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8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5篇
  2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鼠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能神经元是否介导食欲素(orexin)的促进全麻后觉醒效应。方法:将兴奋性光遗传病毒注射至Hcrt-cre大鼠的orexin阳性神经元所在的下丘脑外侧穹隆周区(PeFLH),同时在VTA区注射抑制性化学遗传病毒及带有酪氨酸羟化酶(TH)-cre的混合病毒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并在VTA区植入光纤。观察通过化学遗传抑制VTA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后,光遗传兴奋VTA区的orexin阳性神经投射终末是否仍能引起促进异氟醚麻醉后觉醒的效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用化学遗传技术预先抑制VTA区多巴胺能神经元,阻断了光遗传兴奋VTA区orexin阳性神经投射终末所产生的缩短大鼠1.4%异氟醚麻醉后觉醒时间的作用;并阻断了光遗传兴奋VTA区orexin阳性神经投射终末所产生的降低大鼠1.4%异氟醚麻醉中脑电图爆发抑制率(BSR)效应。用Fos染色法验证了化学遗传法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可靠性。结论:抑制VTA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能够阻断兴奋大鼠VTA区orexin阳性神经末梢所产生的促进大鼠异氟醚后觉醒的效应,提示VTA区的多巴胺神经神经元介导了orexin调控VTA区产生的促进觉醒效应。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建立α—干扰素(IFN—α)信号传导蛋白和基因检测的方法。方法:收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自愈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健康对照的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建立EB病毒(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系。体外分别用不同浓度的IFN—α(0、100、1000、10000IU/ml)刺激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IFN活化的干扰素刺激基因因子3(ISGF—3)和γ—干扰素活化因子(GAF);设计特异的引物和探针,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IFN诱导抗病毒蛋白MxA、OASI、PKR的相对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EBV转化的B淋巴细胞系。建立了EMSA检测ISGF—3和GAF转录蛋白的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能够准确地检测样本中MxA、OASI和PKR的表达。结论:建立了IFN信号传导蛋白和基因检测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IFN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鲜皮配方颗粒中白鲜碱、黄柏酮和梣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6nm,柱温为室温,自动进样器进样,进样量10μL。结果:白鲜碱在2.505-40.08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1.51%,n=6);黄柏酮在26.12-418.0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2.25%,n=6);梣酮在7.540-120.6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2.09%,n=6)。结论:本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精密度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白鲜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陈冰瑞  邹慧  王臣  郝秀丽  孙阎  张欣欣 《中药材》2022,(5):1063-1069
目的:通过对中药材防风进行生境适宜区分布的研究,为我国防风的野生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产区布局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31个防风地理位置与35个环境因子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对我国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防风的生境适宜区进行预测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模型预测结果的可信度高,可以用来预测防风生境适宜区的分布;生境适宜区总面积约144.51万km^(2),其中高度适宜区约为10.10万km^(2),涉及地貌类型为平原和丘陵;影响防风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依次为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降水量季变异系数、最暖季度降水量、海拔、最干季度降水量及上层土壤可交换钠盐。结论: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中西部为高度适生区集中分布区域,是防风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种植的首选之地。在栽培选址时,应考虑季节间温度的变化、土壤湿度和酸碱度及海拔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发育推拿法联合中医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外加运动发育推拿法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6评分评价)、患肢Ashworth痉挛评分、智力发育指数(MDI)以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患肢Ashworth痉挛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提高,而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MFM-66表各区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GMFM表A、B、C、D及E5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股角、足背屈角及腘角的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发育指数均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发育推拿法联合中医针灸治疗小儿脑瘫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欣欣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04-210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用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12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实施中医辨证论治给予眩晕患者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与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为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的眩晕患者所需平均疗程为1.2个,对照组为1.8个,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辨证用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不仅优于常规西医治疗,而且能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快速免疫层析试验检测抗HIV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快速免疫层析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种方法对已知血清标本检测抗HIV,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83例(其中HIV感染者13例,其余为各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及部分献血员)的HIV检测,2种方法的阴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快速免疫层析试验具有较好的特异度与灵敏度,且有简便、快速、无需仪器等特点,适合用于紧急用血、现场调查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不同位点变异及基因型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1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表现、生化、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并分析这些病人干扰素治疗(IFN-α2b 3MU,每周三次,疗程6个月)前血清标本中的病毒X基因和前c/c基因的DNA序列。结果:所有发生T^1762-A^1764突变的5例病人对干扰素治疗均有应答,而其余12例病人中仅2例有应答。在5例既有前c区A^1896变异又有c区抗原决定簇aa107—118变异的病人中,4例无应答,1例有应答。其他3例有A^1896位点变异的病人中,2例同时伴有1~2处淋巴细胞表位变异的病人有应答,而1例伴有5处淋巴细胞表位变异的病人无应答。应答的血清HBV DNA复制水平低而抗HBc—IgM滴度高。所有病人的血清HBV DNA基因型均为B型或C型。结论:提示HBV基因变异、血清病毒载量和抗HBc—IgM滴度等可能是干扰素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但有待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陕西地区肝衰竭的病因构成及变迁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来自陕西省的975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肝衰竭临床类型,分为急性肝衰竭(ALF)(n=115)、亚急性肝衰竭(SALF)(n=165)及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n=695)3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ALF的首要病因为药物(25.22%,29/115),其次为HBV感染(21.74%,25/115);SALF的首要病因为HBV感染(35.15%,58/165),其次为药物(27.27%,45/165);ACLF的首要病因为HBV感染(87.19%,606/695),其次为酒精(3.45%,24/695)。HBV感染、酒精性及药物性肝衰竭患者的年龄分布区间主要以20~60岁(595/689)、30~40岁(22/32)及30~70岁(67/89)为主。近5年HBV感染相关的肝衰竭比例较前5年显著下降(61.52% vs 81.33%,χ^2=45.87,P<0.001);药物性及酒精性肝衰竭的发病率较前5年显著升高(药物:13.14% vs 4.44%,χ^2=22.10,P<0.001;酒精:4.76% vs 1.56%,χ^2=7.85,P=0.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近5年HBV相关肝衰竭发病年龄显著高于前5年患者发病年龄[(45.3±13.0)岁 vs (42.5±12.9)岁,t=-2.567,P=0.011]。结论 慢性HBV感染的管理仍然是控制肝衰竭的重要环节,同时需加强药物性及酒精性肝病的防治,高龄肝衰竭患者的救治需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