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耿忆薇  傅楷励  王亚兰  邓燕 《新中医》2017,49(6):152-154
正自噬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代谢过程,它能通过溶酶体降解细胞内的蛋白、细胞器、被捕获的外源性微生物等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自噬失调已被证实与许多疾病相关,包括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1~2])。近年来研究报道表明,自噬在包括色素障碍性皮肤病、银屑病、黑素瘤等在内的很多皮肤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5])。笔者就近年来黑素细胞自噬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1自噬在黑素代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皮肤外燥模型小鼠,对小鼠皮肤进行综合评价并研究银耳多糖内服、外用的干预作用。方法 10只KM小鼠置于人工气候箱内按“温度-湿度-风”综合条件建立皮肤外燥小鼠模型;另90只KM小鼠,除空白组常规饲养,其余各组按外燥造模条件饲养。银耳多糖的干预研究分为内服和外用,内服给药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和银耳多糖组(400,200,100 mg·kg-1);外用给药动物分为经皮空白组、经皮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经皮银耳多糖组(银耳多糖10 mg·cm-2)和阳性对照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10 mg·cm-2],每日1次,连续给药20 d。观测不同给药方式在银耳多糖干预下小鼠皮肤表观特征、含水量、组织结构、HA含量以及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3,AQP3)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皮肤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外燥模型建立成功;在银耳多糖干预下,与空白组比较,内服与外用给药的模型组皮肤含水量、HA含量以及AQP3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可显著提高皮肤含水量、HA含量以及AQP3表达量(P<0.05),且内服以银耳多糖高剂量组效果最好(P<0.05),外用经皮银耳多糖组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各给药组较模型组皮肤恢复色泽,未见明显皮屑与裂纹,毛发可正常增长,皮肤组织结构相对完整,毛囊与皮脂腺数目增多。结论 外燥可致皮肤干燥的理论成立。银耳多糖对皮肤外燥模型小鼠内服外用具有延缓干燥的功效,其作用可能与银耳多糖调节皮肤HA和AQP3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噬在疏风活血方对体外培养的鼠B16黑素瘤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鼠B16细胞,设 立空白对照组(C组),0.12、0.25、0.49、0.98、1.96 mg/mL疏风活血方组(S组),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组(R组),自噬诱导+疏风活 血方组(RS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酶标仪检测法测定各组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含量,Western blot 法测定自噬相关蛋白P62、p-mTOR、LC3B、Beclin1含量,比较分析结果。结果与C组相比,S组及RS组对B16细胞增殖均起浓 度依赖的抑制作用(P<0.05);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有促进作用(P<0.05);0.98 mg/mL疏风活血方组(R0.98)、自噬诱导+ 0.98 mg/mL疏风活血方组(RS0.98)、50 nmol/L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组(Rap50)均能上调自噬相关蛋白LC3B-II、Beclin1,下调 P62、p-mTOR含量。结论疏风活血方能通过激活自噬途径对体外培养的鼠B16黑素瘤细胞黑素代谢起调节作用,对其细胞增 殖有抑制作用;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刺蒺藜及不同配伍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黑色素代谢的影响。方法:刺蒺藜不同浓度及其不同配伍组在不同的浓度范围(1.5~12 mg/m L)中作用A375细胞48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性和采用Na OH裂解法测定黑色素含量。结果: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刺蒺藜组、丹参组、刺蒺藜+丹参组、刺蒺藜+防风+丹参+菟丝子组对A375细胞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防风组、菟丝子组、刺蒺藜+防风组、刺蒺藜+菟丝子组对A375细胞活性有双向调节作用,在相对低浓度组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相对高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P0.01);所有组都有随着浓度增加而对A375细胞活性抑制加强的趋势。对黑色素含量的影响:所有组对黑色素含量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刺蒺藜及其配伍对A375细胞活性的影响主要是抑制作用,而对黑色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与对照组近似,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在0.1%~3%[1],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反复出现风团伴瘙痒,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以上,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2],相当于中医学的瘾疹[3~4]。西医认为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主要与自身免疫和慢性感染相关[5]。致敏原是急性荨麻疹的常见病因,而对于慢性荨麻疹来说,寻找致敏原的意义并不大。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制定的荨麻疹诊疗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