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面专用CT下颌骨检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颌面专用CT(QR-DVT 9000 NEWTOM)下颌骨检查技术的建立方法及技术要点,观察颌面专用CT下颌骨检查技术,在下颌骨X线检查中的优势.方法:对下颌骨疾病患者进行颌面专用CT扫描和重建成像,对其重建轴位影像进行曲面、矢状位、冠状位以及3D影像的后处理,并与常规X线片对比分析.结果:颌面专用CT下颌骨检查技术优于下颌骨常规X线检查,分别以水平位、曲面、矢状位、冠状位以及3D等多方位影像显示下颌骨的信息.结论:颌面专用CT下颌骨检查技术,在下颌骨的X线检查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并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手术.  相似文献   
2.
圆锥菝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圆锥菝葜(Smilax bracteat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60%乙醇回流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圆锥菝葜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光叶菝葜苷(Ⅰ)、白藜芦醇(Ⅱ)、落新妇苷(Ⅲ)、新异落新妇苷(Ⅳ)、儿茶素(Ⅴ)。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和方法: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NIH/3T3成纤维细胞AgNORs增生的抑制作用。结果:(1)地塞米松对正常和不同因子刺激的成纤维细胞AgNORs的增生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强弱的顺序为:正常〉5-羟色胺〉IL-1和肝素;(2)地塞米松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密切相关,对正常5-羟色胺和肝素、IL-1刺激的成纤  相似文献   
4.
富硒制剂对放射性肺炎早期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防治放射性肺炎的药物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作者观察了富硒制剂对大鼠早期放射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补硒照射组。γ射线照射,吸收剂量15Gy,于0.5,1,2,3个月活杀取肺组织做光镜观察和肺组织RNA提取,应用斑点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测Ⅰ和Ⅲ型肺胶原mRNA含量。结果照射组大鼠肺损伤明显,而富硒制剂使肺充血、出血、渗出性变化及肺泡壁增厚程度减轻,且对肺Ⅰ(Ⅲ)型胶原mRNA合成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富硒制剂对大鼠早期放射性肺炎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肥大细胞在放射性肝纤维化中的改变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30只大鼠经60Coγ射线10,30,50,60Gy单次照射右腹部肝区,于照后0.5,1,2,3,6,9,12个月分批活杀,通过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定性、定量地观察了肥大细胞(MC)在放射性肝纤维化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0Gy组动物肝脏发生了典型的慢性纤维化病变,其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其中MC于照后1~2个月即见增多,胞体变大,尤以3~9个月为显著,并见脱颗粒现象.且MC增多和变大的高峰期恰与肝内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期相平行,而照后12个月,纤维组织胶原化时,MC则趋于减少.表明MC参与了放射性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最后,本文作者对其可能促进或直接参与放射性肝纤维化的形成机理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鼠肝区照射后肝纤维化过程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60Coγ射线照射130只大鼠肝区,于照后0.5,1,2,3,6,9及12个月分批活杀,通过光镜(常规及多种特染)、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电镜及图像分析,动态观察了照后肝纤维化的过程。结果表明:30Gy组动物在照后1年内逐渐发生了放射性肝纤维化病变,可将其分为4个阶段即急性放射性肝炎期、肝纤维化前期、肝纤维化期及肝硬化期。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胶原及网状纤维含量增加;成纤维细胞增多;肝细胞浆内糖原颗粒含量进行性减少;肥大细胞增多并见脱颗粒;贮脂细胞增多,其荧光强度增强。作者并对放射性肝纤维化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双黄连粉针剂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双黄连粉针剂(金银花、黄芩、连翘)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并用于制剂质量的分析。方法:采用YMC-Pack ODS-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流动相为甲醇-0.012 5 mol/L醋酸铵-醋酸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 in,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串联使用。结果:得到分离度较好的HPLC-PDA(254 nm)和HPLC-ELSD两种指纹图谱,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互补性。以黄芩苷为参照物,分别识别了13个特征共有峰,10批次制剂的结果显示了质量的一致性。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可靠,同时提供的信息较多,可用于双黄连粉针剂的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利用改良Feulgen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剂量6 0 Coγ射线 (0、 10、 2 0和 30Gy)和照后不同时间 (3、 15天和 1、 3、 6个月 )的兔眼角膜和晶体上皮细胞的DNA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各剂量组DNA含量的MOD和IOD值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 (p<0 0 1) ,提示辐射能引起角膜及晶体上皮细胞核中DNA含量发生规律性变化 ,因此角膜及晶体上皮细胞DNA含量测定可以作为眼辐射损伤的指标之一 ,为其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月弯孢霉对重楼皂苷的生物转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寻找选择性水解甾体皂苷C-3位糖链末端糖基的微生物,同时制备甾体皂苷的去糖基衍生物。方法利用新月弯孢霉(3.438 1)培养,对C-3位有双糖基结构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重楼皂苷Ⅴ(化合物Ⅰ)、重楼皂苷Ⅵ(化合物Ⅱ)进行生物转化;用反相C18开放柱进行转化产物的分离纯化,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新月弯孢霉(3.438 1)均能将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C-3位糖链末端的鼠李糖水解,转化为单糖基皂苷,转化产物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苷,即延龄草苷(trillin,化合物Ⅲ)和偏诺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Ⅳ)。结论首次发现新月弯孢霉(3.438 1)对重楼皂苷Ⅴ和重楼皂苷ⅥC-3位糖链的末端鼠李糖具有较强的水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知母中的两种新呋甾皂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知母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煎提取、大孔吸附树脂SP825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等进行分离,并通过化学手段和光谱分析(FAB-MS,1H NMR,13C NMR,1H-1H COSY)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知母根茎中分离得到6种甾体皂苷,分别鉴定为:(25S)-26-O-β-D-吡喃葡糖基-22-羟基-5β-呋甾-2β,3β,26-三醇-3-O-β-D-吡喃葡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知母皂苷N,1),知母皂苷El(2),(25S)-26-O-β-D-吡喃葡糖基-22-甲氧基-5β-呋甾-2β,3β,26-三醇-3-O-β-D-吡喃葡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知母皂苷O,3),知母皂苷E2(4),(25R)-26-O-β-D-吡喃葡糖基-22-羟基-5α-呋甾-2α,3β,26-三醇-3-O-β-D-吡喃葡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purpureagitosid,5),marcogenin-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 (6)。结论化合物1和3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知母皂苷N和知母皂苷O,化合物5为首次从知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