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综述了近10年来泽兰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野马追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野马追地上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工业酒精提取、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化学和光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野马追地上全草中得到6个化合物,即蒲公英甾醇乙酸酯、伪蒲公英甾醇、正十六烷酸、β-谷甾醇、槲皮素、胡萝卜苷。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香樟叶挥发油的止痒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氨基吡啶诱导小鼠瘙痒模型,2,4-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探讨香樟叶挥发油的止痒作用。[结果]4-氨基吡啶瘙痒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香樟叶挥发油高、低剂量10 min内舔体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香樟叶挥发油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白三烯B4(LTB4)和5-羟色胺(5-HT)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香樟叶挥发油各组对白细胞介素-4(IL-4)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病理检查显示模型组出现大量炎细胞,香樟叶挥发油高、低剂量组未见炎细胞,挥发油低剂量组真皮层轻度增厚。2,4-二硝基氟苯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香樟叶挥发油高剂量组小鼠血清LTB4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香樟叶挥发油各组对IL-4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香樟叶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止痒作用,降低瘙痒小鼠血清中5-HT和LTB4的量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10年来泽兰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杏香兔耳风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杏香兔耳风(Ainsliaea fragrans Champ.)的化学成分。从中找出活性物质。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杏香兔耳风的全草中分得黄酮、酚类、倍半萜、三萜共10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木犀草素(hteohn,2);芹菜素(apisenin,3);小麦黄素(tricin,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uteolin7-O--O-β-D-glucoside,5);槲皮素-O-β-D-葡萄糖苷(quercefin-5-O-β-D-glucoside,6);异香草酸(isovanillic acid,即3-hydroxy-4-methoxy-benzoicacid,7);熊果苷(arbutin,8);β-谷甾醇(β-sitosterol,9);β-胡萝卜苷(β-sitosterol-D-glueoside,10)。结论 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1,4、6、7、8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6.
明党参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对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重结晶等方法,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明党参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 acid,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豆甾醇(stigmasterol,3)、5-羟基-8-甲氧基补骨酯素(5-hydroxy-8-methoxypsoralen,4)、单棕榈酸甘油酯(glycerylmonopalmitate,5)、L-焦谷氨酸(L-pyroglutamic acid,6)、琥珀酸(succinic acid,7)、香草酸-4-O-β-D-葡萄糖苷(vanill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8)、香草酸(vanillic acid,9)、胡萝卜苷(daucosterol,10).结论化合物1、4、5、6、8和9为首次从明党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川芎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是伞形科Umbelliferae植物川芎Ligustieum chuanxiong Hort的根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川芎根茎的化学成分以苯酞衍生物、生物碱、酚酸类化合物为主,还含有苯丙素、蒽醌、萜、甾醇等类化合物;其地上部分仅有挥发油成分的报道旧引。  相似文献   
8.
构树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构树叶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apigenin,1)、大波斯菊苷(cosmosiin,2)、牡荆苷(vitexin,3)、木犀草素(luteolin,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pyranoside,5)、7-甲氧基香豆素(7-methoxycoumarin,6)、东莨菪素(scopoletin,7)、三十一烷醇(1-hentriacontanol,8)、槲皮素(quercetin,9)、7-甲氧基芹菜素(7-methoxyapigenin,10)、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11)。结论:化合物1~8首次从构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从茜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新的醌类、环己肽类和三萜类等化合物以及对该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展成分和药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野马追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进一步对野马追地上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应用多种柱层析法分离野马追的化学成分,并采用波谱学分析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野马追地上全草中得到六个化合物,即野马追内酯A eupalinolide A,1)、野马追内酯B(eupalinolide B,2)、蒲公英甾醇棕榈酸酯(3)、咖啡酸(4)、芦丁(5)、腺苷(6)。结论:野马追内酯A与野马追内酯B为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