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和睡眠状况与其情绪及行为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视屏时间与睡眠状况对学龄前儿童情绪及行为问题的联合作用。  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7年12月扬州市8所幼儿园的2 946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视屏行为、睡眠状况和学龄前儿童情绪及行为问题等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视屏时间与睡眠状况对学龄前儿童情绪及行为问题的影响。  结果  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视屏时间>1 h/d的学龄前儿童发生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长处与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SDQ)困难总分可疑或异常的风险更高(P<0.05);睡眠时间<10 h/d发生多动、同伴交往可疑或异常的风险更高(P<0.05);睡眠质量不良发生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可疑或异常的风险更高(P<0.001)。联合作用分析显示,睡眠时间<10 h/d合并视屏时间>1 h/d的学龄前儿童发生多动、SDQ困难总分可疑或异常的风险更高(P<0.05);睡眠质量不良合并视屏时间>1 h/d更易发生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和SDQ困难总分可疑或异常(P<0.001)。  结论  视屏时间>1 h/d和睡眠质量不良对学龄前儿童情绪及行为问题更易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在鉴别单发肝细胞癌(HCC)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来自2个医疗机构共152例单发HCC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并记录GPC3表达水平。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106例病人资料作为训练集(GPC3阳性83例、阴性23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46例病人资料作为验证集(GPC3阳性35例、阴性11例)。对所有病人术前1个月内增强CT影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在训练集中,对所有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并得到最优子集,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比较GPC3阳性组和阴性组间临床资料[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等]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GPC3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将获得的临床信息及Radscore分别建立临床列线图、影像组学列线图及联合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列线图对GPC3表达状态的预测能力,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列线图间的诊断效能,并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的临床价值。使用验证集数据对列线图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AFP、CA199、Radscore是GPC3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8.503、1.090、13 300.044,均P<0.05]。校准曲线显示联合列线图对GPC3阳性表达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一致性良好。训练集中,联合列线图的AUC(0.918)高于影像组学列线图(0.842)和临床列线图(0.787)(均P<0.05),联合列线图的敏感度最高,而临床列线图的特异度最高;验证集中,联合列线图的AUC(0.896)高于影像组学列线图(0.726)和临床列线图(0.803)(均P<0.05),联合列线图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最高。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阈值概率处于16%~86%时,联合列线图的临床净获益高于临床列线图和影像组学列线图。结论 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可以术前鉴别单发HCC GPC3阳性和阴性表达,联合列线图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理发育因素对左乙拉西坦(LEV)在儿童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评价和优化LEV给药剂量,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 根据203例0.42~15岁癫痫患者的LEV血药浓度及相关临床资料建立群体药动学模型,考察生理发育因素对LEV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式和强度。基于模型,模拟和评价不同体质量和年龄段的儿童患者的LEV给药方案。结果: LEV在儿童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和消除的一室模型。在本研究中,LEV的表观分布容积和清除率的群体典型值经过体质量矫正后分别为0.54 L ·kg-1和0.082 L ·h-1 ·kg-1。年龄和体质量对LEV在儿童体内的清除率具有显著影响,可以用指数不固定的年龄成熟模型来表征上述关系。模拟结果显示,为了达到LEV的目标谷浓度范围,7.5~15 kg (0.6~3岁)、15~35 kg (3~10岁)和35~55 kg (10~15岁)的患者分别应采用的最优方案为20 mg ·kg-1 bid、15 mg ·kg-1 bid和10 mg ·kg-1 bid。给予体质量矫正剂量相同的LEV时,高年龄段儿童的谷浓度水平更高。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LEV在儿童群体中的生理发育药动学模型,定量阐述了生理发育因素对LEV药动学的影响,可为不同发育程度的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膈下逐瘀汤原方见于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五灵脂(炒)、当归、川芎、桃仁(研泥)、丹皮、赤芍、乌药、元胡、甘草、香附、红花、枳壳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从妇科方面入手,总结膈下逐瘀汤的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塔娜  李思 《中国医疗设备》2020,(3):160-163,170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经过多年发展和改革,已形成了成熟的上市前监管体系。本文通过对FDA上市批准路径(上市前批准、上市前通告、人道主义用器械豁免)和申报流程进行系统介绍,总结了加强事前沟通、降低产品风险等级和设立实质审查程序三个方面的启示,希望我国监管机构能充分吸收美国FDA对于医疗器械监管的经验和教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器械监管体系,确保公众用器械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深入分析王树声教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用药经验,挖掘其核心经验 方组成和辨证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王教授门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治疗验方304 首,将方药信息录入系统,采用药物频次统计、 关联规则分析和熵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304 首处方中涉及中药97 味,用药频次超过100 次的有14 味。所用药物药性多寒、温、平,药味多甘、苦,主归肝、肾、脾经;共得出25 组核心组合和9 首新处方。结论:王教授治疗 上尿路结石以益气固本、清热通淋为主,用药的关键在于“扶正固本”的把握和“祛邪通淋”的权衡,为临证用药和新方 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例结节性类天疱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住院部6例结节性类天疱疮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结节性类天疱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58±16)岁。4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5例进行了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均升高,平均(530±672) KU/L。直接免疫荧光均提示基底膜带IgG和/或C3沉积,间接免疫荧光示抗基底膜带IgG抗体阳性,滴度1:40~1:320。5例患者抗BP180阳性[(24~85)U/ml,平均 (43±26) U/ml],未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6例患者中1例失访,5例可随访的患者中3例出现复发,2例仍口服激素维持治疗。结论 结节性类天疱疮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嗜酸性粒细胞和总IgE升高,抗BP180抗体滴度低,容易复发但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近20年针灸治疗脑瘫取穴配伍特点及规律。方法:检索近20年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脑瘫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311篇,取穴应用频次最多的为足三里、百会、四神聪、合谷、曲池、三阴交和阳陵泉,使用频次居前三位的经脉是督脉、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且取穴所在位置集中在下肢部、头颈部、上肢部,所选腧穴中特定穴以交会穴、五输穴、下合穴数量居多。穴位配伍百会和四神聪,合谷和足三里,曲池和合谷是针灸治疗脑瘫所取用的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配伍。结论:针灸治疗脑瘫具有注重四肢及头部选穴、侧重阳经取穴、注重特定穴的使用、重视上下配穴法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联合Epworth嗜睡评估表(ESS)在鼻腔扩容术治疗OSAHS的应用。方法:观察42例存在鼻阻塞的OSAHS并且行鼻腔扩容术的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前行PSG监测,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NOSE与ESS评分,所有患者接受鼻腔扩容术。比较术前、术后评分差异,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2例患者按照轻、中、重分度,行鼻腔扩容术后较术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E评分联合ESS反映鼻腔扩容术后,OSAHS患者鼻腔阻塞、白天嗜睡等主观症状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缺损多由良恶性肿瘤切除、创伤和感染所致,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颜面畸形和生理功能障碍。下颌骨缺损具有复杂性,不同部位、范围的缺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和功能损害,相应的修复重建难度也不相同。因此,下颌骨缺损的精准分类对功能性重建及术后康复意义重大。本文在前期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基于髁区(condyle region)、区(occlusion region)和肌区(muscle region)3大不同功能区域的新型下颌骨缺损分类方法,即COM法,希望有助于下颌骨的功能性修复重建指导及康复效果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