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川乌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块根,《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下品,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作用,但毒副作用大,应用严重受限;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植物,《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具有解痉、镇痛、抗惊厥、抗炎、抗菌、免疫调节及扩血管、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毒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广。川乌与白芍是中医治疗风湿痹证的常用传统配伍药对,这一寒热药性相反的配伍最早见于东汉时代张仲景所编著的《金匮要略》中,至今在临床依然应用广泛。随着现代药理毒理的发展,二者配伍的功效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笔者对川乌白芍配伍可能产生的增效与解毒功效进行一个细致的归纳总结,为乌头碱的临床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乌头属植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用植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乌头属植物的主要药用成分为二萜类生物碱,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但二萜类生物碱同时又毒性强烈,乌头碱作为二萜类生物碱的代表活性成分,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其总量需低于0.5%,含量过高会加大中毒的风险。乌头碱有强烈的心脏毒性,但乌头碱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不明确,深入了解乌头碱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对于开发乌头类新型制剂,临床上安全使用乌头类中药、减毒、解毒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汇总近年来乌头碱心脏毒性作用机制相关的研究文献,并对乌头碱心脏毒作用机制进行分类,为临床安全使用乌头类药物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