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2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35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249篇
综合类   290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90篇
  1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颞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477例18岁以下颞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影像学、面神经及听力学评估、并发症、治疗及预后。 结果 477例颞骨骨折患儿中男358例、女119例,男女比例为3∶1,年龄范围为0~18岁,中位年龄9岁,其中6例为双侧。交通事故是受伤主要原因(57.23%),其次为跌倒(23.69%)。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鼓室积血和耳出血,通常3周~1个月消失。纵行骨折253耳(52.38%),横行骨折35耳(7.25%),混合型骨折48耳(9.93%),其他不能进行分型147耳(30.43%),表现为轻微骨折线。听力受损372例(77.02%);面神经损伤28例(5.80%),其中8例为内听道及以上层面损伤;脑脊液耳漏47例(9.73%);鼓膜穿孔15例(3.11%)。合并颅内损伤78例(16.35%),全身多发损伤19例(3.98%)。即发性面瘫10例,1例恢复良好(10.00%);迟发性面瘫18例,15例恢复良好(83.33%)。耳科并发症的处理经手术治疗10例,包括8例鼓室探查+听骨链重建,术后听阈恢复正常。2例面神经减压术,术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Ⅴ级恢复至Ⅱ级。 结论 儿童颞骨骨折中,男童常见,最常见的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鼓室积血、鼓膜穿孔、脑脊液耳漏和传导性耳聋经保守治疗多可治愈,外伤所致听骨链骨折或脱位经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外伤所致内听道区域骨折可引起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完全性面瘫,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化疗时是否加用糖皮质激素对肺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72例,对患者的肺通气、容积、弥散功能和呼吸肌力学指标在化疗前,以及化疗第1、6、12个月末进行4次检测;根据在抗结核药品化疗方案的基础上是否加用糖皮质激素分为两组,即加用组60例(醋酸泼尼松+2H-R-Z-E/10H-R-E)和未加用组112例(2H-R-Z-E/10H-R-E)。肺通气功能的检测指标为患者用力肺活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d)、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 pred)、用力呼出75%肺总量时瞬间呼气流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F75)、最大分钟通气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MVV% pred);肺容积功能的检测指标为残气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V% pred)、肺总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TLC% pred)、残气量/肺总量比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V/TLC% pred);弥散功能的检测指标为肺弥散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和肺泡容量校正的肺弥散率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VA% pred);呼吸肌力学的检测指标为气道阻力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tot% pred、呼气峰流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PEF% pred)、吸气峰值流量实测值(PIF),通过对检测指标的观察,了解肺功能的变化。肺功能测定结果按“测定值/正常预计值×100%”表示(除PIF为实测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overline{x}$±s”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 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化疗前,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FVC% pred为(62.1±13.4)%,FEV1% pred为(64.4±15.5)%,FEV1/FVC% pred为(87.0±11.1)%,MVV% pred (65.7±21.1)%,FEF75% pred为61.6(41.6,83.0)%,RV% pred为111.3(89.8,131.4)%, TLC% pred为 (77.0±16.9)%,RV/TLC% pred为(146.9±35.9)%, DLCO% pred为(62.6±18.3)%,DLCO/VA% pred为(92.3±16.6)%,PEF% pred为(64.1±18.13)%,PIF为 3.2(2.3,4.1)L/s,Rtot% pred为96.0(69.3,118.9)%]。(2)化疗过程中,第1、6、12个月末 FVC<80%的患者分别为80.2%(138/172)、75.0%(129/172)、0.0%(0/0);化疗第6个月末DLCO<80%的患者为44.2%(76/172)); (3)加用组和未加用组患者在化疗前、化疗第1、6、12个月末FEF75% pred[分别为(68.7(49.8,84.1)%和60.7(39.4,80.7)%);87.1(70.5,94.4)%和73.1(51.9,87.0)%;80.1(66.5,111.9)%和66.8(59.9,87.2)%;90.4(55.3,102.9)%和78.4(54.6,87.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1.091、-0.111、-1.609、-1.171,P值均>0.05); MVV% pred[分别为(65.8±19.4)%和(65.5±18.6)%);(86.9±18.6)%和(79.5±18.7)%;(90.3±16.0)%和(86.3±16.0)%;(96.8±11.1)%和(87.3±19.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43、0.444、0.708、1.113,P值均>0.05)。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末肺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减退,治疗第6个月末仅通气功能恢复正常,而弥散功能在治疗第12个月末恢复正常;早期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经内科胸腔镜胸膜病变活检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等4家临床中心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诊断试验方法,对参照入组标准顺序纳入的229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入院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并对活检留取胸膜病变组织标本行结核分枝杆菌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和BACTEC MGIT 960培养(简称“MGIT 960”)及常规病原学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229例患者经内科胸腔镜取胸膜活检组织行病理学和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临床不能明确诊断者23例(10.0%),确诊者为206例(90.0%),其中129例(56.3%)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77例(33.6%)诊断为其他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胸膜活检组织经GeneXpert或MGIT 960检测结核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7.9%(64/229)和17.0%(39/229)]与病理学检测阳性率[(23.1%,53/2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251;χ2=2.67,P=0.103);但GeneXpert+MGIT 960联合检测的阳性率[32.8%(75/229)]明显高于传统病理学检测(χ2=5.25,P=0.02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镜镜下特征性表现在纤维粘连带[70.5%(91/129)]、弥漫性粟粒结节状病灶[41.1%(53/129)]、纤维素沉积[40.3%(52/129)]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胸腔积液者[分别为32.5%(25/77)、6.5%(5/77)、15.6%(12/77)],但散在多发结节状病灶[26.4%(34/129)]明显低于其他原因胸腔积液者[53.2%(41/77)](χ2=28.41、28.52、24.42、15.06,P值均=0.000)。229例患者胸腔镜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224例(97.8%)有轻中度胸痛,口服止痛药2~3 d后可缓解;134例(58.5%)活检部位有少量出血,107(46.7%)例局部皮下气肿,均未给予特殊处理,拔管后2~3 d内吸收;仅2例患者术后出现脓胸,引流管留置14 d后行胸腔镜胸膜剥离术,随访6个月后均安全拔管。结论 内科胸腔镜镜下表现、胸膜病变活检组织标本病理和病原学检测均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而且安全性高,建议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清热排毒胶囊治疗急性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急性期给予秋水仙碱1 mg(3次/d),口服至疼痛明显好转后停用,缓解期给予别嘌醇片50 mg(3次/d)口服治疗。治疗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同时全程加服清热排毒胶囊(萆薢、土茯苓、延胡索、没药、三七、秦艽、薏苡仁、黄芪、甘草),每次4粒,3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急性复发例数,以及血尿酸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18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20例,未愈4例,有效率为90.00%(36/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排毒胶囊治疗急性痛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医原创思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历史条件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其思维的本质特征就是"象"思维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视域。而文学思维是通过人们的形象化思考,由想象、联想等思维模式组成的。本文通过分析中医原创思维与文学思维的共通性,阐明中医原创思维的培养和文学课程相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在文学作品中寻求以更生动灵活而富有文学审美气息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中医原创思维的新思路,并从提升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探讨了中医原创思维培养与古代文学课程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评估基于对比增强CT数据能否将复杂主动脉瘤(AA)和主动脉夹层(AD)的解剖结构再现为3D打印模型。方法:对2例主动脉疾病患者的CT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并生成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3D打印模型。测量模型成型过程中5个解剖标志处的管腔直径差异。对于主动脉夹层,另外测量主动脉峡部及膈肌水平的真、假腔直径并进行比较。结果:基于增强CT扫描数据,采用热塑材料聚乳酸(PLA)运用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制成的3D打印模型,成功地再现了复杂主动脉病变的结构和病理解剖学细节。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在3D打印前、后对比增强CT图像上测得的血管横径的平均差异分别为1.1和1.3mm,标准差均为0.5mm。且对于AD模型,3D打印模型和原始CTA图像之间真假腔内径平均横径的差异为0.7mm。结论:3D打印模型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解剖细节的再现有较高价值。但是血管直径仍存在较高的标准差,表明3D打印模型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恢复负荷过程中,下肢不同部位的肌萎缩与骨丢失的恢复特征.方法 对比尾吊3周及恢复负荷1周的大鼠,心肌和4种后肢骨骼肌以及股骨、胫骨骨密度和股骨力学性能在失负荷和恢复负荷过程中的特征变化.结果 失负荷引起的萎缩主要为比目鱼肌,还包括腓肠肌和胫骨前肌;恢复负荷后,比目鱼肌首先部分恢复;失负荷引起股骨、胫骨骨密度及股骨力学性能的下降,恢复负荷后没有改善,胫骨骨密度进一步下降.结论 恢复负荷过程中肌萎缩的修复先于骨丢失的恢复,后肢骨骼肌中对于负荷敏感性依次为比目鱼肌、腓肠肌、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胫骨在恢复负荷早期存在持续性骨丢失特征.  相似文献   
9.
杨扬 《中外医疗》2016,(19):194-19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评估心肌桥形态特征、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方便抽取2013年4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的图像资料,结合其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表现,并评估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肌桥的发生率为40.00%,以前降支最为多见,占45.00%。前降支存在心肌桥的患者,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桥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壁冠状动脉及其远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桥近端动脉极易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已经成为肝细胞癌根治性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复发与转移严重限制了肝细胞癌肝移植的疗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现就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策略及建议作一简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