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宫内死胎发生的原因。结论:宫内死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脐带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山麦胶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山麦胶囊含药血清培养HUVECs 24h,测定培养液中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损伤HUVECs,用ELISA法测定损伤模型组和含药血清组培养液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含量.结果 含药血清组HUVECs中eNOS活性和NO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含药血清组细胞形态无明显损伤,同时VCAM-1和ICAM-1的含量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山麦胶囊能够增加HUVECs中eNOS的活性,使NO生成增多,抑制VCAM-1和ICAM-1生成,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山麦胶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内小动脉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建立“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8只,卡托普利组(0.007 g·kg-1)8只,山麦胶囊高剂量组(1.8 g·kg-1)8只,中剂量组(0.9 g·kg-1)7只,低剂量组(0.45 g·kg-1)6只;另设假手术组10只.于造模第5周开始每日灌胃给药,定期测定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内皮素(ET)含量,组织切片图像分析法评价肾内小动脉重构指标及其形态改变.结果:经肾动脉缩窄术后大鼠血压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山麦胶囊呈可逆性及浓度依赖性地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血浆中AngⅡ和ET含量及肾内小动脉中层厚度(Mt),同时增加血管腔径(RAD)和腔面积(Lc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结论:山麦胶囊可以有效预防肾性高血压大鼠肾内小动脉血管重构,该作用可能与其降压作用及拮抗体内AngⅡ和E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冲洗清除术中,对43例采取将针形血肿粉碎器持续留置,收到了和规范使用方法同样效果,免除了对针形血肿粉碎器反复冲洗、消毒和操作环节烦琐等弊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山麦胶囊对用“两肾一夹”法制备的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心肌肥大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肾一夹”法制备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并用无创血压测量系统筛选出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NS)、山麦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8,0.9,0.45 g·kg-1)及卡托普利组(7 mg·kg-1),另设空白对照组(NS),连续ig给药4周.于造模前、造模后和给药4周末测量大鼠血压,并于4周末采集大鼠血清和心脏组织标本,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内皮素(ET)含量,用精密天平称量全心质量(HW)和左心室质量(LVW),应用病理学方法测定心肌纤维直径(MD).结果:山麦胶囊高剂量能显著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P<0.01)和血清AngⅡ(P<0.01)、ET(P <0.01)的含量及MD(P <0.01),同时增加血清NO含量(P<0.05).结论:山麦胶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有降压作用,可抑制心肌肥大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普遍适用且成活率高的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手术组(n=16)和假手术组(n=16)。采用缝合线和针灸银针对手术组大鼠造成单侧肾动脉狭窄,形成肾性高血压。假手术组仅游离肾动脉,不予缩窄。结果:肾动脉缩窄术后14d,手术组血压较术前明显增高(t=6.366,P〈0.01),术后28d血压进一步升高,达到稳定的高水平(t=12.806,P〈0.001);左肾动脉缩窄术后28d手术组血压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10.41,P〈0.01),大鼠成活率75%(12/16),成活的大鼠全部形成高血压模型。结论:该动物模型可模拟人单侧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病变,其制作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符合高血压实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2003年5月-2006年1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最大4岁,最小为6个月。纳入标准:(1)腹泻频繁,每日6-8次不等,多为黄绿色稀便,并反复发作持续2个月以上,且排除其它器质性病变者。(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