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多由高处坠落、重物砸伤、交通事故等原因所致。为观察传统手法复位在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本文对传统手法复位结合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与单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参考文献[2]中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1)外伤史:有明确的高处坠落、重物压伤、车祸等外伤史。(2)症状与体征:腰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大黄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血-脊髓屏障(BSCB)的影响,筛选大黄煎药灌服的最佳浓度,拟为临床治疗SCI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成年健康SD大鼠1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及大黄低、中、高剂量组.大黄各剂量组用大黄水溶液灌胃,其余两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大鼠SCI后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脊髓含水量以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注入伊文思蓝(EB)后的BSCB情况.结果 (1)BBB评分:模型组和大黄低、中、高剂量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脊髓含水量的测定:模型组和大黄低、中、高剂量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Sham组没有EB染出,模型组EB大量染出,以3 d时染出最多,大黄各剂量组EB染出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减少,以大黄中剂量组EB染出最少.结论 中剂量组大黄有效地降低了大鼠SCI后BSCB的通透性,对其保护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苑文超  马勇  潘娅岚  郭杨  王磊  周龙云 《新中医》2017,49(11):188-189
正马勇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名中医,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已三十余载,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关节退行性疾病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马教授主张从血水同病的病机出发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其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笔者跟随马教授侍诊时,有幸观其精湛医术,浅习一二,现述如下。1思想依据1.1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认为骨伤疾患主要以瘀血内阻为病机,如《玉机微义·损伤门》:"损伤一证,专从血论。"但是  相似文献   
4.
黄桂成教授善用络病理论治疗骨质疏松症(OP),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了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络病理念。他认为OP病位在骨,与络脉输布经脉气血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病机包括肝肾不足、络虚不行,脾精亏耗、络脉虚损,痰瘀阻滞、络脉不通。因此,在OP的治疗中,黄老师强调扶正与通络兼顾,尤其善用蜈蚣、全蝎、天南星等搜风通络药物透骨搜络、祛瘀散结。  相似文献   
5.
骨骼是高度血管化的组织,依赖于血管和骨细胞之间的密切关系,以维持骨骼完整性。因此,血管生成在骨骼发育、修复和重塑中起关键作用。骨血管是为骨细胞传递氧、营养素、激素、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等的主要通道,骨血管还参与协调造血过程。骨毛细血管可以区分出两种亚型,包括位于干骺端的H型和在骨干的骨髓腔中形成毛细管网的L型。已有研究表明,血管生成和骨形成的过程是偶联的,这其中涉及多种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及microRNA 的参与。该研究回顾关于骨血管的结构、功能和相关调节因素的最新数据,特别强调血管生成和血管功能在骨发育和再生中的作用及其在骨折愈合和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瘀血内阻之机,活血化瘀之法为骨伤科所共识,然追溯《内经》《金匮要略》等,"血不利则为水"之理甚为经典,故而存在共识与经典不符的问题。马勇教授研究骨伤疾患数十年,认为前者有违中医整体观念,血既瘀滞,气、津、液亦常紊乱,故从临床和理论角度而言,后者更符合骨伤疾患的病机特点。马勇教授指出,在骨伤疾患中气血瘀阻、营卫不和、气血亏虚三个阶段常有血水互病这一关键病机,故临床上不可局限于活血化瘀之法,而应以灵变处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脊髓康对共培养体系中小胶质细胞吞噬及损伤神经元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制备脊髓康含药血清,分离、鉴定原代海马神经元、原代小胶质细胞,谷氨酸诱导神经元损伤,含药血清预处理小胶质细胞,建立小胶质细胞/ 损伤神经元共培养体系,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观察混培养24 h 后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碎片的吞噬作用及96 h 后损伤神经元突起生长情况。结果:混合培养24 h 后,脊髓康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在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方面均高于空白组(P<0.05),中剂量组低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P<0.05),高剂量组与LPS 组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培养96 h 后,脊髓康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一级突起数量多于空白组(P<0.05),与LPS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康中、高剂量组平均突起较空白组长(P<0.05),与LPS 对比,脊髓康中剂量组平均神经突起较短(P<0.05),而高剂量组则平均突起较长(P<0.05)。结论:中药复方脊髓康可能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吞噬神经元碎片,改善局部微环境,从而促进损伤神经元的修复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脊髓康”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脊髓康”(JSK)含药血清;分离、培养原代NSCs;对NSCs进行鉴定;在胎牛血清(FBS)诱导NSCs分化后,加入不同剂量的JSK含药血清干预其分化,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选取抗β3-微管蛋白(βⅢ-Tubulin)抗体、抗兔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对NSCs进行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其分化情况,并与不加含药血清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在荧光显微镜下,对不同视野βIII-Tubulin、GFAP的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并算出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并进行荧光定量。结果:培养的神经球均表打巢蛋(Nestin);JSK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βIII-Tubulin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JSK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GFAP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均低于空白组(P<0.05),且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复方JSK促进NSCs向βIII-Tubulin阳性细胞方向分化,为中医药治疗SCI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