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构成了一个结构功能相似的多肽因子家族,除BMP-1外同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近期研究表明BMPs除了可在异位诱导骨、软骨形成外,对靶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凋亡,对机体胚胎发育的全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发现BMPs不仅与部分骨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还与涎腺、前列腺和卵巢肿瘤等上皮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但BMP与胃肠道疾病苊其是胃黏膜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尚不明了:为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BMP-2,4在不同类型胃黏膜疾患中蛋白质和mRNA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关键,运用辛开苦降法调理脾胃气机升降为主要治法之一,辛开苦降代表方半夏泻心汤具有对胃肠功能兴奋与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熊云  张旖晴  刘涛 《中医药通报》2015,(3):50-52, 63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以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常规西药(奥美拉唑肠溶片、硫糖铝混悬液、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疗效和胃镜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和胃镜总有效率均无差异(P>0.05)。但对临床症状有效的患者中,治疗组的痊愈率+显效率为90%,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胃镜痊愈率+显效率为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与常规西药治疗相当,但在临床症状疗效和胃镜疗效中,治疗组痊愈+显效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并且健脾和胃汤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耐受性好,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桂枝汤及其类方在脾胃疾病中的应用指征。认为其可补益中焦,临床运用应熟练掌握"人—症—方—药"的诊疗思路,经方选择与药味加减须有确定的指征。并举典型医案2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药温肾健脾方灌肠防治结肠息肉术后再发的预防效果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息肉并行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9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温肾健脾方灌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其对主要症状、肠道菌群的影响,并统计术后结肠息肉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疗效等级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且治疗后两组腹胀、腹痛及大便泄泻等证候评分及肠球菌、大肠杆菌菌落计数下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计数上升,但观察组证候评分及肠球菌、大肠杆菌菌落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术后发热、腹痛、腹泻、黑便、便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且截止门诊复查日,观察组未见息肉复发,对照组3例复发,均再次行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复发率为7.50%。结论:结肠息肉患者术后应用中药温肾健脾方灌肠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降低息肉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联合推拿夹脊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每次0.1 g,每天3次,于餐前30 min口服。观察组采用辛开苦降法联合推拿夹脊穴治疗。疗程均为4周,并进行2个月随访。治疗前后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和上腹灼热4个主要症状和寒热错杂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57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79.69%,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9.137,P0.01);两组治疗后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和上腹灼热4个主要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6,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联合推拿夹脊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能显著减轻症状,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芩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及相关癌症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中使用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8周大,18~22 g)。在标准环境条件下,设定温度20~25 ℃,将动物饲养在12 h明暗循环的笼子中,小鼠可自由获取标准食物和水。根据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诱导组、黄芩汤组、肿瘤诱导组、黄芩汤+肿瘤组,第11天处死小鼠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及肿瘤个数和肿瘤大小。本研究采用右旋糖酐硫酸钠对小鼠进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诱导;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结肠组织学进行分析;通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观察炎症反应情况;运用流式细胞仪对白细胞进行计数分析;同时每天监测和记录实验小鼠体质量。结果:诱导组较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和结肠长度降低(均P<0.05),黄芩汤组较诱导组中小鼠体质量和结肠长度升高(均P<0.05)。诱导组较对照组白细胞含量、脾脏指数升高(均P<0.05),黄芩汤组较诱导组白细胞含量、脾脏指数降低(均P<0.05)。诱导组较对照组结肠损伤评分、组织学评分升高(均P<0.05),黄芩汤组较诱导组肠损伤评分、组织学评分降低(均P<0.05)。诱导组较对照组MPO活性升高(P<0.05),黄芩汤组较诱导组MPO活性降低(P<0.05)。黄芩汤+肿瘤组较肿瘤诱导组肿瘤负荷、肿瘤大小都减小(均P<0.05)。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其炎症及肿瘤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2(BMP-2)在结肠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结肠癌标本30例作为肿瘤组,正常结肠黏膜标本15例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组织中BMP-2和Smad蛋白表达。结果BMP-2在正常结肠黏膜中和结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5/15)和53.33%(16/3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1在正常结肠黏膜和结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5/15)和50%(15/3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2和Smad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BMP-2和Smad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BMP-2和Smad1蛋白存在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BMP-2和Smad1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BMP-2和Smad1蛋白可能与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石家庄慢性乙肝患者不同基因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基因型间临床及分子病毒学差别。方法应用EX-R&D DNA抽提试剂盒提取193例患者血清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RFL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93例患者中,169例(87.6%)感染了HBV的基因型C(HBV/C),21例(10.9%)感染了HBV的基因型B(HBV/B),3例(1.5%)感染了基因型A(HBV/A)。基因型B患者和基因型C患者相比较,临床背景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石家庄市慢性乙肝以基因型C和基因型B为主,且基因型B和基因型C患者之间在临床特征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