膜特异性功能酶的前体,PGC基因插入/缺失多态与胃癌易感性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PGC基因多态与PGC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常规酚.氯仿法提取浅表性胃炎(superficial gastritis,SG)、胃糜烂溃疡(gastric ulcer,GEU)、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AG)及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共493例血凝块基因组DNA。PCR法扩增PGC基因7-8外显子间的100bp插入/缺失片段,检测PGC基因多态型.多态片段用测序证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粘膜PGC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PGC蛋白含量。结果:从SG→GEu→GA→GC:PGC等位基因1纯合型分布频率逐渐升高,GC组显著高于SG组(P=0.018):胃粘膜PGC蛋白阳性率依次显著降低(均P〈0.01),强阳性率逐渐降低,除sG组与GEU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C蛋白含量GEU组和GC组显著高于SG组(P=0.000,P=0.000)。PGC基因1纯合型与胃粘膜PGC蛋白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1085,P=0.023),与PGC血清含量无相关性(P=0.435)。从等位基因1纯合型→等位基因1杂合型→其它型:PGC阳性率逐渐升高,等位基因1纯合型组与其它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SG组PGC等位基因1纯合型的PGC强阳性率低于其它型组(P=0.047)。结论:PGC基因多态与胃粘膜PGC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与血清PGC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ylori感染在胃癌及癌前疾病中的分布状态以及在胃癌的发生及分化中的作用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Hpylori感染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辽宁省庄河地区不同胃疾病胃黏膜活检标本327例,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63例、萎缩性胃炎62例,胃癌202例,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黏膜、黏液Hpylori感染密度.结果:不同胃疾病Hpylori在胃黏膜定植状态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高于胃癌(X2=96.998,87.542,均P<0.01),胃癌组织低于癌周黏膜(X=25.378,P<0.01),肠型胃癌高于弥漫型胃癌(X2=19.253,P<0.01).不同胃疾病Hpylori在胃黏液游离状态为H pylori密度评分≤2时,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低于胃癌(X2=6.526,6.218,均P<0.01),Hpylori密度评分>2时,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高于胃癌(X2=20.252,46.248,均P<0.01),萎缩性胃炎高于浅表性胃炎(X2=4.746,P<0.05),胃癌与癌周黏膜无统计学差异,肠型胃癌高于弥漫型胃癌(X2=6.784,P<0.01).结论:不同胃疾病Hpylori分布,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高于胃癌,胃癌低于癌周黏膜.肠型高于弥漫型.黏液内游离Hpylori密度评分胃癌组织与癌周黏膜无差异.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pylori优于HE.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II)在干眼分析中的客观散射指数(OSI)与泪液稳定性之 间的相关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杭州西湖之江眼科医院就诊的干 眼患者30例(60眼)。记录荧光素染色下的泪膜破裂时间(TBUT)、表面麻醉下泪液分泌实验(SⅠT)、 角膜荧光素染色。同时采用OQAS-II记录患者的基础OSI(Basic OSI)、20 s内自然眨眼状态下的平均 OSI(Mean OSI1)、20 s内不眨眼状态下的平均OSI(Mean OSI2),并计算Mean OSI1、Mean OSI2 与 Basic OSI之间的差值(分别记录为ΔOSI1、ΔOSI2)。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Basic OSI、Mean OSI1、Mean OSI2、ΔOSI1、ΔOSI2等与BUT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TBUT为0.93~7.05(2.56± 1.02)s,SⅠT为(11.33±7.93)mm/5 min,60 眼中4 眼出现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Basic OSI中位数为 0.60(0.40,1.28),Mean OSI1 为1.22(0.68,2.22),Mean OSI2 为2.18(1.13,2.85),经计算ΔOSI1 为0.41(0.25,1.01),ΔOSI2 为1.13(0.48,2.30)。ΔOSI1、ΔOSI2 均与BUT呈负相关(r=-0.276, P=0.033;-0.305,P=0.018),余指标与BUT无相关性。结论:OQAS-II系统提供的干眼分析功能在 干眼症的诊断中能够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泪膜稳定性及视觉质量的变化。采用 OQAS-II检测泪膜稳定性时,应嘱咐患者尽量不要眨眼,提供的结果才更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与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Dectin-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1年8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0例病例资料,根据是否感染真菌分为感染组38例和非感染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Dectin-1基因型分布。结果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年龄>60岁比例、既往存在中耳炎史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上呼吸道感染比例、变应性鼻炎比例和抗菌药物滥用比例均高于非感染组患者(P<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