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创鹏  陈晓薇  张横柳 《新中医》2011,(10):162-163
何志雄(1913—1983),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现代岭南伤寒名家、全国首批伤寒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首批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创始人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2.
耳鸣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的难治疾病,随着科室间的联系增强,针灸科近年来此类病人增多且疗效相对较佳。笔者研读《黄帝内经》的同时,结合老师的临床经验,将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的原则总结为辨病辨经辨证,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何志雄教授是当代岭南伤寒学派的杰出代表、伤寒教育学家、经方大家,也是当代岭南伤寒学科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的成长、成才与其独特的求学、治学经历密切相关,海派中医、岭南中医大家的影响和熏陶,结合岭南地域气候特征和岭南伤寒的发病特点,乃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六经脏腑同辨,注重六经体质"、"胃气为本,寒温并用,经时结合,全面兼顾"的当代岭南伤寒临床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后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以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垂直投射区的周边进行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病灶侧头皮言语区(言语一、二、三区)、运动区(顶颞前斜线)、感觉区(顶颞后斜线)的方法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1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5天、30天,对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5天、30天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30天和治疗后15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CT定位围针法对中风后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疗效肯定,且优于传统头针.  相似文献   
5.
沈创鹏 《新中医》2016,48(3):184-185
正吾师张横柳教授(1942-2014),广东梅州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国家级重点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伤寒)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师从医从教40余年,治学严谨,重视实践,对仲景学说的解读见解独到,鲜活实效,临证擅治痫证、儿童多动症等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先师辞世一年余,笔者曾侍读十载,略有体会,介绍以飨读者。1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张横柳教授年幼体弱,从小立志学医,1962年  相似文献   
6.
麻杏甘石汤方出《伤寒论》26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临床常用于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化热入里,邪壅于肺而致汗出咳喘者.后世医家则多有发挥,凡风寒化热或风热犯肺,或内热外寒,但见肺中热盛,身热喘咳,口渴脉数,无论有汗、无汗,便以本方加减治疗.方中以麻黄为君,石膏为臣,麻、石相合,发表宣肺,清热透邪,止咳平喘.全方寒温并用,清宣相合,共凑发表透邪,清热平喘之效,具有宣表、清热、透邪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痫宁片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大脑神经元损伤及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痫的可能机制。方法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中药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制成慢性癫痫大鼠模型,分别给予蒸馏水、丙戊酸钠、痫宁片灌胃。常规病理切片观察大鼠大脑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大鼠大脑c-fos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与中药组大鼠大脑神经元水肿、固缩等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对照组与中药组大鼠大脑c-fos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痫宁片可明显减轻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大脑神经元水肿、固缩等损伤,降低大脑内c-fos水平,对癫痫大鼠大脑具有保护作用,是理想的抗癫痫中成药,其抗痫机制可能与降低大脑内c-f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陈庆保,岭南伤寒名医,穷其一生,潜心钻研《伤寒论》,参考《难经》的伤寒定义,编撰《伤寒类编》。陈氏提倡修订伤寒例之非,对王叔和《伤寒论》的序作了考证,取《千金方》《外台秘要》作对照,删除了"运气图解""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该书遵从仲景的伤寒有五之说,以六经为纲、五种伤寒为目、因伤寒以聚方的编排体系,体现了一种新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使伤寒病证的概念更趋清楚明晰,更贴近临床辨证论治思维,开辟了研究《伤寒论》的新途径,使后人更容易理解和运用《伤寒论》。临证上陈氏用药谨慎稳重,方解精辟简练,体现了经方大家之特色。  相似文献   
9.
何志雄教授是当代岭南伤寒学派的杰出代表、伤寒教育学家、经方大家,当代岭南伤寒学科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毕生坚持岭南伤寒经典教学,重视人才梯队培养、学术传承、学术交流和基层理论教育。善用经方治疗岭南疑难疾病,开拓思想,扩大范围,极大推动了岭南伤寒学理论、教育、科研、临床和学科建设发展,在当代岭南伤寒学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郭元峰,广东南海人,清代岭南名医,医术精湛,学术颇丰,崇经典,深研仲景伤寒之说,提出许多创见。郭氏对伤寒及治疗次第的认识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对六经本证述之简当,紧扣临床,辨证从实际需要出发,辨证手段丰富,师古而不泥古,活用经方,参以时方,是岭南经方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