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的应用。方法: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2例(6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36眼)、对照组31例(32眼),观察组患者术中给予干扰素α-2b浸润的棉片湿敷,而对照组给予丝裂霉素C浸润的棉片进行湿敷,术后随访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滤过泡类型、并发症、眼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以II型滤过泡为主(58.33%)、对照组患者以I型滤过泡为主(53.13%),两组滤过泡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不变或提高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α-2b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peritonitis,SBP)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1年1月—2019年1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例,按是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将其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各6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并发组分为哌拉西林舒巴坦组和头孢曲松组,各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消化道出血、SBP既往史、Child-Pugh改良分级评分(Child-Turcotte Pugh score)、总胆红素水平、血钠水平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有一定影响(均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消化道出血、Child-Pugh改良分级评分、总胆红素水平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91、0.259、0.922,均P < 0.05)。治疗后,哌拉西林舒巴坦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头孢曲松组(P < 0.05);2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 < 0.05),且哌拉西林舒巴坦组均明显低于头孢曲松组(均P < 0.05)。  结论  消化道出血、Child-Pugh高分级、高总胆红素水平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李春达 《新中医》2021,53(21):108-111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 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 例CHB 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1 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2 组均治疗1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 和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 水平变化,并评价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3%,高于对照组8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ALT、AST 和TBil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7%,对照组为6.93%,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4,P=1.683)。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CHB 肝纤维化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和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5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采用肺结核强化期治疗;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后2、3、5、8个月末痰涂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治疗期间每2个月复查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对两组结核病灶吸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3、5个月末痰菌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8个月末时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0例(86.96%)病灶明显吸收,对照组13例(59.09%)明显吸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例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4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灶吸收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