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3篇
  5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2种含磷酸酯单体的底涂剂处理的Y?TZP陶瓷与树脂的粘接及其耐水解性。方法:80枚氧化锆(Y?TZP)瓷片随机分为4组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氧化铝喷喷砂;氧化铝喷砂后以氧化锆底涂剂Z?Prime Plus或Clearfil Ceramic Prime处理;摩擦化学法硅涂层后以硅烷处理。使用树脂水门汀制作粘接试件测试其剪切粘接强度。Y?TZP瓷片表面分别经过2种底涂剂处理后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检测其表面化学键变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制谱(ICP?MS)测试Y?TZP/树脂粘接界面的磷元素释放量。结果:老化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种含MDP的底涂剂处理均能提高短期粘接强度值,但硅涂层处理组的粘接强度最高。老化后,硅涂层处理组较老化前未有明显变化;喷砂及2种含MDP底涂剂处理组的粘接强度值显著下降(P < 0.05)。XPS在Y?TZP陶瓷使用2种含MDP底涂剂处理后均检测出“?P?O?Zr”键。ICP?MS测试在使用含MDP底涂剂处理的粘接试件的浸泡液中检测到磷元素的释放。结论:水会负面影响磷酸酯单体介导的氧化锆与树脂间的粘接。  相似文献   
2.
沈玺  杨路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321-1324
眼的发育、解剖以及生理功能维持与机体密切相关,很多眼病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很多全身疾病也往往有特殊眼部表现,有些眼部表现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免疫低下患者逐渐增多已经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免疫力低下可以分三种情况:先天性、继发性和生理性。先天性免疫低下,医学上也称为免疫缺陷,是由于组成免疫系统的某种或多种成分因为基因突变等因素而丧失了原有功能,发生免疫低下,病情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纳米氢氧化锆在氧化锆陶瓷表面形成碱性涂层后对10-甲基丙烯酰氧癸二氢磷酸酯(MDP)与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作氧化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Y-TZP)瓷片140枚,氧化铝喷砂后对其表面进行不同的处理,制作粘接试件并测试剪切粘接强度。以X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Y-TZP陶瓷表面依次经过纳米氢氧化锆涂层和含有MDP的底涂剂处理后的化学键变化。结果 老化前,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碱性涂层均能提高短期粘接强度值,纳米氢氧化锆涂层增强效果更显著。老化后,各组粘接强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老化前均显著降低(P<0.05)。XPS在制备纳米氢氧化锆涂层的Y-TZP瓷片表面检测到-OH键,在制备纳米氢氧化锆涂层的Y-TZP陶瓷应用含有MDP的底涂剂处理后检测出-P-O-Zr键。结论 在氧化锆陶瓷表面制备碱性涂层能够使MDP提高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和预见性病情观察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42 例患者中痊愈出院28例,未愈自动出院5 例,死亡9 例.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6 例,肝性脑病引起肝肾综合征2 例,肝性脑病合并感染2 例.结论 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护理可以增加治愈率,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和继发性感染的发生,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梁菲  杨路 《中国医疗前沿》2011,(19):45-47,65
目的通过模拟雌激素下降这一条件构建灼口症(BMS)模型,观察口腔黏膜血管的收缩因子(ET)和舒张因子(CGRP)的平衡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进一步探讨口腔黏膜微循环障碍所引起的血管舒缩紊乱对BMS的影响,为临床上防治BMS开辟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饲养条件相同,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和实验组各15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给予常规饲料喂养。实验组实施卵巢摘除手术,同正常组一样常规饲料喂养。饲养至9周完成建模。局麻下取下腔动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之后处死动物,取舌根部血管明显处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在两组动物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含量的变化,以及它们的变化引起的血管舒缩紊乱。结果①实验组大鼠在卵巢摘除术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ET表达增强,对应的平均灰度值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CGRP表达减弱,对应的平均灰度值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液流变学检测实验组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血液粘度增加,流速减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过模拟雌激素下降这一条件构建大鼠BMS模型,可以改变血管收缩和舒张的活性物质ET、CGRP的平衡变化,二者共同作用可表现为血管舒缩紊乱;同时血液流速减慢,粘度增加,血管出现病理性改变。从而导致口腔黏膜微循环障碍,出现口腔症状。在血管出现病变的同时,对大鼠正常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和分析大鼠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牙周炎与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4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0只,牙周炎组(P)为10只,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组(D)与糖尿病牙周炎组(DP)各10只,各组接受相应的建模处理。通过观察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与牙周炎的数值变化,来确定它们的相关性。结果 P、D、DP组2型糖尿病大鼠纤维蛋白蛋白与超敏C反应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与两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文凤  彭祉莹  张继苹  曲姗姗  黄泳  杨路 《新中医》2024,56(1):227-230
针对经络腧穴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庞杂、基础知识缺乏临床应用、考核形式单一,以及学生的专业 学习能力急需培养等问题,教学团队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三段四相”课程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三段 实施”即线上自主探索、线下任务驱动、课后交流应用;“四相整合”为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融 入日常教学、基础课程渗透临床应用、课堂学习延伸与课外拓展。“三段四相”模式结合了丰富的线上学习资 源、通畅的讨论答疑渠道、多维的评价体系,促成经络腧穴学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淫羊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收集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取RA相关疾病靶点。取淫羊藿活性成分靶点与RA疾病靶点的交集基因(共同靶点),作为淫羊藿对RA作用的潜在关键靶点基因。将交集基因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淫羊藿活性成分与RA疾病的共同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并根据其度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借助DAVID分析平台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淫羊藿活性成分23个,共同靶蛋白即关键靶标72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山萘酚(Kaempferol)等;核心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等;KEGG主要通路富集在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促乳素(Prolactin)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淫羊藿可能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从调节炎症、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眼睑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眼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眼睑恶性肿瘤中基底细胞癌27例;皮脂腺癌4例(包括睑板腺癌1例);鳞状细胞癌4例,其中男性3例均为高分化鳞癌,女性1例属中等分化鳞癌。所有患者术后眼睑形态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随访8-24个月未见复发及全身转移。结论眼睑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基底细胞癌最多见,其次为睑板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早期发现并彻底切除后同期眼睑缺损修复,可使眼睑形态和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