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题释义:牛膝甾酮: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主要含有甾酮类、皂苷类及多糖类成分,具有调节糖代谢、抗炎、镇痛、降血糖、免疫调节等作用,牛膝甾酮是其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尚无文献报道其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成骨细胞:由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而来,直接参与骨形成,其增殖、分化缺陷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改善成骨细胞功能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背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以及分化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关于牛膝甾酮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却没有报道。 目的:研究牛膝甾酮对SD乳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 方法:通过酶消化法获得SD乳鼠成骨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并鉴定;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牛膝甾酮(1,5,10 mg/L)对成骨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试剂盒评价成骨细胞的早期分化能力;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的形成数量,评估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骨分化标志物的表达水平;采用MDC染色检测自噬小体数量。 结果与结论:①相对于不加药对照组,牛膝甾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P < 0.05),但却能够显著促进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矿化结节的形成(P < 0.05),同时上调成骨分化标志物CollagenⅠ、OPG、OPN、OCN的表达水平,此外牛膝甾酮还能够促进自噬小体的形成;②结果提示,牛膝甾酮能够通过上调成骨分化相关基因及刺激自噬体的形成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 ORCID: 0000-0002-2837-6347(姜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脊柱相关疾病病因学“六不通”理论是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根据多年临床诊疗实践总结而来的宝贵经验,邵敏教授跟师韦教授后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六不通”理论同样适用于膝痹病诊疗的观点。在目前精准医疗的环境下,肌骨超声视角下基于“六不通”理论论治膝痹病的再认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借助肌骨超声对膝周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力以及动态对比成像的优势,可以实现膝痹病的“六不通”病灶靶点的定位和定性,为针灸、针刀、推拿手法等多种治疗方法提供可视化的参考依据与辅助引导。  相似文献   
3.
小型化家庭老年化社会背景下失能人员的康复护理是当前的民生热点问题,研究如何构建高校附属医院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失能人员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在长护险制度推广实施的时代趋势下,以高校附属医院基层党支部为行动主体,突出发挥高校附属医院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以党群关系为切入点,健全联系服务失能人员的长效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创新高校党建模式,探索指导基层执政相关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中西医学理论以及计算机自适应的指导下,运用经典测试理论和现代项目测试反应理论进行研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方法通过成立研究组,制定量表的基本特征,规范基本概念和术语,构建量表的理论框架,收集所有关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条目的相关文献,经过条目库构建和条目的初步筛选,初步概念框架的修订,条目定性评阅,专家评阅,认知采访,制定出调查量表的初稿,然后现场调查,收集3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报告的条目以及92例健康者对照,进行定性研究,运用经典测试理论方法和现代项目反应理论等方法综合筛选以得出最终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O量表。结果经现场调查,整理数据,通过6种分析综合评价,从71个条目的调查量表中删除27个条目,最终建立建立了包括疾病生理、心理、社会、治疗领域4个领域,疾病表现、全身表现、心理表现、社会关系、日常活动能力、满意度等6个维度,共44个条目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O量表。结论最终研制出包含1个疾病、4个领域、6个维度的44个条目的骨质疏松症PRO量表。  相似文献   
5.
林晓光  曾振明  潘国铨 《新中医》2013,45(12):88-90
目的:探讨温阳补肾汤治疗肾阳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完成42例)予温阳补肾汤口服,对照组(完成43例)予阿仑膦酸钠片口服,2组均同时口服钙尔奇D,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阳虚症状积分和疼痛积分,并检测骨代谢指标总骨I型前胶原N端肽(P1NP)、p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肾阳虚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5);各项指标(除腰背疼痛积分外)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仅腰背疼痛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2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PINP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β—CrossLap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阳补肾汤能明显改善肾阳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和中医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早中期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分别采取CT引导下针刀松解术、射频热凝术、关节腔局部注射治疗方案,通过检测指标并结合MRI的影像学改变客观评估针刀治疗AS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刀松解术组(A组)30例,射频热凝术组(B组)30例,局部注射组(C组)30例。3组患者均配合常规药物,进行为期半年的治疗,通过指标(VAS、BASDAI、BASFI、扩胸度、Schober、血沉、C反应蛋白)观察评估疗效和骶髂关节MRI(SPARCC)等情况。结果3组治疗6月后VAS、 BASDAI、BASFI、SPARCC评分语A组与其他两组相比,A组得分明显优于B、C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具有操作便捷、效果显著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26岁。曾有妊娠后慢性腰痛史3年。入院10 d前,患者因二次妊娠后出现腰骶部疼痛再发加重,活动时可诱发左侧大腿部抽痛,疼痛在夜间持续存在。查体:腰部各椎体棘突及棘旁未见压痛及叩击痛,左侧骶髂关节压痛,同侧"4"字试验阳性。辅助检查:ESR 30.0 mm/1 h,HLA-B27(+),尿本周蛋白(-)。胸腰椎X线片:T12~L3、S1椎体见片状高密度影,双侧髂骨沿骶髂关节中下见三角形致密影,尖端朝上,未累及关节面。腰椎及骶髂关节CT(见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电针膝三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 Toll 样受体 4(TLR4)及核因子 κBp65(NF–κBp65)磷酸化水平变 化的影响。 方法:选取 40 只 8 月龄大鼠,10 只为对照组,其余 30 只采用后肢跟腱切除法造模。造模后平均分为模型组、 电针组和塞来昔布组,8 周后取材。肉眼和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膝软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分别通过 Moran 评分、Mankin 评 分判定软骨病变程度;用 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软骨 TLR4、NF–κBp65 磷酸化蛋白(p–NF–κBp65)以及白细胞 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含量变化。 结果:模型组 Moran 评分低于对照组,Mankin 评分高于对照组; 而电针组和塞来昔布组 Moran 评分高于模型组,Mankin 评分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 TLR4、p–NF–κBp65、IL–6、TNF–α 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电针组和塞来昔布组 TLR4、p–NF–κBp65、IL–6、TNF–α 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 结论:电针膝三 针可减少膝关节炎大鼠软骨破坏,延缓软骨退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 TLR4/NF–κBp65 通路关键调节因子 TLR4、 p-NF–κBp65 的表达,减少炎症因子 IL–6、TNF–α 的释放,从而延缓膝骨关节炎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运用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对其中期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探讨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及临床观察,纳入60例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补益肝肾治疗加基础钙剂。采用专家调查形式对各指标进行权重系数划定,观察治疗前、治疗5个月后疼痛和中医主要症状、体征评分,骨代谢生化指标(β-CrossLaps、P1NP)、骨密度指标的检测值,从而确定疗效等级,评价其5个月后的疗效以及各指标前后的变化。结果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疼痛28%、中医症状体征28%、P1NP15.3%、β-CrossLaps6.7%、L2-L4椎体BMD22%。其中以综合权重评分分值23.8%为治愈,13.4%~23.8%为好转,13.4%为未愈,各指标治疗前后均有变化。结论对于一种多指标评价体系,可以运用权重系数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针刀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及对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90例CSR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为针刀组、射频组、阻滞组,每组30例。针刀组采用颈神经根针刀松解法,射频组采用脉冲射频法,阻滞组采用神经阻滞法,各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统计各组术前1 d及术后第7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范围、肌电图电生理检测,术后1个月予以疗效判定。结果:三组治疗前后相比,VAS评分均明显改善,针刀组疼痛程度的改善显著优于射频组(P0.05),射频组显著优于阻滞组;针刀组治疗前颈椎屈伸活动度(60.54±27.32)相对于治疗后(80.21±28.16)有显著差异性(P0.05),另两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3组与术前相比,F波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且针刀组相较于余两组缩短程度显著(P0.05);3组治疗后自发电位出现例数均显著减少(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在F波传导速度上,针刀组治疗前(7.28±1.38)ms与治疗后(4.32±1.26)ms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射频组与阻滞组较治疗前稍缩短,无统计学意义;针刀组总有效率96.67%,射频组93.33%(P0.05);阻滞组46.67%,与针刀组及射频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针刀松解术治疗CSR是一项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可视化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