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被定为癌前病变之一,治疗颇为棘手.西医主要用柳氮磺胺嘧啶和糖皮质激素来治疗,带来了大量副作用.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发挥了显著优势,兹对跟随导师曹志群临床期间的31例溃结病例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医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处于不受重视、学时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和实践得不到结合,知识枯燥难懂,学生不愿学的窘境中。如何在不利的条件下,提高中医学的教学质量,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一些实用可行的教学方法值得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健脾除痹颗粒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门诊确诊的膝骨性关节炎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除痹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压痛、肿胀及活动度评分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关节疼痛、压痛、肿胀及活动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压痛、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除痹颗粒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硫酸氨基葡萄糖。患者耐受性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孙冰教授结合中医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运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下丘脑闭经(FHA)患者疗效满意。治疗首以治肾为本,二则强壮后天,以资化源,兼顾燮理气机,以调节生殖功能;另外还需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加强对其饮食、情绪等方面的健康管理。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方能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1例布鲁菌病合并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seudo thrombocytopenia,PTCP)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病例诊治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1307首方剂的平性药病证配伍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1 307首方剂的药性组方规律,探讨平性药临床用药规律。方法:从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中筛选1 307首方剂,并以《药典》记的载药性为判定依据,将获得的数据录入"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分析了寒热平药性与组方角色的关系、寒热平药性组方角色与主治病证的关系等;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平性药配伍与不同病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两两相关分析及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平性药作使药者为寒、热药的3.9倍,平性药作君、臣药的方剂,以治疗气虚证者最多,其次是瘀血证和痰湿证;平性药在寒证、热证、不寒不热证、寒热错杂证的总体应用频率分别为22%,18%,25%,18%,在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中的总体应用频率分别为27%,17%,25%;在气虚证、血虚证、寒证、不寒不热证、虚证中,平性药的应用频次分别是寒性药+热性药的1.5,1.4,1.4,1.6,1.2倍。结论:平性药在组方配伍时最常作使药;平性药多用于虚证和虚实夹杂证,是气虚证、血虚证、寒证、不寒不热证、虚证等病证的常用药,比寒热药物更宜于临床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7.
PBL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更好培养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建立良好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临床衔接不紧密、教学方法单一等弊病,我教研室以PBL教学法为主导,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进行了探索性的PBL病案讨论式教学。结果表明学生对PBL教学方法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效果较满意。通过PBL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中医内科学》中PBL教学改革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孙闵 《河北中医》2004,26(11):808-808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常因饮食或情志等因素致脾胃气机郁滞,不通而痛,其治多用疏肝之法。然有久服疏肝理气之剂而效不显者。导师曹志群教授从医20余载,精通医理,融古贯今,认为此种胃脘痛应从肺、从热治,选方百合汤加减,收效颇佳。幸随曹师学习,深受启迪,兹将其应用百合汤治疗此种胃脘痛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芪莲舒痞颗粒(QLSP)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雷尼替丁加饥饱失常的方法,造成大鼠CAG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病结合的模型。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胃粘膜癌前病变存在血管生成因子表达,而且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5)。QLSP组能明显抑制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和分泌,并且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芪莲舒痞颗粒能明显抑制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此研究对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孙闵 《河北中医》2008,30(3):233-234
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被视为癌前病变之一,治疗颇为棘手。西医主要用柳氮磺胺吡啶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常带来很大的副作用。曹志群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