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9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365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3篇
  2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3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萘替芬酮康乳膏治疗小儿花斑糠疹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接诊的96例花斑糠疹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克霉唑乳膏外用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萘替芬酮康乳膏外用治疗。观察比较治疗结束后2周和4周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抗菌效果;分析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治疗结束后6周对两组患儿进行随访,对比其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2周和4周后,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和4周后,研究组患儿的真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的烧灼感、轻微红斑等症状均自行消退,且不影响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周,研究组患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萘替芬酮康乳膏治疗小儿花斑糠疹患儿的临床效果和抗菌效果满意,可提高患儿临床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并降低治疗后复发情况,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钨针电刀在耳内镜鼓膜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住院行耳内镜鼓膜修补的患者85例。其中采用外耳道皮瓣刀行外耳道内切口的40例为对照组,采用钨针电刀行外耳道内切口的45例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切口时间短、切口出血量少、术中镜头擦拭次数少、术中止血海绵粒使用量小,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13.6、-9.0、-7.6、-12.8、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愈合时间,外耳道狭窄程度方面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缺点是电刀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烟雾,需要助手辅助吸引烟雾。结论钨针电刀小巧灵活,精细准确,具有减少切口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的优点,适合在耳内镜外耳道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西省职业病防治资源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方法对江西省109家职业病防治机构和9 349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况调查。结果江西省只有1家独立的职业病防治机构;108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独立设置职业病防治科的有13家(占12.0%)。共有职业病防治专业人员551人,以中级技术职称为主(占40.5%)。职业病防治经费少,主要靠自筹(占56.4%)。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的实施率或制定率为6.8%~48.6%。小型企业上述各项指标的实施率或制定率均低于大、中型企业(P0.01)。结论江西省职业病防治资源不足,配置不均衡;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薄弱,尤以小型企业为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我国中老年人患口腔疾病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方法   分析2013?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纵向研究(CHARLS)数据,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10)得分筛选出2013年中年老人群中无抑郁症状的样本3828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口腔疾病作为因变量,追踪观察人群在2015年抑郁症状的变化,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口腔疾病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结果   患口腔疾病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9.3%,未患口腔疾病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控制混杂因素后,Cox比例风险模型发现患口腔疾病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关联〔风险比率(HR)=0.683,95%置信区间(CI):0.583~0.800 〕,中老年女性患口腔疾病(HR=0.708,95%CI:0.573~0.874)较男性(HR=0.644,95%CI:0.506~0.819)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P<0.05)。   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群患口腔疾病容易导致抑郁症状的产生,且女性高于男性。在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促进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皮肤菌群在维持皮肤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多种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既往研究主要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人体皮肤菌群的组成和特征,但这一技术存在偏倚和局限,且难以深入开展单个菌株的功能研究。培养组学通过高通量培养技术分离菌株,结合质谱技术和16S rRNA测序鉴定菌种,进而深入分析菌株功能,可以挖掘生理状态下皮肤菌群多样性,同时推动疾病状态下皮肤共生细菌物种和菌株水平的研究。健康人皮肤菌群培养组学增加了可培养的皮肤细菌数量,并揭示了皮肤菌群碳源利用模式的多样性和皮肤菌群的个体特异性。培养组学可以动态观察皮肤病治疗过程中皮肤菌群的变化,揭示维持皮肤菌群多样性对皮肤稳态的重要意义,并筛选得到在银屑病、皮肤慢性创伤等皮肤病治疗中有益的特定菌株。随着培养组学方法的完善及多组学联合运用的发展,菌群培养组学将成为皮肤病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的应用对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3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使用弹力袜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在使用弹力袜的基础上,予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辅助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51%(1/66)低于对照组10.60%(7/66),差异有显著性(χ^2=4.7903,P=0.0286)。观察组46例脑卒中患者治疗前15min、治疗中、治疗后15min舒张压、收缩压、呼吸、脉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李巍  董胜莲  陈长香 《护理研究》2006,20(24):2174-2175
[目的]调查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订解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一般状况量表对182名护士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女)比较,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2名护士躯体化、强迫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常模,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常模;特殊科室护士9个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正式护士躯体化、强迫、敌对、偏执、抑郁、精神病性6个因子评分及总均分显著高于合同制护士;高强度下工作时间≥6h者9个因子及总均分评分均显著高于<6h者。[结论]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与科室、编制、高强度下工作时间有关,应适当采取措施改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建立了过氯酸钠抑制乳法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1)双试剂测定法,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精确等优点,适于常规和急诊使用。罗克(ROC0曲线分析表明LD1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效能高于LD%,入院24h内动态监测LD1的升高趋势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秦兰  刘晓  李巍  费飞 《世界中医药》2021,(4):592-596
目的:通过研究补肾活血方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ITP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ITP小鼠模型,ELISA法检测小鼠肠黏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及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周期及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补肾活血方能够显著下调小鼠肠黏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下调P53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著升高G0/G1期淋巴细胞比例(P<0.05),降低S期淋巴细胞比例(P<0.05),降低淋巴细胞凋亡率(P<0.05),对淋巴细胞周期异常分布及异常凋亡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补肾活血方对ITP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下调ITP小鼠IgG、SIgA含量及淋巴细胞P53蛋白表达、改善ITP小鼠淋巴细胞周期异常分布、降低淋巴细胞凋亡率等,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相关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是否能够通过改善血小板功能进而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TP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和补肾活血方组。通过被动免疫造模法成功建立CITP小鼠模型,然后分别用0.9%生理盐水、醋酸泼尼松和补肾活血方干预14 d,采用全自动动物血液分析仪检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和凝血时间;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相关糖蛋白(CD41、CD61、CD62p、PAC-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ITP模型组血小板显著下降、凝血时间显著延长。醋酸泼尼松、补肾活血方干预14 d后,与CITP模型组比较,其血小板显著增加,凝血时间显著下降;其糖蛋白CD41、CD61、CD62p和PAC-1的荧光强度和阳性率显著下降。结论:补肾活血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加血小板数量和降低凝血时间,并且能够通过改变血小板糖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血小板的功能,减轻患者的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