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方式展现知识关联,可用于整理知识框架。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伤寒论》课程"六经-方证"知识框架的构建具有的重大教学意义。本文从具体实施过程、框架成果展现及课堂反馈三方面撰文,从实际例子展现思维导图对《伤寒论》教学课堂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血清血清PCT、CRP水平在诊断脓毒症及评估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病情危重的患者125例。其中脓毒症患者71例,非脓毒症患者54例,然后根据71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将其分为生存组57例和死亡组14例,非脓毒症患者记为非脓毒症组。分析对比三组间PCT、CRP的情况。结果脓毒症组患者APACHEⅡ评分21.4±5.7分,SOFA评分6.7±1.6分,PCT11.2±3.3μg/L,CRP76.3±21.1mg/L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的16.2±4.3分、0.7±0.1分、0.3±0.1μg/L、17.1±6.4mg/L(P0.05);PCT的敏感性94.3%、特异性90.7%、阳性预测值93.0%及阴性预测值92.4%均高于CRP检测的敏感性90.1%、特异性83.3%、阳性预测值87.6%及阴性预测值86.5%(P0.05);生存组患者的PCT及CPR值在3、5、7天时较第一天明显下降,且变化趋势呈持续下降(P0.05),而死亡组则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血清PCT及CRP能明确诊断脓毒症,且PCT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CRP,二者均能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进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本文选取2007~2017十年间四逆散运用的有效医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病因病机、脉象、症状、药物四个因素的关系,从而判断四逆散现代临床运用规律。方法最优尺度分析法里的非线性典型相关分析分析医案中"病因病机-脉象-症状-加减药物"的关联关系,并绘制出质心图。结果数据统计四逆散临床主要病因病机排前五位(下同)的依次是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肝火炽盛;主要症状表现依次为心烦、乏力、胁痛、失眠、手足心热;主要脉象依次为脉弦、脉细、脉沉、脉滑、脉数;主要用药依次为茯苓、郁金、当归、半夏、黄芩。质心图整理后得出以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肝火炽盛、气滞血瘀、肝郁气滞为中心的五组关系。结论四逆散现代临床运用上已经跳出了《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思维模式,多采用脏腑辨证,病位以肝、胆、脾胃为多。病机则围绕因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而引发一系列其他症状的治疗,尤其是关于脾胃疾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72株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东莞地区沙门菌血清型分布,腹泻患者沙门菌检出数量及药敏试验结果,为该省今后的疾病防控,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东莞市人民医院2013年4—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腹泻粪便标本1150份,用改良亚硒酸盐磺绿增菌肉汤和沙门菌显色平皿分离检测沙门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及其配套药敏试条。结果共检出沙门菌72株,检出率为6.3%,分出21个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检出数量最多,22株(30.5%),肠炎沙门菌16株(22.2%)。年龄分布1周岁以下42株(58.3%),3-10岁12株(16.7%),20岁以上18株(25.0%)。药敏试验结果耐药率较高的药物有哌拉西林(50.0%),替卡西林(48.6%)。结论本地区腹泻患者检出沙门菌属以鼠伤寒沙门菌检出率最高,肠炎沙门菌次之,年龄1周岁以下较多。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腹泻患者沙门菌属监测,尤以婴幼儿为重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瘟疫专著的中药复方用药规律,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收集瘟疫专著中治疗瘟疫的中药复方,借助Microsoft Excel 2016、IBM SPSS 25.0和SPSS Modeler 18.0,利用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所涉及药物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功效分类等组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380首处方,涉及中药237味,累计使用频次2728次,涉及到的药性以寒性、温性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主要归肺、脾、胃经;常用药物有甘草、黄芩、白芍等;常用药对组合有黄芩-甘草、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等;因子分析提取出20个公因子,并演化出17首防治处方。结论:治疗瘟疫以祛邪为第一要义,清热、解表、化痰止咳平喘、攻下、祛湿、理气活血、平肝息风为常用的祛邪方法;补气生津、养阴润燥、温阳固脱等扶正法也常配合祛邪法使用。  相似文献   
7.
刘小虹教授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在30余载的中医临床工作中形成了具有中医岭南特色的肺病诊疗思想,其中培土生金法是调治各种慢性肺系疾病的总则,重视内外合邪的致病特点,巧妙分期论治,主张“肺鼻咽同治”,善辨湿浊痰瘀之邪,并善用岭南道地药材及药膳调理身体,坚持内外同治、形神同调,此外,刘教授继承发扬“五脏应时”理论对发病、辨治、调摄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浅析桂枝汤为何能治疗妊娠恶阻,认为主要是因为其有平冲降逆和调和营卫这两大作用。并举证临床应用桂枝汤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对妇女妊娠反应的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成为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问题,问题的产生既有医疗服务过度 市场化、政府责任不到位和伦理缺席等因素,又有医疗卫生行业长期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 性的矛盾。医院应从自身出发,通过采取挖掘潜力、强化管理等措施,做好惠民医疗救助,剖析惠民 医疗存在的现状,寻找对策,从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践民本意识。  相似文献   
10.
历代医家对少阳证误下后的痞证治疗宜半夏泻心汤,不宜小柴胡汤的研究较多。成无己和柯琴从痞证病位的分析比较深入,小柴胡汤用于病位在半表半里之证,半夏泻心汤用于病位比半表半里更深的部位——心下。陈修园从六经病位的角度解释了痞证的原因,开阔了问题思路。方有执认为痞证的病邪是阴邪内伏,虚热上凝,因此半夏泻心汤有"清热倾痞之用"。张璐和程应旄认为痞证是由于邪气入里,内有痰饮,所以半夏泻心汤是"清热涤饮"之剂。黄元御和钱潢认为痞证是由于阴邪痞塞于心下,但黄元御认为痞塞不消会继续郁而生热,所以半夏泻心汤是"清上温下,寒热并用"之方;而钱潢认为痞证只有阴邪,半夏泻心汤方中的黄连、黄芩只起反佐作用,黄连量少姑且说得通,但黄芩的量(与干姜量同)是黄连量的三倍,理解为反佐的作用就太过牵强。徐灵胎和吕震在分析半夏泻心汤组成和用法时更倾向于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在于半夏泻心汤变换了两味药来治疗痞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