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6篇
中国医学   1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懂天文历法,就无法研读古代经典,就无法学习《黄帝内经》。这是缘于古人应用五种天文历法知识构建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随处运用这些历法知识,度量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康复过程,解释相关理论。因此说,研读其中的历法知识,有助于明白相关原文的真正意涵及其发生背景。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基于上古时期先哲“一分为三”观念及汉代“三阴三阳”思维命名经脉,将“三阴三阳”思维模式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在集成并整合相关经文之后发现,经文中应用的“三阴三阳”思维模式所构建的相关模型,具有“天文历法特征”,有“阴阳之气多少的模糊量化特征”,有“具象思维特征”,有明显的“标记符号特征”,有“多层级结构特征”,有“生物全息特征”,以及“模型排序多样性特征”。不同特征的模型具有不同意涵的医学内容,这是理解相关经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阴阳学说对事物的阴阳属性有其严格的规定性,基于《黄帝内经》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需要,在广泛应用属性层面“阴阳”概念的同时,将其严格限定于人体每个脏腑组织都蕴含的、与精气血津液同时存在的两种(或“类”)特定物质及其机能。这就是《中药学》“补益药”为何要区分为“补气、补血、补阴(滋阴)、补阳(温阳)”类药物,《方剂学》“补益剂”为何有“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生津”等类方剂,《中医学诊断》“脏腑辨证”中脏腑之虚证为何各有“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的理论基础。显然此类理论中的“阴阳”概念就是严格规定性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三阴三阳”六气淫胜的发病机理,《黄帝内经》基于六气标本中气关系知识,发现人体的禀质不同,淫胜之六气会有异样的气化现象,因而六气致病就会有“从本而(化)生”“从本从标而(化)生”“不从标本而从中气而(化)生”不同的类别,于是从六淫之气自然属性和人体禀质偏颇两个维度,构建了六气淫胜伤人致病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中所见“本”字的涵义分析,首次全面系统梳理了“本”字在上述四大经典中的全部义项,并以注家释义作为语证。  相似文献   
6.
中医情志理论形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均有研究。《现代中医情志学》在继承传统情志知识的基础上,将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相关知识有机地融入于其中,使传统的中医情志理论具有了"现代性"特征。研究医学学科的任何知识都是要以服务于临床实践为宗旨的,该书全面体现了这一主旨,而19个常见病症的示范则更能凸显其实践特征。  相似文献   
7.
《淮南子》的出现全面影响了《黄帝内经》理论的建构和成书。其中的"兼收并蓄"治经理念成为《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重要思路。秉承先秦道家宇宙观的本体论,认为宇宙万物同源于气,气是宇宙万物生成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共同规律,在此大前提之下,也以"道"以"气"论述人类生命活动。在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之下解释相关现象,其中包括人类生命活动,这些内容都对《黄帝内经》的理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中有关养生、病证(7类59种病症)、治疗,以及药物(20多种)的内容,不但反映了西汉早期医药学成就,也说明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对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医学理论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8.
9.
《黄帝内经》六淫理论的发生及其意义(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在对气候现象、物候现象的直观观察,结合人们生活的切身体验,对病讧反复临床验证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系统思维(取象比类、司外揣内、形象思维等)方法,逐渐形成以风、寒、暑、湿、燥、热(火)六气原型作为病因名称及其相关理论,从而奠定了六淫病因理论,并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通过系统研究《外台秘要》美容方药的基本情况及其理论,对其美容方药在美容保健和美容治疗具体应用的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对其美容方法和用药特色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