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证型的骨髓细胞学特征。方法:收集111例ITP患者,中医辨证分为:瘀血内阻证、血热妄行证、气不摄血证及阴虚内热证4个证组,统计各证组患者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幼稚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产板型巨核细胞、裸核型巨核细胞及成熟淋巴细胞的数据,分析不同证型患者巨核细胞和成熟淋巴细胞的特征。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证型间颗粒巨核细胞(X1)、产板巨核细胞(X2)、裸核巨核细胞(X3)、成熟淋巴细胞(X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Logit(P)=-13.002+0.097X1 +0.407X2 +0.147X3+0.137X4。进一步经SLD两两组间比较分析,产板型巨核细胞在瘀血内阻与气不摄血、血热妄行组与瘀血内阻、血热妄行与气不摄血、血热妄行与阴虚内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裸核型巨核细胞在血热妄行组与瘀血内阻、血热妄行与气不摄血、血热妄行与阴虚内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熟淋巴细胞在瘀血内阻与阴虚内热、血热妄行与瘀血内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中颗粒巨核细胞、产板巨核细胞、裸核巨核细胞可作为ITP临床辩证分型的客观化依据。ITP患者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化瘀生新”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四种中医证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血红蛋白浓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139例ITP患者,辨证分为气不摄血证(77例)、血热妄行证(16例)、阴虚内热证(34例)、瘀血内阻证(12例)四组,检测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血红蛋白浓度,分析证型间各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四组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1)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血热妄行证阴虚内热证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气不摄血证数值低于血热妄行证、高于瘀血内阻证,血热妄行证数值均高于阴虚内热证、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阴虚内热证数值高于瘀血内阻证、低于血热妄行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中性粒细胞比例:瘀血内阻证数值最高。气不摄血证数值高于阴虚内热证,血热妄行证、阴虚内热证数值均低于瘀血内阻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红蛋白浓度:阴虚内热证数值最低。阴虚内热证数值低于气不摄血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血红蛋白浓度可为ITP患者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3.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情况,为临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近五年来发表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中药治疗白血病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通过疗效机制研究将为以后中药治疗白血病提供一定的基础。结论中医疗法治疗白血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王永  杨茜  杜青容  白玉盛 《新中医》2017,49(11):130-133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难以明晰,研究发现与免疫功能紊乱关系较为密切,尤其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免疫学指标。综述近年文献,诸多中医学者对本病的中医证型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了一些规律;而这些相关性研究结果将可能为本病的证型与调控因子研究、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