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8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4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541篇
内科学   401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32篇
综合类   1005篇
预防医学   908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381篇
  1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5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9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软叶针葵花粉和鱼尾葵花粉致敏患者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情况。方法选取83例软叶针葵花粉和鱼尾葵花粉致敏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83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指标(CD63、CD203c及CD45)荧光强度,并比较观察组内不同过敏原类型、过敏原种数及UniCAP分级者的检测结果,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指标荧光强度与UniCAP分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嗜碱性粒细胞CD63、CD203c及CD45的荧光强度为(32.26±2.23)、(50.31±5.61)及(36.36±5.0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15±1.20)、(18.28±2.63)及(7.02±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不同过敏原类型及不同过敏原种数患者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UniCAP分级5~6级者的嗜碱性粒细胞CD63、CD203c、CD45的荧光强度为(38.16±3.15)、(66.73±6.96)、(50.86±6.59),分别高于UniCAP分级3~4级者的(29.37±2.31)、(51.13±5.78)、(39.10±5.13)和UniCAP分级1~2级者的(18.68±1.76)、(29.36±3.79)、(22.32±1.93),且UniCAP分级3~4级者高于UniCAP分级1~2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指标CD63、CD203c、CD45均与UniCAP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软叶针葵花粉和鱼尾葵花粉致敏患者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情况突出,且活化指标CD63、CD203c、CD45表达程度与UniCAP分级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采用不同的TSE factor、EPI factor组合,将屏气3D GRASE-MRCP序列的扫描时间缩短至15秒以内,并选出图像质量较佳的TSE factor、EPI factor组合。方法 在3.0T上对31例患者分别采用5组不同TSE factor、EPI factor组合的3D GRASE-MRCP序列进行扫描,扫描时间均在15秒以内,对所得5组图像胆总管的对比信噪比(CNR)进行方差分析及两两对比;由三名高年资的影像科医师对5组序列的成像效果目测评分,组间对比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及两两对比。结果 5组图像的胆总管CNR中,组1(14*7)、组3(13*7)、组4(14*5)的CNR显著高于组5(14*9),其它组间两两对比CNR均没有显著差异。专家目测评分,组1评分显著高于组4、组5,组1与组2、3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优化后的3D GRASE-MRCP序列扫描时间可缩短至15秒以内,更适用于临床。综合CNR定量分析及专家目测评分的结果,TSE factor、EPI factor的组合为14*7时图像质量较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SRD)的相关危险因素,筛查进展到ESRD的高风险人群,以早期预防。【方法】收集本院231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据是否出现ESRD分为未进展到ESRD(133例)、ESRD组(98例)。使用分类树模型分析进展到ESRD相关危险因素,通过节点增益分析筛选进展到ESRD的高风险人群。【结果】从预测变量中筛选到4个重要解释变量:载脂蛋B(ApoB)、性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收缩压;ApoB升高是DKD进展的重要的危险因素;ApoB>1.14mmol/L的慢性肾脏病(CKD)3~4期DKD患者,3年进展到ESRD的概率是75.0%,如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79.7%的概率进展到ESRD。【结论】分类树模型能有效筛选并分析进展到ESRD危险因素,并识别高风险人群特征,有利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福田区腹泻病哨点监测医院分离的145例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病例的流行特征及血清分型,为控制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腹泻病提供依据。方法福田区哨点医院门诊采集未使用抗生素腹泻监测病例的大便样本、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年龄段、流行季节及血清型别进行分析。结果 5 980份标本共分离到145株副溶血性弧菌,2008、2009年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2.41%、24.14%;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20~和30~岁年龄组,10岁以下年龄组少见。副溶血性弧菌的发病高峰在6-9月,血清型以O3:K6为主(64.14%)。结论本区腹泻患者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比例较高,以青壮年为主,O3:K6为优势血清型,掌握副溶血性弧菌的发生规律,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制加强型鼻咽通气道应用于五官科鼻腔手术后的气道管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行五官科鼻腔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作为加强型鼻咽通气道组,术毕在膨胀止血海绵中放置加强型鼻咽通气道保留鼻腔通气;B组作为对照组,术毕采用传统单纯填塞膨胀止血海绵。通过术后24、48 h随访,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睡眠质量、口干程度评分,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加强型鼻咽通气道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折性;A组患者24、48 h睡眠质量、口干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型鼻咽通气道用于五官科鼻腔手术后气道管理可增强气道管理安全性及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以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为研究对象,对该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中NO_x生成规律和SNCR脱硝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炉膛温度943~1 174℃,氧浓度5%~7%条件下,NO_x原始浓度在180~350 mg/m~3范围内波动,与炉内氧浓度和温度变化呈现正相关;温度对SNCR脱硝效率有重要影响,SNCR反应区域温度过高是其脱硝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结果,对焚烧炉内SNCR还原剂喷枪位置进行了改进,使SNCR脱硝反应位于850~1 000℃的合适温度区间内,从而显著提升其脱硝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重症超声指导感染性休克治疗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监测指导液体复苏,观察组患者给予重症超声监测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复苏液体量、6h复苏达标率、ICU入住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死亡率,并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P和CV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苏液体量、6 h复苏达标率、ICU入住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超声监测指导感染性休克治疗的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血流动力恢复,减少液体复苏量,提高患者转归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以为疾病防治提供有利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8年本院收治的200例住院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例选取时间分作三个阶段,对各个阶段肺栓塞的发病率进行统计,并分析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年份的增加,本院收治的肺栓塞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肺栓塞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深静脉血栓、外科手术、心脏疾病、创伤及骨折、肿瘤疾病、卒中瘫痪及口服避孕药,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为深静脉血栓。结论当前住院患者中肺栓塞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深静脉血栓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