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底节出血及丘脑出血患者出血恢复期的记忆损害特点。方法整群选取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2014年3月_2016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8例(观察组),根据出血部位分为基底节出血41例,丘脑出血37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ey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MT)来评价两组患者记忆成分的差异。结果患者在1-100、100-1、累加、视觉再生、视觉再认、图片回忆、触觉记忆、联想学习、词汇测试、倒背、短延迟回忆、长延迟回忆等记得分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基底节出血及丘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均存在记忆受损;基底节出血组患者与丘脑出血组患者在记忆成分中长延迟回忆(2.36±0.95﹚ vs (1.21±0.14﹚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因出血部位不同,记忆成分受到不同程度损伤,针对不同部位脑出血及时干预可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及超声造影(CEUS)技术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65例慢性乙肝患者分别进行VTQ、CEUS技术检查及肝穿刺活检,获取剪切波速度(SWV)及造影参数:门静脉到达时间(PVAT)、肝动脉到达时间(HAAT)、肝静脉到达时间(HVAT)、肝实质达峰时间(TTP)、肝动脉-肝静脉渡越时间(HV-HAAT)、肝动脉-门静脉渡越时间(PV-HAAT)。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轻度组12例、中度组23例和重度组30例,比较各组SWV和CEUS参数差异,分析SWV、CEUS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寻找SWV、CEUS参数诊断重度肝纤维化的截断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SWV、CEUS参数对重度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法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AUC差异。结果 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SWV增大,重度组HVAT、HV-HAAT减小(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SWV增大,HVAT、HV-HAAT减小(P<0.05)。SWV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713,P<0.05),HVAT、HV-HAAT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s分别为 -0.437、-0.620,P<0.05);SWV、HVAT、HV-HAAT诊断重度组肝纤维化(肝硬化)的AUC(95%CI)分别为0.925(0.832~0.976)、0.734(0.610~0.836)、0.804(0.687~0.892),截断值分别为1.92 m/s、21.02 s、8.23 s;SWV的诊断效能优于HVAT、HV-HAAT(Z分别为2.817和1.987,均P<0.05)。结论 与CEUS相比,VTQ技术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特点及程度与高血压病、糖尿病的病史及控制水平的 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且并发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 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高年限组(病史>5年)和低年限组(病史≤5年),血压 控制良好组和不良组;将糖尿病患者也分为高年限组(病史>5年)和低年限组(病史≤5年),血糖 控制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不同组间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情况、血管狭窄程度。 结果 共入组2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57例颅外动脉狭窄,105例颅内动脉狭窄,54例颅内 外动脉均狭窄。轻度狭窄发生73例,中度狭窄发生101例,重度狭窄及闭塞发生42例。高血压病患者 共140例,高年限组动脉狭窄最常见于颅内动脉(54.5%),低年限组血管狭窄的部位多见于颅外动脉 (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动脉狭窄程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共 76例,高年限组发生动脉狭窄最常见于颅内动脉(72.2%),低年限组血管狭窄的部位多见于颅外动脉 (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动脉狭窄程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控制不良组发生重度 狭窄或闭塞的概率高于血压控制良好组(20.7% vs 8.6%);血糖控制情况不良组发生重度狭窄或闭 塞的概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40.9% vs 6.3%)。 结论 随着高血压病年限的增长,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增高,其中以中度狭 窄程度多见;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发生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比率高。随着糖尿病年限的增长,颅内动 脉狭窄的发生率增高,其中以中度狭窄程度多见,血糖控制不良者发生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所致肝脏结构和肝功能异常改变的一种病理过程,其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的阶段性过程并涉及到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功能改变.在肝纤维化形成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公认的关键细胞因子,对细胞的增殖、凋亡、衰老、分化、迁移发挥着复杂多变的多向性功能[q.TGF-β与多种信号通路之间相互串扰,发挥协同或拮抗作用,是其功能多向性的分子信号基础.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TGF-β/Smad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串扰可能是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进展中信号网络失衡的一个关键节点,也可能是临床治疗策略的切入点,故本文仅就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TGF-β/Smad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关于两条信号通路相互串扰的新近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0岁。面部丘疹3年余,以眶周为主,逐渐增多、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变薄,皮突消失变平,真皮浅层可见结核结构,中央可见干酪样坏死,周边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诊断: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4岁。因双侧腋部皮肤溃疡久不愈合,伴疼痛1年,胸闷、乏力、多尿3年就诊。具有尿崩症、突眼、皮肤黏膜病变(包括浸润结节和溃疡斑块,特别是在腋下,生殖器区域)。其他尚见广泛的皮疹、脱屑或结痂性丘疹。组织学特点为真皮全层弥漫分布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瘤细胞表达CDla、S-100。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符合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Hand—Schuller-Christian病)。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多系统病变采取化疗,单发病灶者手术及放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近年来山西省与全国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流行情况,预测布病疫情发展趋势,为布病疫情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山西省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布病疫情月报告资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布的全国布病疫情报告资料,根据布病的逐年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等指标,比较山西省和全国近年来布病疫情流行现状.利用布病疫情月报告发病人数,拟合时间序列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通过对拟合效果的验证,预测山西省和全国未来2年内的布病发病状况.结果 山西省布病疫情2008年达到高峰,新发病例5397例,较2007年增加了900例,从2008年后发病人数下降,2010年下降了17.67%(906/5128);全国布病发病人数从2006 - 2009年一直呈上升趋势,在2007-2008年迅速增长,增长速度高达39.16%(8442/21 560),虽然2010年布病的发病人数比2009年下降了2041例,但下降速度仅为5.14%(2041/37 734);无论山西省还是全国,5-7月均为布病发病的高峰期.拟合时间序列ARIMA模型,成功地获得了山西省和全国的ARIMA模型[(1,0,1)(1,1,0)12、(1,0,1)(0,1,1)12].验证模型的拟合效果显示,两个ARIMA模型对布病发病人数预测值的动态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全部落到了预测值的95%可信限内,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在未来2年内,山西省布病的发病人数总体趋势基本平稳,没有出现大的变动;全国布病发病人数在2011年和2012年预计出现小幅度的回升,每年的5-7月份是布病发病的高峰期.结论 山西省布病控制措施得力,布病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ARIMA模型预测布病疫情效果好,可以为下一步疫情预测与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乙醇脱碘在PICC维护中的效果,探讨PICC维护中乙醇脱碘的必要性。方法将60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换药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消毒后,再用乙醇脱碘,待干,最后粘贴透明敷料。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点皮肤表面菌落数、待干时间及换药总时间观察两组维护7d后贴膜卷边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穿刺点周围皮肤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38,P>0.05);观察组消毒后自然待干时间(6.41±4.80)min、换药总时间(16.60±2.71)mi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8,2.89;P<0.05);对照组敷贴卷边>2 cm患者占93.3%,观察组占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2,P<0.05)。结论采用乙醇脱碘的维护方法能有效地缩短消毒液待干时间及换药总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透明敷贴的卷边松动情况,减少穿刺点感染的几率,提高PICC置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并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下肢FMA与M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程度尤为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疗法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