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将传统的三爪持骨器改进为一种新型的分体式三爪持骨器,解决术中操作困难、骨折对位不良、固定不稳等问题.方法 :将100例股骨骨折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使用改进后的分体式三爪持骨器维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B组患者使用传统的三爪持骨器维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结果 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2.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20例.结果 120例全部获得随访,颈椎前路手术恢复满意,后路手术症状明显改善,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疗效满意,总的优良率为91.7%.结论 颈椎前路及后路手术各有其适应证,两者不能互相取代,手术疗效与病程有关,应强调早期手术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总结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应用药物联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38/39),明显优于单纯甲氰咪治疗的对照组76.9%(30/3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应用药物联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开腹手术谷维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多向分体式持骨器与传统三爪持骨器用于手术治疗股骨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3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入院次序,分为A、B两组:A组(奇数者)用多向分体式持骨器维持复位后位置,B组(偶数者)用传统三爪持骨器维持复位后位置。比较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A组与B组在切口长度、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使用传统三爪持骨器相比,使用多向分体式持骨器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与原发损伤的关系,为判断运动功能恢复提供借鉴。方法 对168例外伤所致的脊髓损伤治疗观察随访,按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21例脊髓完全损伤无1例运动功能恢复,147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有20.4%恢复到C级,54.2%恢复到D级,40.1%恢复到E级。结论 脊髓神经损伤后其运动功能恢复,主要取决于原发损伤的程度,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标准,可恢复1.2个级别,如果按0—5级的肌力评定,治疗后肌力可提高2—3级肌力,若要使肌力恢复到5级,那么治疗前的肌力最低在2—3级,而0~1级肌力很难恢复到5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7月至2011年5月,笔者对32例胸腰椎结核进行了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术前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5例,C级7例,D级10例,E级9例;术前矢状面后凸Cobb角平均为32.5°(5°~47°);术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为20~37 mm/L,平均28.2 mm/L.患者随访时间12~46个月,平均22.5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Frankel评分,A级0例,B级0例,C级3例,D级8例,E级21例;后凸Cobb角平均12.3°(4°~20°),矫正率62%;CRP平均为6.2 mg/L.术后全身症状消失,腰背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可从事一般工作及日常生活.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创伤小、方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并后纵韧带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并颈椎外伤所导致的急性颈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并后纵韧带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并颈椎外伤所导致的急性颈髓损伤的19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患者外伤前(T1)、外伤后(T2)、术后1周内几)、术后10个月后几)四个时期的颈椎曲度及神经功能评分(JOA)变化进行分析,判断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0—24个月随访,平均(15.2±6.7)个月。T1、T2、T3、T4四个时期的颈椎曲度分别为(28.621±1.850)°、(29.326±2.416)°、(38.384±2.611)°、(37.316±2.521)°。T1、T2、T3、T4四个时期的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分别为(12.79±1.316)、(4.00±2.082)、(9.68±3.001)、(11.68±3.334)。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并后纵韧带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可达到有效减压效果、可重建颈椎曲度,能提供脊髓型颈椎病并颈椎外伤所导致的颈髓损伤有效康复条件;术后积极康复治疗也是改善神经功能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保留后柱稳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后柱稳定性的减压方式配合内固定、植骨融合在胸腰椎新鲜爆裂骨折并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例胸腰椎新鲜爆裂骨折并神经损伤行保留后柱稳定性的减压方式配合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男55例,女34例;年龄18~57岁,平均34岁。术前均呈不同程度的不完全性瘫痪。按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32例,C级28例,D级21例。结果术后进行6~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者占89.9%(80/89),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无钛棒、螺帽和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结论应用保留后柱稳定性的减压方式配合脊柱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新鲜爆裂骨折并神经损伤,具有手术干扰小、创伤小、减压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好、植骨牢固,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改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单开门扩大成形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脊髓功能改善明显,方法简单等优点,其近期疗效可靠,但长期疗效不清楚,一些病例出现颈椎不稳,甚至出现迟发性脊髓损伤[1].自2000年5月~2005年3月,笔者采用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保留棘突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8例,疗效满意.现将其手术方法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内外侧切口双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笔者自2000年3月~2004年8月采用内外侧切口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此类骨折3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