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纵向研究出生体重状态与婴儿期生长速度模式对一年级小学生体重状态的影响,为生命早期的预防和干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针对上海市闵行区2019年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收集其当年学校常规体检信息,并回顾性收集其出生和产后随访信息,选取12月龄体格检查信息完整的4 434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婴儿期生长速度与小学一年级时体质量指数(BMI)值及其Z评分的关系,同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出生体重状态和婴儿期生长速度模式对小学一年级时超重和肥胖患病的影响并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纳入研究的小学生婴儿期生长速度与小学一年级BMI值及其Z评分均存在线性关系[β值(β值95%CI)=0.30(0.24~0.35),0.12(0.10~0.15),P值均 < 0.01]。小于、适于和大于胎龄儿人群中均出现婴儿期追赶生长的个体。出生体重状态为大于胎龄儿和婴儿期出现追赶生长是儿童小学一年级超重和肥胖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RR=1.31~1.55,P值均 < 0.05)。分层分析显示,追赶生长会增加适于胎龄儿小学一年级超重和肥胖的患病风险[RR值(RR值95%CI)=1.74(1.42~2.14),1.87(1.56~2.26)],且会增加大于和小于胎龄儿小学一年级肥胖的患病风险[RR值(RR值95%CI)=3.74(1.04~13.49),3.24(1.62~6.46)](P值均 < 0.05)。在发生婴儿期追赶生长的人群中,出生体重状态为大于胎龄会增加儿童一年级时肥胖患病的风险(RR=2.60,95%CI=1.35~5.02,P < 0.01),但不增加超重的患病风险(P=0.13)。  结论  出生体重状态与婴儿期生长速度模式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超重和肥胖患病都具有影响,建议关注大于和适于胎龄儿的生命早期生长发育并扩大婴儿期追赶生长的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状况及其对学龄初期超重肥胖的影响,为儿童肥胖的早期预防提供新思路。  方法  以8 744名上海市闵行区2019年9月1日入学,且于2019年10月8日至2020年1月17日进行了常规体检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专业医务人员按标准的方法和仪器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以BMI界定超重肥胖,并回溯收集其出生记录与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婴幼儿期喂养记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对学龄初期超重肥胖的影响,并进一步根据出生后1,4,6月龄内是否纯母乳喂养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上海市闵行区一年级学生中,超重肥胖率为32.5%(2 843名);出生后1,2,4,6月龄内的婴儿维生素D补充率分别为20.2%,49.7%,66.3%,72.7%,有83.2%的婴幼儿在出生后3年内补充了维生素D。出生后1月龄内补充过维生素D的婴幼儿,学龄初期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降低(OR=0.82, 95%CI=0.68~0.98);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此保护作用在1,4,6月龄内为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尤其明显[OR(95%CI)=0.76(0.61~0.97),0.76(0.59~0.99),0.69(0.49~0.98),P值均 < 0.05]。  结论  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率有待提高,婴幼儿期维生素D补充尤其对纯母乳喂养儿有降低学龄初期超重肥胖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州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基本情况及特点,为各级医院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对参与监测医院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的医院感染相关指标进行收集分析。结果共收集全省234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医院感染发病率、现患率分别为0.65%、1.68%,Ⅰ类切口的手术部位感染率、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为0.41%、37.27%,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日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日发病率、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日发病率分别为1.04‰、6.81‰、1.99‰。将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各指标进行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级医疗机构患者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日发病率(0.92‰)、呼吸机相关肺炎日发病率(5.91‰)、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日发病率(1.64‰)均低于二级医疗机构(分别为1.23‰、9.16‰、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本调查掌握了贵州省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特点和差异,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级医院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二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某医院车载式医用X射线机诊疗工作场所进行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以便发现问题,改进放射防护设施和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放射防护和影像质量控制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将检测数据、调查资料与国家标准比较,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院车载式医用X射线机应用质量性能合格,工作场所周围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该院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属放射性危害一般类;放射防护设施与布局能满足放射卫生学要求;部分防护措施待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月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单纯缺血性脑卒中组(n=62例)和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40),另选择同期于医院进行IMT和血液检查的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均抽血检测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胆红素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LDL,并对比分析。结果单纯缺血性脑卒中组、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SOD低于对照组,MDA高于对照组,而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SOD低于单纯缺血性脑卒中组,MDA高于单纯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缺血性脑卒中组、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TBIL、DBIL、IBIL低于对照组,LDL高于对照组,而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TBIL、DBIL、IBIL低于单纯缺血性脑卒中组,LDL高于单纯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与SOD呈负相关,与MDA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与血清胆红素指标呈正相关,与LDL呈负相关,而MDA与血清胆红素指标呈负相关,与LDL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氧化应激损伤,氧化应激状态能一定程度反应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血清胆红素和LDL可能参与诱导了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高学历产妇对母婴护理知识技能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需求,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设的母婴护理技能教育需求问卷,对本院产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住院产妇169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其教育需求依次为新生儿护理、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需求率分别为95.86%、91.12%、84.62%;经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保持足够母乳和个人卫生的需求率均明显高于初产妇(P<0.05);构成新生儿护理技能需求前三位的是脐部臀部护理、沐浴、游泳抚触;母乳喂养需求前三位的是喂养体位及技巧、奶胀挤奶、是否吃饱;产褥期保健需求前三位的是饮食指导、锻炼指导、个人卫生;教育方式需求前三位的是教育宣传手册、VCD视频片、专业网站。结论:采用适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将新生儿沐浴、母乳喂养技巧及产褥期饮食指导作为高学历产妇教育重点,以满足其对母婴护理技能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营养及运动干预用于特发性矮小症(IS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浙江省台州医院生长发育门诊治疗的ISS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两组均予重组人生长激素临睡前皮下注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常规饮食及运动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营养及运动联合干预。两组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长发育指标[身高标准差(HtSDS)、预测成年身高和生长速率]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的HtSDS、预测成年身高和生长速率均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rhGH联合营养及运动干预用于ISS患儿的效果肯定,能提高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从而提升生长速率,加速ISS患儿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南京城区生活自理及轻度失能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属性,为社区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方法便利选取320名南京市城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Kano模型分析其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属性。结果26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项目中,必备需求项目2个、一维需求项目4个、魅力需求项目5个、逆向需求项目1个,其余14项为无差异需求项目,有6个项目为居家养老服务关键服务项目。结论居家养老服务应以需求属性分类为指导,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并持续改进,如积极改善老年食堂、短期托老等老人认为必备但目前满意度较低的关键服务项目,提升社区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测量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形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73例(146眼)近视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5例,女38例。年龄19~36岁,平均(25.7±5.1)岁。等效球镜度(SE)-10.25~-4.50 D,平均(-6.95±1.97)D。使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术前及术后1个月3、5、7 mm区域角膜后表面曲率。将术后1个月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值(ΔK)与切削百分比(AD/CT)、切削深度(AD)、残留基质厚度(RBT)及SE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进一步采用逐步回归法对ΔK的影响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3、5 mm直径区域角膜后表面曲率均比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3.36,P<0.01)。ΔK3 mm、ΔK5 mm、ΔK7 mm与AD/CT(r=0.845、0.833、0.753,P<0.01)和AD(r=0.725、0.727、0.603,P<0.05)呈正相关,而与SE (r=-0.762、-0.756、-0.674,P<0.05)和RBT(r=-0.784、-0.733、-0.864,P<0.01)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D/CT、RBT为ΔK3 mm的影响因素(β=2.048、-0.002,95%CI:0.489~3.607、-0.003~0,P<0.1);AD/CT 为ΔK5 mm的影响因素(β=2.005,95%CI:1.068~3.942,P<0.1);RBT、SE 为ΔK7 mm的影响因素(β=-0.003、-0.325,95%CI:-0.004~0.002、-0.786~0.428,P<0.1)。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微量前凸,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控制切削比,保留足量残留基质厚度,可以尽量避免术后角膜扩张、屈光回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