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丹参治疗微循环障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借助TCMSP、PubChem Search、Genecards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工具得到丹参的活性成分治疗微循环障碍的作用靶标,利用Cytoscape 3.3.0软件构建丹参活性成分-微循环障碍作用靶标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丹参中共筛选出治疗微循环障碍的65个相关活性成分,并发现微循环障碍相关的9个关键靶点。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丹参治疗微循环障碍可能与氧化还原、钙离子稳态等生物过程有关,能够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神经突触信号传导、催产素信号通路、醛固酮-调节钠重吸收等信号通路。结论丹参治疗微循环障碍体现了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开展丹参治疗微循环障碍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合并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IB)患者发生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的IHD合并GIB的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基础疾病史、既往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史、入院时实验室检查及住院治疗措施等资料。以住院期间死亡作为研究终点事件,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该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395例,其中342例患者好转出院,53例患者发生住院死亡事件,死因分析中心源性死亡居首位(54.7%),其次是感染性死亡(2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段抬高型心梗(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2.527倍〔比值比(odds ratio, OR)=2.52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152~8.277,P=0.043〕,而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无肾脏疾病患者的2.89倍(OR=2.89,95%CI:1.187~7.037,P=0.019)。入院时较高的白细胞水平(OR=1.123,95%CI:1.057~1.193,P<0.001)和较低的血红蛋白水平(OR=1.014,95%CI:1.003~1.025,P=0.013)与患者住院死亡相关,而住院期间行内镜诊治(OR=0.305,95%CI:0.103~0.881,P=0.029)可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联合上述指标的ROC曲线,其预测患者发生住院死亡的AUC为0.79。   结论   IHD类型为STEMI、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入院时白细胞高和血红蛋白水平低,是IHD合并GIB的患者住院死亡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住院期间行内镜诊治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探讨薯蓣皂苷类成分调控糖代谢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文献挖掘及数据库检索获得薯蓣皂苷类成分调控糖代谢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与糖代谢相关的疾病靶点,利用STRING、Cytoscape3.5.1中的BiNGO、MCODE及CluGO插件对潜在靶点分别进行GO生物过程、聚类模块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薯蓣皂苷类“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果:本研究筛选得到11种薯蓣皂苷类活性成分,协同作用于AKT1、STAT3、VEGFA等22个关键靶点,主要参与蛋白激酶级联调控、免疫反应、白细胞趋化性调控等7类生物过程及HIF-1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长寿信号通路、脂肪细胞脂解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25条信号通路综合调控糖代谢。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薯蓣皂苷类成分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降糖机制,薯蓣皂苷类成分调控糖代谢作用是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的,并且可以推测HIF-1信号通路可能是其发挥作用最为重要的信号通路,为薯蓣皂苷类成分进一步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氧化/抗氧化应激平衡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变化情况,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HAMD、SDS评分、SAQ评分中各单项评分和总分、WHOQOL-BREF量表评分中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氧化能力(T-AOC)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而丙二醛(MDA)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及改善心绞痛症状,并促进机体氧化/抗氧化应激的平衡,最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往往多病并发,单病种治疗模式疗效亟须提升。基于大量临床实践以及理论与基础研究,遵循中西医结合研究模式,笔者综合分析了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等系列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核心病机和病理,整体把握了疾病本质及其共性特征,提出“糖脂代谢病(Glucolipid Metabolic Disease,GLMD)”概念和“枢纽肝代谢稳态调节系统”理论,创立以“调肝启枢化浊法”为代表的综合一体化防控策略和方法。GLMD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与精准医学的研究思路有相同之处,同时又独具特色。本文探讨了GLMD的部分研究内容以及实现该复杂疾病精准诊疗的思路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GLMD的精准医学未来研究工作的重要方向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8.
背景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个体健康息息相关,低出生体质量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高危因素,而巨大儿的发生不仅可增加母婴产时并发症发生风险,还可增加个体成年后罹患各种慢性病的风险。因此,寻找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因素十分重要。 目的 探讨孕妇肠道菌群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2017年1—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出生的516例新生儿及其孕母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低出生体质量儿组(LW组,n=24)、正常体质量儿组(NW组,n=479)、巨大儿组(OW组,n=13)。采集孕母的肠道菌群参数及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采用QIIME软件进行孕期肠道菌群组成分析和多样性分析;采用LEfSe分析,分别对三组孕妇肠道菌群属水平上的相对丰度进行两两比较,识别组间具有明显差异的菌群;通过线性模型MaAsLin进行多元分析,以捕获各实验室检测指标与微生物属之间的相关性;通过Boruta随机森林分类器模型分别基于实验室检测指标和肠道菌群分类操作单元(OTUs)构建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类预测模型,探究孕妇肠道菌群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 结果 三组孕母的肠道菌群组成分析发现,门水平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物种丰富度最高,属水平里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明显富集,三组间门水平的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LEfSe分析发现:与LW组比较,NW组链球菌(Streptococcus)和罗氏菌(Roseburia)明显富集(P<0.05),而芽孢杆菌(Bacillaceae)、萝卜属菌(Raphanus)、甲烷球形菌(Methanosphaera)、巴氏杆菌(Barnesiellaceae)、普雷沃氏菌(Paraprevotella)丰度明显降低(P<0.05);与NW组比较,OW组属巨单胞菌(Megamonas)、属粪球菌(Coprococcus)、韦荣氏菌(Veillonellaceae)、cc-115、梭菌(Closrtidiaceae)、另枝杆菌(Alistipes)明显富集(P<0.05),而布劳特氏菌(Blautia)和伊格尔兹氏菌(Eggerthella)丰度明显降低(P<0.05);与LW组比较,OW组Closrtidiaceae、Alistipes菌群明显富集(P<0.05),而Barnesiellaceae丰度明显降低(P<0.05)。基于实验室检测指标分类器模型、肠道菌群OTUs分类器模型,区分NW组与LW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0.77,区分NW组与OW组的AUC分别为0.65、0.78。 结论 不同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对应孕母的肠道菌群存在差异,孕母肠道菌群OTUs模型可区分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大小,孕妇肠道菌群可能是预测新生儿体质量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妊娠中期孕妇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为产前诊断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4月在我科行产前诊断的465例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465例孕妇的羊水染色体检查结果中,共检出异常核型33例,异常率7.0%。其中21-三体17例,18-三体5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异常5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嵌合体1例及染色体多态1例。结论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是进行产前诊断的的重要指征,尤其对伴有B超异常者,建议其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0.
总结基础腹腔镜手术技能教学培训方法。培训过程中采用理论讲解、模块练习,立体器官缝合打结,动物实验操作,参与手术,导师指导以及临床实践等综合运用方式提高进修医师的基础腹腔镜技术操作水平。经过上述培训方法,零基础进修医师能够在助手协助下顺利完成腹腔镜一、二级手术,能够在指导老师协助下完成三级手术。妇科基础腹腔镜手术技能教学培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