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1篇
  免费   1003篇
  国内免费   732篇
耳鼻咽喉   196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846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2554篇
内科学   1092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437篇
特种医学   738篇
外科学   1087篇
综合类   4524篇
预防医学   2069篇
眼科学   306篇
药学   1568篇
  14篇
中国医学   1658篇
肿瘤学   802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385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387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803篇
  2013年   634篇
  2012年   828篇
  2011年   827篇
  2010年   849篇
  2009年   914篇
  2008年   899篇
  2007年   843篇
  2006年   880篇
  2005年   781篇
  2004年   739篇
  2003年   754篇
  2002年   635篇
  2001年   619篇
  2000年   543篇
  1999年   479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412篇
  1996年   396篇
  1995年   394篇
  1994年   293篇
  1993年   218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7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7篇
  195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深圳市成年居民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8年在深圳市对常住居民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10 046名常住深圳市成年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分析肥胖与向心性肥胖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果  调查人群的肥胖率和向心性肥胖率分别为8.65%、38.04%,性别、年龄和吸烟均是影响肥胖率和向心性肥胖的主要因素(均有P<0.05),男性、中老年人和吸烟是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的危险因素(OR=1.411, 95% CI: 1.115~1.725, P=0.001; OR=1.155, 95% CI: 1.010~1.321, P=0.036),中强度职业性体力活动是向心性肥胖的保护因素(OR=0.856, 95% CI: 0.775~0.946, P=0.002)。  结论  虽然深圳市成年居民肥胖、向心性肥胖率略有降低,但仍有改善空间,相关部门应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RCD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方法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参比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参比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应用RCD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M-蛋白、β2-微球蛋白、CD4+、CD4+/CD8+)、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M-蛋白(17.39±6.08)g/L、β2-微球蛋白(1.61±0.36)mg/L均低于参比组的(23.54±8.37)g/L、(2.25±0.63)mg/L,CD4+(45.24±5.13)%、CD4+/CD8+(1.78±0.51)均高于参比组的(35.92±4.79)%、(1.32±0.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7.18%高于参比组的6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神经组织病变、嗜睡、便秘发生率低于参比组,血小板数量减少、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发生率高于参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RCD方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相关指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神经组织病变、嗜睡、便秘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特征,研究其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用药情况,为有效诊治外耳道真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1例确诊为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所有患者患病耳道分泌物并进行病原菌培养和涂片镜检,棉蓝染色进行真菌鉴定。结果 91例患者耳闷耳痒100%,听力下降者63%,鼓膜穿孔者19.78%;真菌培养检出黑曲霉菌43%、土曲霉菌21%、假丝酵母菌12%,菌株均对唑类药物敏感性较高;临床使用唑类真菌药物治愈51例(56.04%),好转36例(39.56%),无效4例(4.40%),总有效率为95.60%。结论 曲霉菌和念珠菌属是引起外耳道真菌病的最常见病原体,清除真菌团块后应用敏感性抗真菌药,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咽支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重度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重度AR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行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观察组行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咽支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比较两组的近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观察组术后3个月、1年和2年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1年和2年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睡眠、鼻部症状、情感、眼部症状、实际困扰、其他症状、活动限制评分均下降,其中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咽支联合筛前神经切断术治疗重度AR的近远期效果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儿科ICU护士对危重症患儿早期活动的认知、态度和实践现状,分析危重症患儿早期活动实施的障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7名儿科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ICU护士对危重症患儿早期活动的认知、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3.55±1.40)分、(29.40±3.97)分、(17.87±4.89)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所在科室、是否接受早期活动相关培训是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接受早期活动相关培训是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为儿科危重症专科护士、是否接受早期活动相关培训是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科ICU护士对早期活动态度积极,但实施行为较欠缺,相关知识不足,危重症患儿早期活动实施障碍较多。未来应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加强对ICU护士实施危重症患儿早期活动的规范化、专业化培训,提高其对早期活动的认知、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正常糖(5.5 mmol/L)及高糖(30.0 mmol/L)分别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48 h,收集上清液提取并鉴定外泌体;观察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巨噬细胞是否吞噬PKH67标记的外泌体;通过检测诱导性氮氧化物合酶(iNOS)、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甘露醇受体(CD206)的表达,以确定分化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最佳浓度及时间点;激光共聚焦检测CD206与α-SMA、IV型胶原(Col-IV)、纤维连接蛋白(FN)的荧光共表达。qRT-PCR与ELISA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受体-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10、IL-6水平。Western blot测定TGF-β1、Smad3和p-Smad3蛋白表达。结果 上清液离心获取标本后检测到白细胞分化抗原群63(CD63)和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阳性、内质网分子伴侣蛋白(Calnexin)阴性,确认为外泌体并且纯度较高;THP-1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各组外泌体;各组外泌体刺激的最佳浓...  相似文献   
8.
9.
2021年,免疫学在基础理论研究和转化应用方面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深化了对免疫应答及其调控基本原理的认识,并为揭示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疾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方法策略。基础理论方面,天然免疫识别与炎症应答、细胞死亡的分子调控机制和免疫学效应以及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交叉调控等领域取得诸多创新性成果;临床转化应用方面,新冠肺炎和肿瘤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免疫学原理和防治手段方面取得多项进展。本文将回顾总结2021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代表性重要进展,共同展望某些前沿方向和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10.
王烁  王学谦  王丹丹  曹康迪  张英  侯炜 《世界中医药》2022,17(2):251-254,260
中医药在改善肿瘤复杂临床症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症状评价方法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医药发挥其优势.本研究在总结现有症状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认为中医肿瘤领域症状评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症状选择缺乏统一标准;症状评价缺乏具体实施规范;多症状量化方法缺乏科学依据;不同治疗阶段缺乏特异性量表;潜在症状指标难以走向临床应用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立中医肿瘤症状评价标准与实施规范;深入探索症状群量化方法;重视中医PRO量表的后续考评及验证工作;开发阶段特异性症状量表;挖掘新的症状评价方法等,以期建立兼具科学性和中医诊疗特色的中医肿瘤症状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