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6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29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485篇
内科学   241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869篇
预防医学   398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362篇
  3篇
中国医学   395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了解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基本情况及当地居民对农村三级医疗网络的参与程度。方法选择贵州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所在县、乡、村医疗单位进行相关调查,并对所在地区部分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的少数民族地区近三年来县、乡级医院总人数、高级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及执业医师人数明显增多。少数民族地区受调查人群中仅少数人对农村三级医疗网络有一定的认识,明显少于发达地区人数。少数民族地区受访人群患病时多数到乡、村级医疗单位看病,部分人群在患病时用草药等乡土办法自己处理,转到外地看病的人数及生病就医次数较发达地区明显偏低;所调查的少数民族地区人群对承担医疗费用的困难较大,觉得看病难的人群较多;但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要高于发达地区。结论所调查的少数民族地区县、乡级医院近三年来规模和医疗人员水平提升很快,对支撑当地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起到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少数民族地区人群对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较低,就医状况不理想,承担医疗费用能力较低,享受良好医疗资源情况较发达地区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2例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作为实验组,同时取其自身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HIF-1α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织(0.29±0.03)相比,增生性瘢痕组织中HIF-1α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1.45±0.16)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8.54%)相比,增生性瘢痕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70.7%)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增生性瘢痕组织中HIF-1α、TGF-β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调控下游细胞因子TGF-β、VEGF及E-cadherin的表达参与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6.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剂量(2.5,5,10,15,20 mg·d-1)沃替西汀治疗成人重度抑郁症(MD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搜集有关沃替西汀治疗成人MD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3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包括安慰剂组1 963例患者,沃替西汀组3 6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5,10,20 mg·d-1沃替西汀组能显著改善患者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的平均改变量[5 mg·d-1:MD=-2.24,95%CI(-3.55,-0.94),P=0.000 8;10 mg·d-1:MD=-2.51,95%CI(-3.84,-1.18),P=0.000 2;20 mg·d-1:MD=-2.95,95%CI(-4.02,-1.87),P<0.000 01]、提高有效率[5 mg·d-1:RR=1.33,95%CI(1.13,1.57),P=0.000 7;10 mg·d-1:RR=1.38,95%CI(1.22,1.55),P<0.000 01;20 mg·d-1:RR=1.39,95%CI(1.12,1.74),P=0.003],而2.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0 mg·d-1沃替西汀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缓解率[10 mg·d-1:RR=1.40,95%CI(1.18,1.66),P=0.000 1;20 mg·d-1:RR=1.37,95%CI(1.12,1.67),P=0.002],而2.5,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5,10,20 mg·d-1沃替西汀组总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5 mg·d-1:RR=1.08,95%CI(1.02,1.15),P=0.007;10 mg·d-1:RR=1.10,95%CI(1.03,1.17),P=0.005;20 mg·d-1:RR=1.16,95%CI(1.08,1.25),P<0.000 1],而2.5,15 mg·d-1沃替西汀组与安慰剂组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沃替西汀治疗成人MDD的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随着剂量(5,10,20 mg·d-1)的增大,沃替西汀疗效逐渐增加,安全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HGF/c-met传导通路抑制剂SU11274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SU11274(0.5 μmol/L、1.0 μmol/L、1.5 μmol/L)作用ishikawa 和HEC-1B 两种细胞株1小时后,加入40 ng/ml的HGF,继续培养48小时,然后使用RT-PCR检测c-met、Survivin、XIAP水平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urvivin、XIA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shikawa细胞c-met低表达,而HEC-1B细胞c-met明显高表达,HEC-1B细胞中c-met mRNA表达量为ishikawa中的2.5倍。SU11274可以使HEC-1B、ishikawa细胞的Survivin、XIAP蛋白表达下调,呈现剂量依赖性,并且在HEC-1B细胞中,该下调作用明显强于ishikawa细胞(P<0.05)。结论:SU11274可以通过下调HGF/c-met传导通路中Survivin、XIAP的表达来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MRI、MRA对急性CO中毒的诊断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头颅MRI、MRA资料。结果MRI异常表现为双侧苍白球、双侧侧脑室周围、脑干、脑叶为主的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18.33%急性CO中毒患者伴发脑梗死,DWI为高信号,ADC为低信号。结论急性CO中毒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检查,头颅MRI、MRA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沈氏芒针疗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运动疗法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沈氏芒针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 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的压力性尿失禁受控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沈氏芒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能提高疗效,且取穴少而精、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肌肉含量与其骨量变化特点的相关性,以及影响RA患者肌肉含量减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66名(男∶女=8∶25) RA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0. 4岁。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及法国MEDI-LINK超声骨密度仪对研究对象进行二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3D体积骨密度(皮质骨、骨小梁及总体积骨密度)及肌肉含量的测定,根据T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41名)和骨量流失组(25名),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骨折史、吸烟史、糖尿病史、肾病史、甲状腺病史以及RA疾病活动度DSA28评分。结果与RA骨量正常组患者相比,RA骨量流失组患者的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含量均明显降低(P0. 05); RA患者肌肉含量的减少与其BMD及总的体积骨密度的减低具有明显相关性(r=0. 342,P=0. 005及B=35022. 918,P0. 001);而RA患者的总体肌肉含量与激素的使用及RA疾病活动度(DSA28)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A合并骨量流失患者的肌肉含量明显减少,肌肉含量的改变与骨密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