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证胃溃疡大鼠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埃索美拉唑组(4.17 mg/kg)及黄芪建中汤低、高剂量组(9.27、18.54 g/kg)。采用番泻叶(10 m L/kg)联合游泳力竭法建立脾胃虚寒证候模型,无水乙醇(10 m L/kg)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200 mg/kg)建立胃溃疡模型。观察并记录大鼠的整体状态、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和肛温,肉眼及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损伤,测量胃液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4、IL-10、NO和TNF-α水平,q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TLR-2、MyD88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建中汤组大鼠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和肛温均上升(P<0.05,P<0.01),溃疡指数下降(P<0.01),胃酸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均降低(P<0.01),血清TNF-α水平下降(P<0.05、P<0.01),IL-4、IL-10和NO水平上升(P<0.05、P<0.01),胃组织中TLR-2、MyD88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TLR-2/MyD88信号通路,影响炎性因子表达,下调黏膜攻击因子水平,从而加速胃黏膜溃疡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月华胶囊含药血清对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进行干预,探讨其对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巨噬细胞自噬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低温冷冻干燥法制备月华胶囊,大鼠按3.02 g·kg^-1灌胃给药7 d,制备月华胶囊含药血清。体外培养RAW264.7,耐多药结核分子杆菌。以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含药血清对RAW264.7的增殖能力并选定其有效浓度。细胞分为模型组(10%胎牛血清);月华胶囊含药血清组(10%月华胶囊);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月华胶囊含药血清组(5 mg·L^-1的3-MA+10%月华胶囊含药血清);雷帕霉素(Rap)组(200 mg·L^-1的Rap+10%胎牛血清);正常组(10%胎牛血清)。除正常组外,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按细胞-细菌1∶10感染4 h。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体的出现和形成;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I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Ⅰ),Ⅱ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I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中LC3B荧光颗粒、斑点及亮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LC3,Beclin-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未见自噬体,细胞中LC-3Ⅱ,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及LC3,Beclin-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变化,细胞无荧光颗粒、斑点,无荧光亮度。与模型组比较,月华胶囊含药血清组及Rap组细胞,均可观察到自噬体的形成,细胞LC-3Ⅱ,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及LC3,Beclin-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值均明显升高(P<0.05),月华胶囊含药血清组细胞荧光颗粒和荧光斑点明显增多,Rap组细胞荧光颗粒和荧光斑点增多非常明显,荧光闪亮,可判定细胞荧光呈现为阳性;自噬抑制剂3-MA+月华胶囊含药血清组细胞未见自噬体,细胞中LC-3Ⅱ,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及LC3,Beclin-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值均无明显升高。结论:月华胶囊含药血清能使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细胞产生自噬而发挥抗结核的免疫效应,其机制是通过调控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促使LC3-I趋向LC3-Ⅱ的转化加快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左金丸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左金丸化学成分,筛选并预测其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检索疾病数据库中与Hp感染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左金丸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互网络,获得左金丸抗Hp的特征性基因;通过DAVID6.8数据库对上述特征性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hubba筛选出左金丸抗Hp感染的关键靶点。结果通过TCMSP筛选、预测得到左金丸32个入血活性成分和197个作用靶点。GO分析共得到199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包含炎症反应、RNA信号转录、信号传导等152条,细胞组分包含细胞核、细胞外基质、蛋白复合物等19条,分子功能包含细胞因子活性、DNA结合、ATP结合等28条。KEGG分析结果显示,Jak-STA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周期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65条通路与左金丸抗Hp感染密切相关。经Cytohubba筛选得到CXCL8、IL10、IL4、VEGFA、MMP9等10个关键基因。结论左金丸抗Hp感染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可为其活性成分研究和抗Hp药效及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丹参(SM)通过干预Müller细胞(MC)特征性基因和关键蛋白表达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筛选SM的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O数据库获取正常和RP小鼠MC差异表达基因;通过疾病数据库检索RP相关的基因靶点;采用Cytoscape构建MC差异表达基因和疾病靶点、成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并提取交集;运用DAVID数据库对特征性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Hubba分析筛选关键蛋白靶点。结果检索得到与SM相关的化学成分202个,依据ADME参数筛得活性成分65个,其中入血活性成分13个,进一步检索配对得到这些成分可能作用的靶点117个;从芯片数据中分析得到正常和RP小鼠MC中差异表达基因242个;从疾病数据库获得与RP密切相关的靶点206个;提取交集得到85个SM影响RP病理过程MC的特征性基因;这些基因主要涉及转录调控、凋亡信号通路调控、DNA核内复制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主要包括转录辅激活子活性、蛋白激酶活性、核心启动子结合等,富集于细胞核、核质、转录因子复合物、Rb-E2F复合体等区域,主要与剪接体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控信号途径、细胞周期调控通路等有关;分析筛选出SM干预RP病理过程MC中的8个关键蛋白靶点。结论 SM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为隐丹参酮、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等13个化学成分;其所干预的RP病理过程MC特征性基因与剪接体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控信号途径、细胞周期调控通路等机制相关,关键靶点包括RB1、E2F1、TFDP1等8个蛋白。  相似文献   
5.
宋厚盼  刘恒铭  仇婧玥  冯瑶  吴嫚婷  喻昶  熊萌  曾梅艳 《中草药》2021,52(22):6939-6952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胃癌发病密切相关的基因调控网络,探讨其在胃癌预后中的价值,并进一步挖掘靶向治疗胃癌的中药活性成分。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获取GSE103236胃癌芯片数据,对芯片数据进行均一化处理,分析胃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应用Metascape数据库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tic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DEGs蛋白交互作用网络;采用Cytohubba筛选关键基因,分析关键基因表达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运用CTD数据库筛选能靶向作用于关键DEGs的中药活性成分。结果 共获得45 015个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DEGs,其中显著性DEGs 176个。它们与细胞周期过程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级联调控等生物过程密切相关,集中于细胞外区域、细胞外泌体等细胞组分,主要参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Wnt蛋白结合等细胞功能。KEGG分析发现显著性DEGs主要参与环磷酸酰胺(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转录失调、p53信号级联等信号通路。筛选出TIMP1SPP1APOEAPOBFGAFGGCYR61IGFBP1CHGBSCG3 10个关键基因。这些基因表达异常均与免疫细胞的大范围浸润存在极高的相关性,其中TIMP1IGFBP1CYR61FGGAPOEAPOB 6个关键基因的异常表达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率。进一步挖掘出桦木酸、长春新碱、丹参酮等30个可能靶向治疗胃癌的中药活性成分。结论 筛选出10个与胃癌发病密切相关的核心基因,并分析了这些核心基因与胃癌患者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挖掘出30个可能用于胃癌靶向治疗的中药活性成分;研究结果可为胃癌生物标志物的筛选、胃癌的防治及预后分析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探究大黄-黄连药对(RRRCR)治疗Hp感染胃肠道疾病的分子机制,阐明其靶向作用的核心基因及关键microRNA。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RRRCR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O数据库检索Hp感染胃黏膜上皮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通过R软件对芯片数据进行均一化处理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提取2个网络的交集;采用DAVID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运用CytoHubba筛选核心基因;利用TargetScan分析关键microRNA。结果:获得21个RRRCR活性成分和217个作用靶点;GSE70394芯片数据包含Hp感染者和正常人的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128个;进一步分析得到RRRCR治疗Hp胃肠道疾病的特异性基因靶点55个;基因主要涉及免疫和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分子功能主要体现在TNF激活受体、细胞因子受体等,主要富集于细胞外空间、内质网膜等区域;RRRCR抗Hp感染的机制主要涉及JAK-STAT、NF-κB等信号通路。RRRCR治疗Hp相关胃肠道疾病主要作用于CXCL8、IL-10、IL-1β等10个核心基因及microRNA-122-5p、microRNA-93-5p、microRNA-558等关键microRNA。结论:RRRCR可通过调控编码RNA(基因)和非编码RNA层面发挥治疗Hp相关胃肠道疾病的作用,呈现出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效应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通过Raf/MEK/ERK 信号通路治疗大鼠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DU)的作用机 制。方法将60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埃索美拉唑组(4.17 mg·kg-1)以及黄芪建中汤高、 低剂量组(18.54、9.27 g·kg-1)。采用“苦寒泻下+劳倦过度”法联合阿司匹林、无水乙醇构建脾胃虚寒型DU 大鼠模型。灌胃给药,每天1 次,连续4 d。观察大鼠十二指肠黏膜损伤情况并计算溃疡指数和治疗指数;采 用HE 染色法观察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十二指肠组织中前列腺素 E2(PGE2)、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十二指肠黏膜磷酸化丝氨 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Raf)、磷酸化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2(p-MEK1/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 酶1(p-ERK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十二指肠溃疡指数显著升高(P < 0.01);小 肠绒毛脱落,隐窝脓肿,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均显著降低(P < 0.01);肠黏膜PGE2、IL-10 含量均明显降 低(P < 0.01),TNF-α 含量显著增加(P < 0.01);肠黏膜p-Raf、p-MEK1/2 和p-ERK1 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 加(P < 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建中汤各剂量组的大鼠十二指肠溃疡指数均明显降低(P < 0.01);肠黏膜 损伤得到明显改善,黏膜形态趋于完整,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均明显增加(P < 0.01);肠黏膜PGE2 和 IL-10 含量均明显提高(P < 0.01),TNF-α 含量显著降低(P < 0.01);肠黏膜p-Raf、p-MEK1/2 和p-ERK1 蛋 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 < 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DU 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 PGE2、TNF-α、IL-10 等炎症介质水平,抑制Raf/MEK/ERK 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白头翁汤(BTW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BTWT的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O数据库获取UC患者与健康人群的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采用Cytoscape构建BTWT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采用Bisogenet构建BTWT作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交互作用(PPI)网络及UC特异性基因PPI网络并提取这两个网络的交集,获得BTWT治疗UC的PPI网络及特征性基因;采用DAVID数据库对BTWT治疗UC的特征性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运用Cytohubba筛选BTWT治疗UC的关键靶点。结果:在TCMSP中共检索到与BTWT相关的化学成分247个,依据ADEM参数筛选得到活性成分53个,其中入血活性成分37个,通过检索配对分析,这些成分对应的靶点有643个;从GEO数据库获得UC表达谱数据芯片GSE87466,经过筛选分析得到UC患者特异性表达差异基因279个;进一步分析得到1705个特征性基因参与BTWT治疗UC的过程;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BTWT治疗UC主要涉及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连接等分子组成,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蛋白特异性结合、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等;主要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从特征性基因网络中筛选出NTRK1、TP53、APP等10个关键靶点。结论: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角度揭示了中药治疗疾病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特点,探究得到BTWT治疗UC的关键靶点及可能分子机制,可为BTWT治疗UC的基础实验与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GU)病证结合大鼠实验模型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方法: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黄芪建中汤组(HQJZT)3组,采用“苦寒泻下+劳倦过度”法联合“乙醇+阿司匹林”造模,观察大鼠的一般症状与体征,测定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肛温,计算溃疡指数,HE染色观察黏形态学改变,ELISA法测定NO、MDA、PGE含量,免疫组化检测TLR-2、MyD88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体质量、进食量、肛温均显著降低,总体或局部症状与体征、胃黏膜形态均发生病性改变。给予HQJZT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提高或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胃黏膜PGE、NO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TLR-2、MyD88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给予HQJZT后PGE、NO含量显著增加,MDA含量明显降低,TLR-2、MyD88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可靠、稳定的脾胃虚寒型GU病证结合大鼠实验模型,该模型可为中医药防治GU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通过抑制胃酸、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以及保护胃肠黏膜等措施来控制病情,难以治愈且极易复发。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可取得确切疗效,提高治愈率的同时降低复发率,因而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通过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及治疗进行论述,进一步加深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与研究,提高中医药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