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乐  杨自权  刘旭  张晋 《中国骨伤》2022,35(9):886-892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膝关节镜手术对随后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疗效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0年10月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关于膝关节镜手术对随后的TKA疗效影响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估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对TKA术后翻修率,再手术率,术后僵硬率,假体周围感染率,术后静脉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率及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 182 815例,其中膝关节镜手术组6 998例,无膝关节镜手术组175 8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膝关节镜手术组与无膝关节镜手术组在TKA术后翻修率[OR=1.66,95%CI(1.37,2.00),P<0.000 01],再手术率[OR=2.31,95%CI(1.59,3.36),P<0.000 1],术后僵硬率[OR=1.78,95%CI (1.02,3.11),P=0.04]及假体周围感染率[OR=1.40,95%CI(1.19,1.66),P<0.000 1]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VTE发生率[OR=1.06,95%CI(0.83,1.35),P=0.64],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MD=-1.21,95%CI(-3.07,0.65),P=0.20]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镜手术对随后的TKA术后存在负面影响。先前的关节镜手术会增加TKA术后僵硬、假体周围感染、翻修及再手术的风险,而对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及VTE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李晓乐  徐大星  陈文超 《新中医》2019,51(4):215-217
目的:观察以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为主联合外敷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85例早期KOA患者(Kellgren-LawrenceⅠ级或Ⅱ级)。给予在膝关节采用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2周。每次银质针治疗结束后均在患膝前侧外敷天柏金黄散。治疗后评定疗效,进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OA指数疼痛项目评分、僵硬项目评分及躯体功能项目评分。结果:本研究治愈28例,好转5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9%。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疼痛项目评分、僵硬项目评分及躯体功能项目评分均降低(P 0.01)。研究过程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为主联合外敷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减轻早期KOA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功能障碍对患者日程生活的影响,短期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4.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l6)是引起手足El病的常见病原之一,与另一种手足口病的致病原--人肠道病毒7l型(EV71)相比,CAl6所致手足口病症状相对较轻?。近几年研究发现,CAl6感染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21,偶尔引起新生儿死亡。本研究对20lo年从南京地区分离的CAl6进行VPl区序列测定和分析,以了解CAl6的流行情况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henylktonuria,PKU)筛查实验结果与鉴别诊断实验结果的关系与差异,为PKU临床分型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865 572例新生儿,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水平,原始标本连续2次phe≥120μmol/L可疑阳性者进行复查,phe仍≥120μmol/L者诊断为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对初筛实验确诊HPA患儿采用基因突变分析法、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负荷试验及尿蝶呤谱分析法等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初筛可疑阳性438例,复查诊断为HPA 131例;131例HPA患儿中120例行鉴别诊断,确诊经典型PKU 111例,BH4D缺乏症7例,致病基因携带者(杂合子)2例。结论 初筛可疑阳性PKU患儿必须进行复查,确诊HPA者需尽早行鉴别诊断实验,以明确分型,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09年7月-2010年6月南京地区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情况及病毒的血清及基因分型特点,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10年6月本科随机留取水样泻患儿粪便标本300份,标本采集后立即保存于- 20℃冰箱,集中进行病毒检测和数据分析.使用ELISA法检测A组人类轮状病毒(HRV),应用Trizol法提取HRV RNA,反转录合成病毒cDNA,采用巢式反转录PCR法对HRV标本进行G血清型和P基因型分型.结果 300份患儿粪便标本中113份标本检测出A组HRV,阳性率为37.67%.G血清型最常见的为G3型[44份(38.94%)],其次为G2型[10份(8.85%)],G1型、G2+G3型各2份(1.77%),G9型1份(0.88%),未能分型54份(47.79%);P基因型最常见的为P[8]型[38份(33.63%)],其次为P[4]型[19份(16.81%)],未能分型56份(49.56%),未发现P[6]、P[9]、P[10]型.G血清型和P基因型组合以G3P[8]为主(18/113例,15.93%).南京地区HRV腹泻季节高峰在10月份-次年1月份,95.58%的腹泻儿童在2岁以前感染过HRV,HRV组发热率、腹泻次数、出现呕吐和脱水症状的概率与HRV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HRV是引起南京地区婴幼儿水样泻的最主要的病原体,以G3P[8]为主要优势株.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胰岛素抵抗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提出非营养素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代谢的作用,可以缓解胰岛素抵抗,对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积极作用。据此,通过归纳法提出家庭护士食疗理论是指导护士预防、治疗慢性病的有力理论补充。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富含n-3脂肪酸的脂肪乳剂在早产儿肠外营养使用后脂肪酸谱的变化及其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9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鱼油组(采用富含n-3脂肪酸的脂肪乳剂进行肠外营养)43例和非鱼油组(采用中长链脂肪乳剂进行肠外营养)46例.干预14天后,观察两组患儿住院第1天和肠外营养14天后脂肪酸谱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水平及患儿出生后第4、6周的ROP发生情况,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患儿入院第1天,两组DHA、EPA和A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HA、AA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入院第4、6周后的总ROP发生率和轻度ROP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4、6周的重度ROP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早期使用富含n-3脂肪酸的脂肪乳剂可提高其血清二十二碳六烯酸水平,降低花生四烯酸水平,同时对严重ROP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南京儿童医院(我院)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HRV)、人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和肠道腺病毒(Ad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A组HRV,阳性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毒株分型鉴定;HuCV、AstV和AdV采用RT-PCR或PCR法进行检测。 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病毒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300份,其中男188例,女112例。年龄1~59月龄,平均(10.5±9.2)月龄。4种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HRV(37.7%,113/300)、HuCV(23.7%,71/300)、AstV(4.0%,12/300)和AdV(2.7%,8/300)。①HRV G血清型以G3型(38.9%)最常见,其次为G2型(8.8%);P基因型以P[8](33.6%)为主。G血清型和P基因型组合以G3P[8](15.9%)为主。113份HRV阳性标本中,7~12月龄儿童占43.4%(49/113),高发季节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②HuCV感染中诺如病毒检出67份,扎如病毒4份。HuCV感染于2009年8月出现一个小高峰,发病年龄高峰为7~12月龄(38/71),24月龄以下患儿占95.8%(68/71)。③10/12例AstV感染发生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月龄分布为2~16月龄。④8例AdV阳性标本PCR产物经克隆测序,AD 2、3、5、7、12和41型各1例,AD 31型2例。AdV感染高发于2010年1至6月,发病高峰为7~12月龄(4/8)。⑤60.0%(180/300)至少检出4种病毒中的一种。混合感染23份,其中12份(52.2%)为HRV+HuCV,5份(21.7%)为HRV+AstV,2份为HuCV+AstV, HRV+AdeV、HuCV+AdeV、AdeV+AstV、HRV+AstV+HuCV各1份。 结论 H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主要的病毒病原,以G3P[8]为主要优势株。HuCV、AstV和AdV也是重要的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