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石膏外固定及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实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4~11个月,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优良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石膏外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相比,LCP内固定疗法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4.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一种较新的治疗痔疮的术式,笔近2年来用于治疗环状痔28例,感觉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合并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7年来收治的HIV/AIDS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2例病人中,合并与HIV/AIDS无关的普通外科疾病114例(40.43%);与HIV/AIDS相关的机会性感染132例(46.81%);肿瘤36例(12.77%)。有223例病人行外科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16例,其中1例手术6天后死于重度脓毒症。结论 HIV/AIDS病人生存期不断延长,其合并外科疾病会不断增加。充分的术前评估、及时的手术治疗,对艾滋病病人是安全、有益的。传染病医院的外科专业设置需要更加细化,以满足病人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在十二指肠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十二指肠手术的52例患者经胃前壁于十二指肠内置入造瘘管,用于十二指肠减压引流。结果 52例十二指肠手术患者50例治愈,术后5 d肠功能恢复,经胃十二指肠造瘘管造影,无液体外流情况,经造瘘管给予患者肠内营养供给,术后14 d后拔管。治愈4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5%。术后随访期间患者恢复良好,经B超、CT、钡餐等复查未发现异常及远期并发症。结论经胃十二指肠造瘘减压能够降低十二指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简化手术操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槲寄生素对人骨肉瘤U20S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Akt/m TOR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对数期生长U20S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阳性组,槲寄生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空白组、槲寄生素各剂量组分别用0、5、10、20 mg·L^-1槲寄生素溶液处理,阳性组用245 mg·L^-15-FU处理,干预24 h后比较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MTT法检测并对比干预24、48、72 h后细胞增殖情况;分别采用Transwell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对比干预48 h时穿膜细胞数、凋亡率;分别采用RT-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并对比干预48 h时细胞中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空白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不同干预组细胞数量减少、轮廓及遮光性变差,部分细胞变圆,呈漂浮状态,其中槲寄生素高剂量干预组生长状态最差。不同时刻各干预组MTT实验OD值从大至小、穿膜细胞数从多至少依次为:空白组>槲寄生素低剂量组>阳性组>槲寄生素中剂量组>槲寄生素高剂量组,除阳性组与槲寄生素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槲寄生素高剂量组48 h、72 h OD值均高于24 h(P<0.05),48 h、72 h 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OD值均随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P<0.05)。各干预组凋亡率从低至高依次为:空白组<槲寄生素低剂量组<阳性组<槲寄生素中剂量组<槲寄生素高剂量组,除阳性组与槲寄生素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干预组PI3K、mTOR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p Akt/Akt从高至低依次为:空白组>槲寄生素低剂量组>阳性组>槲寄生素中剂量组>槲寄生素高剂量组,除阳性组与槲寄生素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寄生素可有效抑制人骨肉瘤U20S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凋亡,其中20 mg·L^-1的槲寄生素干预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通路发挥调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志刚  钱南平  杜兵强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64+67-64,6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27例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情况。2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27例均行介入治疗TACE。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较为理想。结论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应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结合TACE化疗等,能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杜兵强 《光明中医》2014,(5):1024-1025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透皮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传统的针灸术,治疗组42例患者接受中药熏蒸透皮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其中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8%,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熏蒸透皮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活血化瘀,消炎镇痛,大大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品质,恢复快,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