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据临床统计,病毒所致疾病占感染性疾病的75%以上,多数能自愈,严重感染的患者可遗留后遗症甚至造成死亡。大量研究发现,不少中药能直接抑制抗病毒或通过免疫机制达到抗病毒作用[1]。中药抗病毒机制在于祛邪和扶正,综合分析有以下五点:(1)直接杀灭抑制病毒;(2)抑制和阻止病毒的复制;(3)延缓病毒所引起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2.
依据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等方面,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埃博拉出血热可能的中医病因病机,并阐述该病的传变规律,转归及预后,最后提出防治该病的具体中医方药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方剂学》与《中医妇科学》各有其研究范围、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妇科方剂是目前中医教学的薄弱环节.为此编写并出版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妇科方剂选讲》,并开设了选修课程.该教材在遵循女性生理、病理、用药特点及临床实用性的同时,注重方剂学理论的独特性、系统性,将妇科学与方剂学有机结合。选修课讲授时侧重于妇科方证的辨识,以及站在妇科角度,从妇女解剖、病理、生理特点来分析方证病机和制方原理、配伍特点、变化规律.课程开设4个学期,选修人数占同年级同专业学生的85%。其教学特色多次获学校、省级成果奖。  相似文献   
4.
正炎症是一种重要的能有效防御致病因素对机体侵袭损伤的生理反应,对维持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都与炎症反应的非可控密切相关,但确切的调控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甘露消毒丹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该方重用滑石、茵陈、黄芩,并配伍了醒脾和中、清热解毒之品,清热利湿并重,兼可化浊解毒,固宜于湿热并重,  相似文献   
5.
在CBE(计算机辅助教育)基础上,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设计与实现了中医主干课程无纸化考试平台。测试结果表明,无纸化考试平台具有维护简单、使用方便、可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露消毒丹体外抗肠道病毒71型(EV71)的作用。方法以病毒唑为对照药,运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直接抑毒实验、治疗性抑毒实验、预防性抑毒实验、预防+治疗性抑毒实验4组实验观察甘露消毒丹体外抗EV71的病毒抑制率。结果在直接抑毒实验、治疗性抑毒实验、预防+治疗性抑毒实验中,甘露消毒丹的EV71病毒抑制率高于病毒唑;在预防性抑毒实验中,甘露消毒丹与病毒唑的EV71病毒抑制率几乎为零。结论甘露消毒丹抗EV71作用强于病毒唑,且其抗EV71效应体现在影响EV71复制的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主办、湖南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全国中医院校主干课程《方剂学》在线考试系统应用培训班"于2007年10月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芪虎汤对胸部恶性肿瘤放疗的影响。方法:纳入104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放疗加中药组和单纯放疗对照组,分别于放疗前、放疗后1.2、3、6个月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卡氏评分等,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结果均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症状体征积分、卡氏评分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放疗后1.2、3、6个月,中药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增加(恶化)的例数与程度均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僻〈0.05)。放疗后1、2、3、6个月,中药组卡氏评分以稳定或增加者居多,对照组以降低者居多,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苠虎汤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习成都中医药大学陈潮祖教授阐发的筋膜理论,提出可以从葛根缓急止痛、解痉止呕、解痉止泻、解痉平喘探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芩连汤、奔豚汤中葛根的临床运用思路,为阐述葛根系列方剂提供理论依据,为拓展葛根系列方剂的临床运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方剂学》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根据不同学历层次和学生兴趣,在优化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层次的方剂学实验教学改革,通过以深化理解知识为主的验证性实验,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设计性实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创新性实验,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