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气虚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进行科学性考评,为此量表的临床应用与推广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考评气虚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可行性(量表接受率、完成率、填表时间及天花板地板效应)、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及效标效度)和反应度。结果①量表的接受率为95.83%,完成率为100%,平均完成时间2.2 min,所有条目均不存在天花板地板效应。②总表的重测信度为0.954,10个条目的重测信度均大于0.7;总表、乏力维度、气短维度及神疲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27、0.674、0.768、0.614;各条目(除条目2外)、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4。③经因子分析筛选出3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2.358%,其中条目8因子分析与设想框架存在差异,经专家小组讨论仍保留原量表结构;量表总分,乏力维度、气短维度及神疲维度与血红蛋白水平具有负相关性。④气虚证组量表得分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虚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以作为气虚证患者临床疗效评价的一种可量化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茯苓多糖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及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茯苓多糖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其余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饲12周。茯苓多糖组以0.2 g/kg/d灌胃,辛伐他汀组以2.275 mg/kg/天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情况,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载脂蛋白A1 (ApoA1)、对氧磷酶-1(PON1)含量,Real-time 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磷脂转运蛋白(PLTP)、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明显上升,HDL-C含量明显下降(P<0.01),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肝脏脂质沉积明显,小鼠血清ApoA1、PON1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小鼠肝脏CETP、PLTP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升,LCAT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茯苓多糖组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HDL-C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质沉积程度均有所减轻,茯苓多糖组ApoA1含量明显上升(P<0.01),PON1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茯苓多糖组CETP、PLTP mRNA及蛋白表达有所下降,LCAT mRNA及蛋白表达有所上升(P<0.05,P<0.01)。结论 茯苓多糖可能通过调控血脂水平与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改善ApoE-/- 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进而发挥防治AS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途径主要包括外周静脉注射移植、冠状动脉移植以及心肌内注射移植,但存在迁移缺少靶向性,价格高昂等局限性。目的: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穴位注射对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蛋白Fas,FasL,Bcl-2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08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系电生理实验室完成。材料:抽取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传代;结扎日本大耳白兔左室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干预:将造模成功的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不干预;穴位注射干细胞组于急性心肌梗死形成后1周,取心俞(双侧)、至阳、膻中4穴,穴位注射干细胞混悬液,1×l06细胞/穴;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在相同部位穴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10只未造模兔为正常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干预后第5周取心脏,TUNEL染色观察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观察心肌Fas,FasL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和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穴位注射干细胞组(P<0.001,0.05)。穴位注射干细胞组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01),模型对照组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01)。穴位注射干细胞组及正常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和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P<0.001)。结论:穴位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使梗死及周围区心肌细胞凋亡数减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Fas、FasL蛋白的减少、Bcl-2蛋白的增多来调节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眼针针刺从脾胃论治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97例维持入组前口服药物品种及剂量,同时采用眼针针刺治疗,主穴脾区、胃区,辅穴肝区、肾区,每天1次,每周日休息,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患者偶测血压情况及治疗前后患者24h动态血压情况、血压负荷和血压变异性,并据血压改善值判定临床疗效及血压达标率.结果 试验过程中脱落4例.93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77例,总有效率为82.79%,血压达标75例,血压达标率为80.65%.治疗4、8周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或P<0.01),治疗8周后较治疗4周后亦有降低(P<0.05).治疗8周后,患者24 h血压监测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及其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性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眼针针刺脾区、胃区配合基础药物治疗可以良好地控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从而减少对心脏、肾、脑等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中医期刊文献了解中医从脾虚论治冠心病的论治方法。方法:检索1979年3月—2013年6月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收集期刊中从脾论治冠心病的文献,应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辨治思维、辨治依据、论治法则、治疗方剂等方面分析文献对脾虚导致冠心病的论治。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04篇,其中从脾论治冠心病的文章以辨病思维(68篇)和辨证思维(29篇)为主,论治依据主要是脾虚症状及舌、脉象(37篇)、排除因素(29篇)等,论治法则主要是补养祛痰(9篇)、理气除痰(7篇);使用最多的方剂是四君子汤类(11篇),其次为二陈汤类(9篇)、生脉散(5篇)、瓜蒌薤白半夏汤(4篇)、血府逐瘀汤(3篇)等。结论:中医对脾虚型冠心病的论治已积累了一定理论和临床经验,但文献数量尚不足,还需对其进一步探讨,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湿热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病程缠绵反复,贯穿于众多疾病的发展始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疾病展开更深入的探讨,目前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较多,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原理造模,方法较为成熟,操作性强,重复性好;但存在制备方法单一,制备标准模糊,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呈扎堆式发展等不足。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数据库建库以来有关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温病湿热证、脏腑湿热证及病证结合湿热证的角度出发,对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以及现存优缺点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为湿热证动物模型的优化及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前后血浆组织因子(TF)水平的变化,探讨TF在无复流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60例AMI患者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外周静脉血TF水平。比较其中无复流者与再灌注者不同时点TF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时点,无复流组血浆TF水平均明显高于再灌注组(P<0.01);PCI术后即刻,两组TF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PCI术后24h,无复流组TF水平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再灌注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直接PCI后无复流的发生与血浆TF水平密切相关,TF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形成微血栓而导致无复流。  相似文献   
9.
背景: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以往认为主要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和促血管新生作用有关,近来研究显示旁分泌、抑制心室重构尤其是细胞外胶原重构对心功能的改善起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后胶原重构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08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电生理实验室完成。 材料:健康日本大耳白兔57只,购自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方法:取2只兔用于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行BrdU标记。余55只兔取10只作为正常组,45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共30只成功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盐水组、细胞移植组,10只/组。兔心肌梗死后7 d,细胞移植组经耳缘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 mL(2×106个细胞),盐水组注射1 mL生理盐水,造模后饲养5周。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心肌间质纤维结构及测量胶原容积分数,免疫组化法测量Ⅰ/Ⅲ型胶原比值。 结果:细胞移植组心肌梗死区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细胞移植组梗死中心区和交界区内胶原纤维融合较少,排列有序;模型组和盐水组梗死中心区和交界区内胶原纤维斑块状融合明显,排列紊乱。心肌梗死5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梗死区及梗死周围区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增加(P < 0.05),Ⅰ/Ⅲ型胶原比值显著下降(P < 0.05);与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胶原容积分数、Ⅰ/Ⅲ型胶原比值均显著下降(P < 0.05)。 结论: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心肌梗死区定植,通过减少胶原形成、改善胶原结构来抑制心肌梗死后胶原重构。  相似文献   
10.
中医证候量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辨证论治、疗效判定无量化或客观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继承及发展。借鉴在现代医学、心理学中运用较多的量表方法,根据中医辨证的特色和思维规律,研制出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际的中医证候量表,已成为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文章通过对有关文献进行整理,综述证候量表研制中几个关键环节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