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脊髓及胃粘膜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和胃汤改善抑郁状态及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百优解组和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采用慢性心理应激加孤养法制作抑郁模型,共计造模4周。在第3周,百优解组及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分别予以0.36mg/(kg·d)、20g/(kg·d)、10g/(kg·d)灌胃给药,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分2次灌胃。在第4周结束后,使用内固定法取大鼠延髓迷走神经背核部位的脑、胸髓(T6-T8,根据脊神经定位)及胃粘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上述部位i-Nos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延髓、脊髓及胃黏膜中i-Nos阳性表达明显上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2周后,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和百优解组大鼠延髓、脊髓及胃黏膜组织中i-Nos阳性表达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与百优解组比较,除外大剂量组延髓中i-Nos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疏肝和胃汤可能是通过降低延髓、脊髓及胃黏膜中i-Nos的表达,调节"脑(延髓)-脊髓-胃"脑肠轴通路中i-Nos的含量,达到改善抑郁状态与胃肠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岳滢滢  吕文亮 《光明中医》2010,25(4):577-578
<正>胃脘痛简称胃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历代文献中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其疼痛具有长期性、规律性、反复性、周期性的特点。疼痛的性质有隐痛、胀痛、刺痛、冷痛之分。  相似文献   
3.
介绍刘松林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刘教授围绕脾胃生理特性,提出脾胃病的治疗需以调理中焦脾胃气机为要,结合《伤寒论》及《温热论》相关条文,提出温脾止痛、疏肝和胃、祛湿孤热、辛开苦降四大治法,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4.
情志和脾胃关系十分密切,情志的概念包括情志的内心体验、伴随的生理变化及其外在表现等三个方面。分析情志内心体验的产生要素及脾胃的作用;情志伴随的生理变化及对脾胃的影响;情志的外在表现包括表情及行为变化与脾胃的关系。脾胃参与情志内在体验及外在表达,情志通过调节气机、脏腑功能、饮食行为来影响脾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伤寒论〉中寒温并用方进行梳理,总结仲景寒温并用方的类型与主治证,明确寒温并用法在〈伤寒论〉中的具体运用规律.〈伤寒论〉根据中药寒、热、温、凉四气组方,结合五味特征,灵活配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于治疗多种病证,体现了"方以法立,法以方传"的特点.探讨寒温并用方运用规律,对于继承和发扬仲景方证理论之精髓,提高辨证论治的能力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吕文亮教授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温病学科学术带头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多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吕师熟谙伤寒、温病,辨证精确,遣方用药,独具匠心。笔者有幸随吕师侍诊,受益颇多,现将吕师治疗失眠症药对运用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探析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辨治恶寒症经验。恶寒病机复杂,非独外感寒邪及阳虚而能囊括,其病机关键在于卫气不和,卫气不和又有卫气不足及卫气不通之分,阴盛阳衰和气血亏虚可致卫气不足而产生恶寒,外感邪气、痰饮水湿、瘀血内阻、阳郁不达、疮痈初起可致卫气不通而产生恶寒。卫气不足者当温补阳气、益气活血等充卫以散寒,卫气不畅者当辛温解表、宣表化湿、疏利三焦、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解毒消痈等通卫以散寒。  相似文献   
8.
吕文亮教授辨治杂病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亮教授系湖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院长、温病学科学术带头人,多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用经方,寒温汇通,特别是用伤寒与温病方治疗杂病,主张辨方证论治.笔者平日跟师临床,亲聆其在运用方证理论方面的教诲,受益匪浅,现择其临床验案2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
肝胃不和证是指肝气郁结,胃失和降,以脘胁胀痛、嗳气、吞酸、情绪抑郁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其为中医脏腑辨证中常见证候之一,可见于中医临床消化系统各类疾病。对其证候本质进行研究探讨,不但有利于深入研究中医"肝"与"胃"两脏腑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更有利于临床的辨证施治。1抑郁症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相关的发病机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芪归方对博莱霉素所致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大鼠微小RNA-21(miR-21)表达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博莱霉素一次性气管内注射复制大鼠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芪归方低、中、高剂量组及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大鼠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用药7d、28 d后,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miR-21;免疫组化法分析P-Smad2和P-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芪归方用药组大鼠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有明显降低,肺组织中miR-21表达下降,TGF-β1、NF-κB水平和P-Smad2和P-Smad3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结论芪归方抗肺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抑制miR-21的表达,从而干预TGF-β1/Smad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