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研究全胸腔镜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应用体会。方法〓2005年9月至2013年7月,冠心病患者共9例,男性5例,女性4例。均在电视胸腔镜下游离乳内动脉,行胸腔镜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8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1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同期行右乳内动脉与右冠状动脉吻合。结果〓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乳内动脉游离时间为31~47 min(39.3±5.9 min)。乳内动脉与冠状动脉的吻合时间为6~7 min(5.2±1.4 min)。术后ICU停留时间为2~4 d。术后9~12 d顺利出院。结论〓全胸腔镜下游离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前期人群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特点。方法依据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对高血压进行的重新分类,按血压水平分为:血压正常组(normotension,NTN 组)75例,高血压前期组(pre—hypertension,PHT组)124例,高血压组(hypertension,HTN组)195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他们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结果 HTN组与NTN组和PHT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壁相对厚度、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HTN组与NTN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HT组与NTN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功能随血压水平的升高而减退,但3组之间舒张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功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TN组与NTN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可出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随血压水平的升高,其收缩功能的损害更为突出,左心室结构的改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全胸腔镜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可行性。方法家猪8头,体重3545kg,在双侧胸壁打孔,取双侧乳内动脉。将左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至前降支,右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至右冠状动脉。结果 8头实验猪全部成活,总共成功游离左侧乳内动脉8条,右侧乳内动脉8条。共行吻合口16个。左侧乳内动脉与前降支的吻合时间为2545kg,在双侧胸壁打孔,取双侧乳内动脉。将左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至前降支,右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至右冠状动脉。结果 8头实验猪全部成活,总共成功游离左侧乳内动脉8条,右侧乳内动脉8条。共行吻合口16个。左侧乳内动脉与前降支的吻合时间为2542 min,平均(37±15)min。右侧乳内动脉与右冠状动脉的吻合时间为3642 min,平均(37±15)min。右侧乳内动脉与右冠状动脉的吻合时间为3652 min,平均(44±9)min。术后除1例右侧乳内动脉与右冠状动脉吻合口狭窄外,其余吻合口通畅情况均良好。结论全胸腔镜非体外循环下行左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可行的,家猪是良好的合适的动物训练模型。  相似文献   
4.
由于麻醉、低温、体外循环、出血、术后疼痛等因素,心脏直视手术后胃肠道功能多处于迟钝状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排气排便延迟,严重者可加重心、肺负担,进而诱发心、肺功能衰竭。因此,心脏直视手术后尽快恢复胃肠功能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辨证论治采用健脾祛湿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向开放卵圆孔在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08年8月,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共112例,男68例,女44例,年龄50d~36岁,体重4-55kg。经皮血氧饱和度及股动脉血氧饱和度均90%以上,其中95%以下8例。彩色多普勒瓣膜返流法估测,均为重度肺动脉高压。术中矫治先天性畸形并恢复卵圆孔的单向右向左分流的活瓣功能。结果全组无死亡,无肺动脉高压危象或心力衰竭发生;42例术后早期有一过性血氧下降,但心率血压保持稳定。随访1~26个月无死亡病例,6例偶觉胸闷、心悸,持续服降肺动脉压药物治疗;余无特殊并发症。结论单向开放卵圆孔技术的应用能大大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术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婴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婴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月应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对52例婴儿室间隔缺损进行了修补手术(小切口组),术中保留胸骨柄的完整性,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完成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与同年46例标准胸骨正中切口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标准组)作比较。结果全组无死亡。小切口组较标准组心肌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手术时间等差异无显著性,而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或肺不张及术后鸡胸畸形发生率等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创伤小,有美容效果,可明显降低婴儿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K469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及血清中的ICAM-1(sICAM-1)对其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例高血压患者和106例对照者的细胞间黏附分子K469E基因多态性及血清中sICAM-1水平检测。结果:高血压组ICAM-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高血压患者中KK基因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比E基因携带者高血压患者的厚。高血压患者血清中sICAM-1水平及IMT较对照组增加,并且血清中sICAM-1水平随着高血压患者IMT增厚而增加。结论:在高血压人群中,ICAM-1 K469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E等位基因可能是颈动脉硬化遗传易感性基因,而且sICAM-1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冠心病的国际临床研究(A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献类型: 治疗.;证据水平:1b.文献来源:①Poole-Wilson PA, Lubsen J, Kirwan BA, et al. Effect of long-acting mifedipine on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requiring treatment (ACTION tri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Lancet, 2004,364 (9437) :849-857.  相似文献   
9.
文献类型:治疗.证据水平;1b.文献来源 Nissen SE, Tuzcu EM, Libby P, el al. For the CAMELOT Investigators. 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 and normal blood pressure:the CAMELOT stud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 2004,292: 2217-222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并发左心室破裂的易发因素,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对1473例行二尖;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并发左心室破裂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7例并发左心室破裂.发生率0.47(7/1473),其中4例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时发生过敏反应出现左心室破裂:2例在停止体外循环后血压突:升高而发生左心室破裂;1例术后8h在监护室内出现心包纵隔引流管引流突然增多.血压迅速下降。考虑:心室破裂并紧急床边开胸探查,发现左心室后壁破裂。发生左心室破裂后紧急建立体外循环.探查左心室破位置及局部病变情况,采取心内、心外联合修补,术后严密监测。结果7例左心室破裂的患者中,死亡5例,抢救成功2例,病死率71.4%(5/7),成功率28.6%(2/7)。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术前对左心室破裂高危因素积极预防,手术操作得当,避免机械性损伤,一旦发生左心室破裂及时建立体外循环,停跳心脏,心内、心外联一修补,严密监测,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