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GCBT)对高强迫特质大学生认知控制的影响,为开展高校学生心理辅导干预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  2019年3—4月,方便选取合肥市2所高校的68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其中58例高强迫特质大学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9名)和对照组(29名)。实验组接受8次的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共4周,每周2次,每次90 min),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基线与4周后对2组进行强迫症状量表(OCI-R)及Stroop色词测验(SWCT)、数字广度测验(DST)和威斯康辛卡片测试(WSCT)测评。  结果  干预后,GCBT组OCI-R评分(10.28±7.22)低于对照组(15.90±10.20)分(t=2.42,P < 0.05)。在Stroop C和干扰效应(SIE)耗时上,对照组干预前后分别为(21.89±6.63,8.62±4.43;20.52±7.37,8.04±4.84)s,GCBT组分别为(22.14±4.92,8.36±3.87;16.81±3.43,4.82±1.86)s,时间×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60,10.54,P值均 < 0.05);在DST-倒背得分上,对照组干预前后为(6.21±1.35,6.55±1.45)个,GCBT组为(6.31±1.44,7.24±1.38)个,时间×组别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3.96,P < 0.05)。  结论  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可以改善高强迫特质大学生的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但未改变认知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识别鉴定哺乳动物小鼠精巢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各时相细胞。方法 :结合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及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原理,分析观察改良制作小鼠精巢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比较各时期细胞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结果 :鉴定出小鼠减数分裂第1次分裂、第2次分裂及精子形成过程各细胞形态特征图谱,并详细解析了识别各时期细胞染色体构型变化要点,同时也简要阐述了秋水仙素的应用对识别细胞各时相染色体的影响。结论 :小鼠精巢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复杂,建立完整的清晰图谱可为减数分裂课程教学及染色体异常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警示性护理标识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不良事件、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1日~2016年9月1日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0月1日~2017年10月1日收治的采用自制警示性护理标识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采用斯宾思儿童焦虑量表(SCAS)]、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2周后,两组SC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自制警示性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了解高社交焦虑聋哑青少年的解释偏差现状,为解释偏差矫正对聋哑青少年社交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在合肥市某特殊学校筛选高社交焦虑水平聋哑青少年50名,其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名.用计算机化的解释偏差矫正程序对干预组进行每周1次,为期5周的干预,对照组安排非干预性质的简单任务.2组在干预前后都采用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SAS-A)测量社交焦虑水平,采用自编问卷评估解释偏差状况.结果 正、负性解释偏差和社交焦虑水平上,组别、时间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性解释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间前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43,P<0.01);干预组前测得分[(61.32±5.08)分]高于后测[(51.24±6.80)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97,P<0.01),对照组内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负性解释方面,组间前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0,P<0.01);干预组前测得分[(52.08±4.42)分]低于后测[(62.20±7.26)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64,P<0.01),对照组内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社交焦虑方面,组间前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54,P<0.01);干预组前测得分[(46.40±5.70)分]高于后测[(39.96±5.78)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4,P<0.01),对照组内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社交焦虑聋哑青少年存在负性解释偏差,解释偏差矫正训练能够有效地降低聋哑青少年的负性解释偏差和社交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5.
<正>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 s sion,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最近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SD在卒中后5年内的综合发生率为31%~([1])。PSD可以发生在卒中后急性期(1个月),中期(1~6个月)和恢复期(6个月),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34%~([2])。大量研究发现,PSD与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不仅可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神经  相似文献   
6.
正英国研究发现服刑人员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比例高达23%,长期封闭环境,更易诱发精神症状发作[1]。我国于2013年5月颁布实施了《精神卫生法》规定监狱应当对服刑人员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精神疾病救治。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男性精神病服刑人员住院治疗期间狱内暴力倾向相关因素调查。1对象和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1个月以上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服刑人员共141例:纳入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HE4、NSE、CYFRA21-1水平变化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8例肺癌患者和7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HE4、NSE、CYFRA21-1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HE4、NSE、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分别以HE4、CYFRA21-1、N SE检测敏感性最高(P0.05);HE4、NSE、CYFRA21-1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诊断敏感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 HE4、NSE、CYFRA21-1水平变化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优于各项目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利培酮组20例,喹硫平组20例,奥氮平组20例,阿立哌唑组20例,齐拉西酮组20例。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2、3周均采用运动平板试验进行评估,治疗后的第1、2、3周分别进行B超、肝肾功能、血常规、血脂、血糖、水电解质、血清催乳素检查,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喹硫平、奥氮平组患者体重增加及血糖升高例数多于其他组,喹硫平组患者心动过速例数多于其他组,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过度镇静例数多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55%)、喹硫平组(65%)、奥氮平组(8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30%)和齐拉西酮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者用药3周后,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数、自我疲劳等级较用药前显著增高,达亚极量心率所需时间较用药前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五组引起各种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功能改变,齐拉西酮引起的QTc间期延长较突出,喹硫平可引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引起不良反应较多,临床上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50例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照组使用氟哌啶醇片,研究时间为6周,运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评定。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P<0.05)。研究组PANSS评分在入组后第1周较入组时有显著性下降,QL-Index评分在入组后第1周较入组时有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ANSS评分在入组后第1周阳性分及总分显著降低,在入组后第2,4,6周时阳性分、阴性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QL-Index评分在入组后第1,2,4,6周时均显著升高;研究组TESS评分在入组后第1,2,4,6周时均显著降低。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在改善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精神症状、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等方面优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9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7例)采用急症手术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脑水肿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9.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脑水肿面积(20.21±0.25)cm2与对照组(20.42±0.31)cm2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面积(12.23±0.43)cm2明显较对照组(18.42±0.67)cm2缩小(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快速减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水肿面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