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T2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在T2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单因素分析93例T2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MSCT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浅肌层癌(T2a)和深肌层癌(T2b)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T2期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91.40%(85/93);N分期准确率为66.67%(62/93),其中对pN0、pN1、pN2和pN3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8.18%(30/44)、65.00%(26/40)、60.00%(3/5)和75.00%(3/4);TNM分期的准确率为67.74%(63/93),其中Ⅰ、Ⅱ、Ⅲ和Ⅳ期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8.18%(30/44)、64.10%(25/39)、60.00%(3/5)和100%(5/5)。结论T2a和T2b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没有显著差异。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T2期胃癌术前TNM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螺旋CT常规扫描、MPR及CPR技术重建图像对梗阻部位及性质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43例梗阻性黄疸中,胆总管结石25例,胆管癌12例,胰腺癌2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CT常规扫描结合MPR、CPR图像诊断准确率为90%,良、恶性梗阻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93%。结论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图像结合MPR和CPR图像后处理技术,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直观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及其与临近结构的关系,对胆道系统梗阻的定位、定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1例有1年多寻常型天疱疮病史的成人患上Kaposi水痘样疹,出现严重的肝损害和血小板减少。患者在几天内被成功抢救。为避免类似病例的误诊和治疗的耽误,我们总结了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1岁.手足反复脓疱和脱屑1年,左足趾肿物4个月.体检:双手拇指、食指为主及掌侧大鱼际肌部位、双足趾及双足跖前1/3处可见不规则淡红色斑片,表面有小片状白色鳞屑,局部红斑基础上见深在性小水疱、脓疱,破溃后形成点状或融合成片状浅糜烂面,表面结黄褐色痂,部分趾指甲增厚、变形明显.左足第4趾掌跖关节前端一约4 cm×3.5 cm×3.5 cm肿物,质稍硬,表面糜烂,伴较多脓性分泌物渗出及新生肉芽组织生长,混合后形成较厚黑色血痂,触痛明显.甲床和足趾肿物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真皮全层和皮下脂肪弥漫性致密小到中等大淋巴细胞浸润,细胞有异形,其间混杂少量炎性细胞,亲表皮现象明显,见Pautier微脓疡.免疫组化检查:异形淋巴样细胞LCA、波形蛋白、CD3、CD45RO、CD4、Bc1-2均阳性,CD8、CD5、CD10均为散在阳性,Ki-67> 80%阳性,CD79a、CD20、CD30、细胞角蛋白、S-100、Bc1-6、间变性淋巴瘤激酶、HMB45、CD1a、P63均为阴性.诊断:掌跖蕈样肉芽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梅花针吹烘疗法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梅花针吹烘疗法及卤米松软膏治疗,对照组42例仅采用卤米松软膏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评分和瘙痒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3%,对照组为61.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总积分、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吹烘疗法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胃黏液腺癌(mucinous gastric carcinoma,MGC)和印戒细胞癌(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SR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14年我院及瑞金医院收治的59例 MGC 和75例SRC 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MGC 和 SRC 两组在发病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体分型、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在性别比例、肿瘤切除部位、淋巴结转移数目及分期、淋巴管浸润、静脉浸润、神经浸润、远处转移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0.05)。MGC 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7.8%,SRC组淋巴结转移率为54.7%(P >0.05)。MGC 较 SRC 更易出现远处转移,但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MGC 与 SRC 相比,发病年龄更大、肿瘤体积更大、胃上部多见、隆起型多见、进展期多见、远处转移多见。两者淋巴结转移率都很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故临床发现 MGC 或 SRC 时,要更加注意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尤其是 MGC。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和小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性。方法经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164例,其中男75例,女89例,年龄50—70岁。比较胃及小肠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肿瘤最常发生于胃(127例),其次为小肠(27例);肿瘤已出现肝或腹腔转移6例,淋巴结转移1例,伴发胃肠道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8例。复发风险极低度47例,低度50例,中度24例,高度37例。胃和小肠各组的肿瘤大小、肿瘤出血、坏死、CD34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及小肠GIST的首发症状、肿瘤大小、CD34阳性率以及坏死出血概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在早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单因素分析104例早期胃癌(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MSCT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两组患者在pN分期上差异显著(P=0. 001 4),而在诸如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胃切除类型、切除淋巴结数量、大体分型、肿瘤分化、淋巴管浸润、静脉浸润、神经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上,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 05)。MSCT对早期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84. 62%(88/104); N分期准确率为77. 89%(81/104),其中对pN 0、pN 1、pN 2和pN 3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 46%(70/87)、63. 64%(7/11)、75%(3/4)和50%(1/2); TNM分期的准确率为83. 65%(87/104),其中Ⅰ、Ⅱ、Ⅲ和Ⅳ期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5. 15%(86/101)、100%(1/1)、100%(0/0)和0%(0/2)。结论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患者在pN分期上存在明显差异。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早期胃癌术前TNM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总结本院2005年以来52例(其中20例为增强CT)经临床病理证实的阑尾炎与50例(其中30例为增强CT)正常阑尾的CT图像差异,重点观察阑尾的直径、阑尾壁的厚度及强化程度、阑尾石、阑尾周围结构的改变,结合MSCT强大的后处理功能(MRP、MIP等)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与临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的阑尾直径、阑尾壁厚度、阑尾强化程度和阑尾石与正常阑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清晰显示阑尾的位置、形态及急性阑尾炎的多个特异性征象,对阑尾炎能做出准确诊断,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应成为诊断阑尾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