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前,不少医院消毒供应室已应用质量追溯系统,其具有高效、智能、强追溯性等特点,使各环节、全过程管理走向信息化、系统化、科学化。该系统的应用,无论从硬件和软件上均要求供应室建设具有质的飞跃,走上现代化之路。同时,也对供应室管理机制建设与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供应室护士长在管理理念与方法措施上转型升级,促进全体人员在业务和道德素质上再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诺和平1天1次注射研究(Study of Once-daily LeVEmir®,SOLVETM)是一项为期24周、多中心、开放的观察性研究,旨在评价口服降糖药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起始加用每天1次地特胰岛素(诺和平®)治疗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本研究来源于SOLVETM国际研究的中国结果。共有3272例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参与研究的医生处方地特胰岛素,并在基线和治疗后12周、24周分别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结果 入选的3272例患者年龄(56.2±10.8)岁,糖尿病病程(7.1±5.2)年,基线BMI(25.3±3.3)kg/m2。治疗期间未观察到重度低血糖事件和夜间重度低血糖事件。治疗24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基线的(8.33±1.69)%下降到(7.16±1.18)%,空腹血糖(FPG)从(9.52±2.59)mmol/L下降到(6.84±1.42)mmol/L,全天7个时点血糖全面改善,HbA1c<7%的患者达标率为49.1%。患者平均体重下降0.15 kg。
结论 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加用1天1次地特胰岛素治疗未观察到重度低血糖事件,同时有效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治疗达标率,且对体重影响为中性。  相似文献   
5.
“糖友”用药往往会走两种极端:一种是用药以后.就认为万事大吉;另一种是用药以后.恨不得血糖马上降下来,一天没有看到效果就想调药。杨教授指出:降糖药调整有一定章法,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义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78例接受子宫肌瘤手术且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涉及内容有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职业、吸烟史、术前是否有合并症;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否异常,主要包括D-二聚体、凝血四项和血红蛋白水平等内容;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手术后是否接受物理抗凝、术后卧床时间等。对可能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78例接受子宫肌瘤手术者术后有25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 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年龄、BMI、术前合并症、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后卧床时间、麻醉方式是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子宫肌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针对上述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防治对策能够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HE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对其在诊断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方法:对1000例石蜡切片以及组织实施染色,对500例染色标本的细胞学进行观察,分析病理诊断中HE染色对准确性的影响,改进HE染色存在的不足。结果:HE染色质量在石蜡切片、以及脱落细胞学检查中都会受到影响。对技术进行改进能够对HE染色质量进行提高,从而使病理诊断率得到提升。结论:依据组织病理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制片以及H E染色方法,提升了制片的质量,使病理诊断准确率获得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准确资料。  相似文献   
8.
杨文英 《求医问药》2014,(18):246-248
目的 :研究分析我院中老年健康体检者的健康体检结果,旨在为完善院内健康检查内容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102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年龄、性别、生活环境、户口归属、职业、身体状态、健康情况等一系列内容进行调查与统计,并将调查结果及所有中老年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这10276例中老年健康体检者中,无健康问题的体检者有1244例,健康率为12.11%,存在健康问题的体检者有9031例,患病率为87.89%。在5547例女性体检者中,存在健康问题的体检者有4437例,患病率为76.92%;在4729例男性体检者中,存在健康问题的体检者有4594例,患病率为95.03%。女性体检者的患病率明显低于男性体检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存在健康问题的9031例体检者中,属于单次发病的体检者有502例,占体检者总数的4.89%,属于合并发病的体检者有8529例,占体检者总数的95.11%,其中年龄在40~65岁之间的体检者有4304例,占体检者总数的47.72%,伴有重症疾病的体检者有655例,重症疾病的患病率为13.35%,年龄≥65岁的体检者有4727例,占体检者总数的52.28%,伴有重症疾病的体检者有1932例,重症疾病的患病率为35.96%。年龄在40~65岁之间的中年体检者,其患病率及危重疾病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年龄≥65岁的老年体检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我院以往的临床资料显示,年龄在40~65岁之间的危重疾病患者的死亡率约为10%,而年龄≥65岁的危重疾病患者的死亡率约为30%,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存在健康问题的9031例体检者中,以单发或合并高血压(患病率为71.91%)、高血脂(患病率为56.92%)、高血糖(患病率为55.32%)、冠心病(患病率为50.39%)、白内障(患病率为48.77%)?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短期升高对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线粒体氧化应激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8周龄体重160-170g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脂肪乳输注组(FFA组,12只)和生理盐水输注组(NS组,12只)。分别输注48h,检测以下指标:(1)采静脉血检测胰岛素和FFA水平;(2)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评价活体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3)胰岛细胞表面灌注实验,评价离体胰岛β细胞动态分泌功能;(4)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胰岛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和2(IRS-1、IRS-2)和解偶联蛋白-2(UCP-2)mRNA表达的变化。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FFA组血胰岛素水平较NS组增高[(25.2±2.3)比(18.6±1.7)mU/L,t=7.9,P〈0.05],FFA水平也显著高于Ns组[(1.39±0.18)比(0.64±0.10)mmol/L,t=12.8,P〈0.05]。FFA刺激后,FFA组活体和离体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均较NS组增强[活体分别为(137±24)、(80±16)mU/L,t=6.8,P〈0.05;离体分别为(272±4)、(227±4)mU/L,t=28.6,P〈0.05]。与NS组相比,FFA组胰岛细胞IRS-1mRNA表达增加了29.3%4-2.6%(t=2.2,P〈0.05),IRS-2mRNA及UCP-2mRNA表达分别增加了345.1%±4.7%、228.4%±4.2%(t=3.4、3.0,均P〈0.05)。结论血浆FFA水平短期升高对β细胞胰岛素分泌有刺激作用,但同时激活线粒体氧化应激,使UCP-2表达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诊断糖尿病患者门诊起始应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特点.方法 比较41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门冬胰岛素30每日2次或3次治疗3个月的使用特点.结果 每日2次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由基线(11.5±1.4)%下降至3个月后的(6.5±0.7)%;每日3次治疗组HbAlc由(12.5±1.4)%下降至(6.6±0.5)%,两组疗效相当.每日3次治疗组全日胰岛素最大用量[(0.48+0.09)U/(kg·d)]高于每日2次治疗组[(0.39±0.08) U/(kg·d)].每日2次治疗组有52%患者联合二甲双胍和(或)阿卡波糖.每日3次治疗组无人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治疗期间两组分别有4例8次和3例3次发生低血糖,体重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新诊断高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在门诊起始应用门冬胰岛素30每日2次和每日3次治疗均能显著降低血糖,两组低血糖发生无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