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唑来磷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20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唑来磷酸钠组(A组)和唑来磷酸钠联合骨化三醇(B组),A组102例,B组10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变化、骨代谢情况、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203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3~5年,平均(3.9±0.5)年。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髋部骨密度[A组(0.557±0.052)g/cm3,B组(0.554±0.056)g/cm3]、腰椎骨密度[A组(0.669±0.047)g/cm3,B组(0.670±0.047)g/cm3]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腰椎骨密度水平[A组(0.863±0.023)g/cm3,B组(0.870±0.021)g/cm3]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661,t=38.152,P<0.05),髋部骨密度水平均有改善[A组(0.720±0.023)g/cm3,B组(0.750±0.044)g/cm3],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53,t=32.533,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1,t=5.9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钙指标[A组(2.200±0.059)mmol/L,B组(2.201±0.054)mmol/L]无明显差异,治疗后[A组(2.211±0.060)mmol/L,B组(2.323±0.044)mmol/L]B组血钙变化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5.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33.3%),两组患者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唑来磷酸钠联合骨化三醇可提高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状态,并且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静吸复合加局部阻滞麻醉在婴儿唇裂整复术中的价值和观察要点。方法 在120例婴儿唇裂 整复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加局部阻滞麻醉,用力月西、芬太尼、氯胺酮、司可林或万可松诱导插管,吸入异氟醚或安氟 醚维持麻醉,术区注入含1/250 000肾上腺的0·5%~1%利多卡因,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心 电图等,麻醉师仔细观察综合判断,对呼吸道感染后恢复期的患儿吸氧并延迟拔管。结果 120例婴儿唇裂整复术 中麻醉平稳,术毕苏醒快,无1例出现意外。结论 静吸复合加局部阻滞麻醉用于婴儿唇裂整复术,麻醉平稳,围 手术期内环境稳定,出血少,清醒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腰椎椎弓根内固定器械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6月间应用MOSS MI-AMI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2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伴有抑郁症状的2型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两组均静脉给予甲钴胺及α-硫辛酸治疗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黛力新口服2周。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行四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NCV)检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神经主觉症状问卷( T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 VAS),观察药物副作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hPG、HbA1 C、MNCV、SNCV及HAMD、TSS、VAS分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与B组比较,A组MNCV、SNCV均较前改善(P<0.05);HAMD、TSS、VAS分值均较治疗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A组(77.5%)明显高于B组(60.0%)(P<0.05)。结论黛力新可有效改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同时可减轻抑郁。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微核实验和彗星电泳实验评价氯化镧亚慢性染毒致小鼠遗传毒性作用. [方法]将100只SPF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4个氯化镧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5个剂量组分别以灌胃的方式给予不同浓度的氯化镧溶液(0、10、20、50和100 mg/kg).每周染毒6次,连续染毒13周后,取小鼠外周血进行彗星实验及镧含量的测定,取小鼠骨髓观察骨髓细胞微核率. [结果]镧染毒剂量达50 mg/kg时,彗星细胞的尾长及尾部DN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氯化镧染毒组血液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镧的蓄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稀土镧元素可以在血液中蓄积,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
<正>"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呼吸与危重症专科第二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14年12月5日在京召开。中国医师协会顾问蔡忠军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定期考核办公室郝德明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定期考核办公室王莹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院士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第一届编委会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D44V6 mRNA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及其与CK19 mRNA在外周血中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NSCLC癌组织中CD44V6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44V6 mRNA与CK19 mRNA的表达情况.采集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正常肺组织和外周血作对照.结果 CD44V6 mRNA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正常肺组织(P<0.001),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病理分期间、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各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44V6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病理分期间、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 mRNA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与外周血中表达呈正相关,NSCLC外周血中CD44V6 mRNA与CK19 mRNA表达呈正相关;CD44V6 mRNA与CK19 mRNA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5.0%,优于单基因检测(P<0.05).结论 NSCLC外周血中CD44V6 mRNA的高表达与其侵袭转移有关,CD44V6 mRNA可作为检测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肿瘤标志物,并有望成为判定NSCL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CD44V6 mRNA与CK19 mRNA联合检测可提高NSCLC血行微转移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动物埋植实验评估新型生物植入材料全氟丙氧基聚四氟乙烯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4-09/2006-04在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和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采用四氟乙烯、六氟丙烷等原料在反应瓮中以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用特定的催化剂合成全氟丙氧基聚四氟乙烯(Mr105~107),半透明状,质地与硅胶类似。用临床目前常用的隆鼻硅胶假体商品作为对照。②实验分组:取健康杂种豚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编号后将消毒后的全氟丙氧基聚四氟乙烯和硅胶模块分别置入左右后腿浅筋膜与肌肉层之间。植入全氟丙氧基聚四氟乙烯材料为新材料组,植入硅胶材料为硅胶组。为防止系统误差,编号为单数的豚鼠左后腿放置新材料,右后腿放硅胶;编号为双数的豚鼠左后腿放置硅胶,右后腿放新材料。完成手术后继续饲养豚鼠,1~10,11~20,21~30号豚鼠分别于术后15,30,60d麻醉后处死,取出埋植模块周围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评估:光镜下观察埋入材料周围组织、细胞的反应和变化,判断两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差异。结果:所有豚鼠安全经受了手术,术后未出现感染,也未使用抗生素。25号豚鼠右腿出现排异反应,术后10d埋藏的硅胶排出,排出后切口自然愈合。所有豚鼠切口正常愈合。①植入后15d,两种材料周围均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伴有明显血管充血,材料周围无囊壁形成。②植入30d时,材料周围无明显囊壁形成,周围见大量中性粒细胞。硅胶组中发现周边组织明显渗血。③植入60d时,新材料组囊壁厚度明显薄于硅胶组[分别为(35.01±14.03),(66.63±17.96)μ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849,P<0.01)。结论:全氟丙氧基聚四氟乙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优于传统硅胶材料。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通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并发肺不张患儿1年后胸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肺功能的随访,分析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寻找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易患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5月-2007年5月1 166例住院治疗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恢复期肺不张的患儿109例,在出院后1.0~1.4年,取得家长同意,通过电话预约为患儿复查胸部HRCT及肺功能,接受随访的病人共36例。 【结果】 1)不同年龄之间MPP并发肺不张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例肺不张患儿胸部HRCT检测仍存在肺部异常情况有23人,占63.9%;3)依据MPP并发肺不张患儿胸部HRCT表现正常与否,分为异常HRCT组和正常HRCT组,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比较,起病年龄、发热及咳嗽持续时间、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早晚四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27例患儿肺功能,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6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以阻塞为主1例。 【结论】 MPP患儿发热、咳嗽时间长,年龄较小易发生肺部并发症,需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定期随访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