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族性运动神经元病致病基因DCTN1编码的p150glued蛋白缺失对于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细胞活性及Ra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型(WT)和p150glued缺失(p150glued KO)新生小鼠为细胞来源,体外培养皮质神经元7d和14d后,分别利用MTT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质神经元存活率以及Rab蛋白家族成分表达水平。结果与WT小鼠皮质神经元相比,p150glued KO小鼠皮质神经元在体外培养7d和14d时,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14d时Rab4、Rab5、Rab9、Rab11、Rab24蛋白表达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而Rab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 p150glued缺失对原代皮质神经元存活以及调控囊泡运输的Rab蛋白家族中Rab4、Rab5、Rab9、Rab11、Rab24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但特异性减弱晚期内体标志物Rab7蛋白的表达,可阻碍胞内溶酶体降解通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黄合剂Ⅱ号对复合因素诱导的阴黄证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肝损伤及钠-牛黄胆酸盐共转运多肽(NTCP)、胆盐输出泵(BSE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降黄合剂Ⅱ号高剂量组、降黄合剂Ⅱ号中剂量组、降黄合剂Ⅱ号低剂量组,每组12只。正常组大鼠予常规饲养;其余各组大鼠造模阶段施以寒湿条件、大黄煎剂灌胃及高糖高脂饮食,造模3周,第22天时模型组及降黄合剂Ⅱ号各组给予0.5%的ANIT 20 mg/100 g灌胃1次,正常组予以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建立阴黄证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降黄合剂Ⅱ号各组于造模第8天开始每天下午给相应剂量的降黄合剂Ⅱ号灌胃,一直到造模后14 d,共用药28 d,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检测干预结束后各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BSEP、NTC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饮食量、活动量、被毛、体质量、排便排尿情况均正常;模型组大鼠形体均较消瘦,饮食量减少,大便增多,尿液明显变黄、增多,被毛枯黄、粗糙且易脱毛,精神状态不佳;降黄合剂Ⅱ号各组大鼠干预后情况均较模型组明显好转,以大剂量组最为明显。模型组大鼠血清ALP、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降黄合剂Ⅱ号大剂量组和降黄合剂Ⅱ号中剂量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降黄合剂Ⅱ号大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降黄合剂Ⅱ号小剂量组(P均<0.05),其中血清ALP、ALT、TBil水平明显低于降黄合剂Ⅱ号中剂量组(P均<0.05)。HE染色显示降黄合剂Ⅱ号大、中剂量组肝组织较模型组中炎细胞浸润减少,毛细胆管淤堵减轻,肝细胞肿胀缓解,细胞核清晰,形态较完整,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NTCP、BSE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降黄合剂Ⅱ号大剂量组和降黄合剂Ⅱ号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NTCP、BSE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降黄合剂Ⅱ号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降黄合剂Ⅱ号可改善阴黄证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肝损伤,机制可能与上调NTCP和BSE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4.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工作要求-自主问卷,对5家电子制造服务业企业的1 723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员工职业紧张的检出率为68.7%。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表明,轮班和流水线工作岗位是职业紧张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固本清毒汤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以干扰素片阴道纳药联合固本清毒汤内服,对照组仅予以干扰素片阴道纳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热瘀毒证积分变化,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水平和外周血CD3+、CD4+ T细胞亚群和CD4+/CD8+比值,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和HPV转阴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IL-6、IL-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IL-6、IL-8水平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仅CD3+ T细胞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CD3+、CD4+ T细胞和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对照组患者HPV转阴率分别为83.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本清毒汤联合干扰素能明显改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湿热瘀毒证候,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HPV转阴率。  相似文献   
6.
宁静静  黄学林  杨璇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2):2161-2163
目的:了解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的发病状况,探讨足月产儿眼病筛查的必要性。

方法:回顾分析2014-01/2015-08我院772例1544眼足月产儿眼底检查的资料。

结果:足月产儿772例1 544眼中,发现各期FEVR共8例15眼,检出率0.97%; 包括1期2例2眼,2期3例5眼(含1期1例另1眼),3期2例4眼,4期1例2眼,5期1例2眼。

结论: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在新生儿眼病筛查中并不少见,甚至病情严重者在婴儿期就丧失视功能。新生儿期和婴儿期是FEVR筛查的关键时间点,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FEVR患者获得较好视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双心医学的发展,心理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抑郁作为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不容忽视,冠心病合并抑郁,临床往往可见胸闷不舒、胸痛隐隐、神倦乏力、情绪低落、忧愁多思等症状,陈晓虎教授认为其精神异常的临床表现多与中医痰象症状类似,其中"久瘀生痰,痰阻气机,气滞成郁"是冠心病并发抑郁的主要病机,并从"痰"分型论治,可分为痰气郁结证、痰浊蒙心证、痰瘀互结证、气虚痰生证。治痰同时注意调气血、安脏腑,临床切记不可固守一法一方,立法选方用药当紧扣病机。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常并发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心理障碍,称之为"双心疾病",而精神心理问题的持续存在又可诱发冠心病的发作或加重其病情,影响预后。基于中医对心的生理特点的认识及西医双心同治的思想,笔者探讨了冠心病"双心同病"的中医内涵,从"血脉之心"和"神明之心"病理互损、相互为病的角度进行阐述,并在气虚、血瘀的病机基础上,提出心神失调是冠心病的又一重要病机。因此在运用"双心同治"理论治疗冠心病时,当血脉之心和神明之心兼顾,在调和血脉的基础上,将安神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9.
微丝骨架是细胞中最丰富的骨架系统,在细胞的迁移运动、胞内运输、信号通路转导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发现的神经元特化部位如轴突主干、突触前、树突主干和树突棘中微丝骨架形态和功能进行了综述。此外,神经元中微丝骨架系统的异常可能参与了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多个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对微丝骨架具有调节作用。本文还对阐述了α-Synuclein、LRRK2、Parkin等帕金森病(PD)相关蛋白调节微丝骨架的机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明确微丝细胞是否参与PD的发病及具体的机制,该机制对于治疗PD新药物靶点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B超对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回顾69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疾病的B超表现。结果:B超正确诊断56例,其中胆总管结石9例、恶性病变31例、其他良性病变16例。结论:B超对大部分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疾病的病因可作出正确诊断,诊断率约8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