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散"进行了整理研究,探讨"散"的制法、服法、用法等特点,为现代煮散、服散的制备工艺、煎煮工艺的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保和教授临床善于问诊、抓主症,而且对脉诊、腹诊有自己的独到研究,并强调有一方必有一方的主症与主脉,在近50年的临床与教学过程中,对瘀血证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就治疗膈以下即肚腹血瘀证的膈下逐瘀汤而言,他应用此方有以下指征:患者平素周身觉沉困而重,休息特别是睡眠后加重,活动后减轻;腹诊时脐上一寸处压痛明显,且觉此处腹主动脉搏动较正常人力大;脉两关沉涩,尤以右关涩象明显;此类病人当询问病史时5年前多有外伤史。  相似文献   
3.
仝小林教授据多年临床、科研实践提出了“症-证-病结合”理论模式,即采取“辨病论治”“辨证论治”以及据现代药理研究综合施治,吸取各种辨治方法之长,使各种辨治方法有机结合,并附仝教授验案4则以详述。  相似文献   
4.
苓桂术甘汤方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为痰饮病所设的著名方剂,《金匾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书中与之相关条文有三:《伤寒论》第67条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相似文献   
5.
煎煮时间对中药汤剂质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汤剂是一个复杂的混和体,含有众多有机物、无机物成分,这些化学成分是汤剂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汤剂的质量。而汤剂在煎煮过程中随着煎煮时间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最终影响着中药汤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进而影响汤剂的质量。当代学者从煎煮时间对汤剂质量影响角度对单味药和复方做了大量研究,通过综述各家研究成果,探析煎煮时间对汤剂质量的影响,明确其对汤剂质量影响的重要性,希望能为汤剂质量的提高探寻合理的煎煮时间,给同道以启示。  相似文献   
6.
周强  彭智平  赵锡艳  逄冰 《河南中医》2013,33(4):497-498
枳术汤为治疗脾虚胃滞证的常用方,功用健脾导滞,攻补兼施.仝小林教授善用此方治疗慢性胃炎,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寒热虚实之不同,脾胃气机升降、虚实互补的关系,灵活运用配伍及剂量比例.  相似文献   
7.
仝小林教授运用大黄黄连泻心汤验案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黄连泻心汤为《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热痞证的处方,仝小林教授临床善用此方治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及消化系统的其他病证,临床以症-证-病结合辨治理论为指导,经方新用,现举验案2则,并详细分析,以举一反三,阐述仝小林教授临床运用经方的辨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9.
彭智平  周强 《新中医》2013,(1):204-205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擅于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病证,在30余年临床、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症-证-病结合"理论模式,即以辨证为基础,以症状为靶点,并参考现代医学所明确诊断的疾病[1]。再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做到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临床回归[2]。仝教授以  相似文献   
10.
介绍仝小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认为本病脏腑热、经络寒常常同时存在,治疗上多采用通补兼施、寒热并用的治疗大法,并举典型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