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52篇
  免费   1255篇
  国内免费   707篇
耳鼻咽喉   120篇
儿科学   550篇
妇产科学   217篇
基础医学   830篇
口腔科学   193篇
临床医学   4071篇
内科学   1977篇
皮肤病学   201篇
神经病学   411篇
特种医学   8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350篇
综合类   7402篇
预防医学   2906篇
眼科学   170篇
药学   2896篇
  20篇
中国医学   2826篇
肿瘤学   64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7篇
  2022年   358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525篇
  2019年   511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1275篇
  2013年   1194篇
  2012年   1524篇
  2011年   1645篇
  2010年   1611篇
  2009年   1543篇
  2008年   1438篇
  2007年   1446篇
  2006年   1300篇
  2005年   1201篇
  2004年   1143篇
  2003年   1062篇
  2002年   950篇
  2001年   898篇
  2000年   775篇
  1999年   657篇
  1998年   548篇
  1997年   483篇
  1996年   447篇
  1995年   338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115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83篇
  1983年   70篇
  1982年   68篇
  1981年   50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8篇
  1966年   8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该区域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7—2021年《成都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等相关规定和要求在温江区大型农贸市场、大型超市、集体食堂、冷鲜肉门店、饭店以及快餐店等地对肉类(生肉和熟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水产品(海水和淡水,鲜冻水产品和生食水产品)进行采集并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等主要食源性致病菌,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共采集食品样本1 000份,其中肉类600份,水产品400份,大型农贸市场采集139份,大型超市采集146份,集体食堂采集197份,冷鲜肉门店采集204份,饭店采集201份,快餐店采集113份。共检出致病菌590株,总体检出率为59.00%。不同年份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肉类和熟肉制品中不同致病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熟肉制品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生肉类中以沙门菌为主,水产品种主要检测出副溶血性弧菌,但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样地点重要食源性致病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大型农贸市场重要食源性致病菌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冷鲜肉门店,饭店和快餐店重要食源性致病菌阳性率较低。结论 成都市温江区食品安全总体态势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肉类特别是熟肉制品存在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水产品则以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为主。大型农贸市场是食品污染的主要场所。在今后应针对以上特点持续加强监督,做好食品安全预警,以降低食品污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流份。 方法 使用MTT法确定壮药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RAW264.7细胞安全给药浓度范围,通过ELISA法测定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NO、TNF-a、IL-12、IL-6、IL-1β含量,筛选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流份。 结果 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流份在0.06~2.0 mg/ml浓度范围内,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流份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浓度在0.5 mg/ml以上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在0.5 mg/ml以下对细胞活力具有增强作用。二氯甲烷-甲醇洗脱部位高剂量能抑制炎症因子IL-12、IL-6、TNF-a、IL-1β释放,对NO的分泌没有抑制作用。 结论 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的二氯甲烷-甲醇部位抗炎机制是通过抑制NO、TNF-a、IL-12、IL-6、IL-1β炎症因子的分泌,二氯甲烷-甲醇(50:1)洗脱部位和二氯甲烷-甲醇(30:1)洗脱部位的抗炎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丹红联合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后脑水肿患者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液流变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88例CIS继发脑水肿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神经细胞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水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分别为(7.35±2.88)cm3、(19.34±4.35)分和(16.55±3.77)分,显著小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NTF)水平分别为(132.83±14.74)pg/mL和(5.78±0.93)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6.20±0.53)mPa·s、(8.76±1.06)mP...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脑转移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共面与非共面模式下剂量学差异,对单组非共面模式在脑转移立 体定向放射外科中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 14例脑转移患者,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无均整块 技术技术,处方剂量 25Gy,在计划设计中用共面弧、单组非共面弧、多组非共面弧 3种模式,比较 3种模式下靶区剂 量、适形指数(conformityIndex,CI)、梯度指数(gradientindex,GI)和脑组织受量以及出束时间、执行效率等差别。 结果:共面计划无论相对于单组非共面计划还是多组非共面计划而言,出束时间以及 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种模式都能达到临床要求,但剂量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面计划中 GI(GI50 =4.84±0.52,GI25 = 16.13±2.73),要远远高于单组非共面计划 GI(GI50=3.66±0.44,GI25=9.94±1.41)(P<0.001,P<0.001)和多组 非共面计划 GI(GI50=3.73±0.42,GI25=9.32±1.23)(P<0.001,P<0.001),同时脑组织受量(V10 =11.46±3.47, V5=35.25±11.79)要高于单组非共面计划(V10=10.44±3.16,V5=28.55±9.62)(P<0.001,P<0.001)和多组非 共面计划(V10=10.61±3.4,V5=25.37±904)(P<0.001,P<0.001)。单组非共面与多组非共面计划比较而言, 照射时间和 CI以及 GI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组非共面计划在低剂量区域能实现更快的剂量跌落,脑 组织受量中低剂量体积 V5要小于单组非共面计划。结论:共面计划在不增加出束时间的前提下,能实现和非共面 计划类似的处方剂量分布,同时整个流程时间最短,执行效率最高,但是非共面计划可以实现更快速的靶区外剂量 跌落,更好地保护脑组织。单组非共面与多组非共面计划质量相近,多组非共面计划在低剂量区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单组非共面计划整个流程照射时间短,执行效率高,在临床中可以优先考虑使用单组非共面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基于磁共振加速器肺癌自适应放射治疗过程中计划系统剂量计算的精确性。方法:回顾性选 取已接受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tereotacticbodyradiationtherapy,SBRT)的 13例肺癌患者,将病例的 CT图像与勾 画结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 Monaco5.4计划系统,应用磁共振加速器机器参数重新进行计划设计得到参考计划 (referenceplan,RP);应用 Monaco计划系统计算各危及器官(包括肺、脊髓、心脏、肋骨等)的平均相对电子密度,将 平均相对电子密度赋予该危及器官并重新计算新计划(newplan,NP)的剂量分布;通过剂量学参数和剂量 体积直方 图(DVH)比较两组计划之间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与 RP组计划相比,NP组计划患侧肺 V5、V20、Dmean(t=1.29,P= 0.22;t=1.65,P=0.12;t=0.39,P=0.70),心脏 Dmean(t=1.52,P=0.16),脊髓 D1cc(t=1.65,P=0.13),肋骨 D1cc、 D2cc、Dmean(t=0.31,P=0.76;t=1.03,P=0.33;t=0.43,P=0.6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P组靶区剂量学参数适 形指数(conformityindex,CI)、D2% 、D90% 、D98% 、梯度指数(gradientindex,GI)(t=1.92,P=0.04;t=4.06,P<0.05;t= 2.69,P=0.02;t=3.68,P<0.05;t=2.09,P=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匀性指数(t=0.08,P=0.94)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NP组靶区剂量参数 CI偏差最大达到 8.57%,而 GI所导致的偏差最大达到了 20.35%。对于危及器官 脊髓、心脏以及肋骨而言,其剂量偏差较小,均在 3%以内,而对于患侧肺,其剂量参数 V20偏差最大达到了 8.49%。 结论:针对肺癌 SBRT技术应用平均相对电子密度赋值的方法模拟在磁共振图像上进行剂量计算,患者危及器官除 去患侧肺之外受照剂量与原始临床计划相比差别不大,而对于靶区剂量与原始临床计划比较而言存在较大差别,超 过了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利用磁共振加速器进行肺癌自适应放射治疗,在磁共振图像进行剂量计算时,计算结果可 能会与患者实际受照剂量存在较大偏差,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5—2018年洛阳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情况,评估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洛阳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疫苗接种数据,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8年洛阳市共报告155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率为1.61/10万,男女比为1.5∶1,0~<1岁儿童占59.35%。涉及到24种208剂次疫苗,报告率居前3位的是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5.99/10万)、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灰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5.86/10万)、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4.97/10万),卡介苗特异性反应发生率4.23/10万。异常反应中过敏性反应占83.23%,在接种后<1 d报告占63.23%,住院病例占21.29%。结论 2015—2018年洛阳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率低,过敏性反应最常见,卡介苗特异性反应报告率高,绝大多数临床转归良好,疫苗安全性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型B-D试验架的操作时间,B-D摆放正确情况。方法通过现场应用观察的方法,对新设计新型B-D试验专用架操作时间(从B-D试验开始到第一锅灭菌物品进锅需要的时间)、B-D包摆放正确率和满意度进行观察,并与灭菌器自带灭菌架作平行比较。结果使用新型B-D试验架测试操作时间为(31.59±0.22)min,测试包放置正确率100%,满意度评分(4.50±0.51)分。使用自带灭菌架测试操作时间为(37.02±0.56)min,测试包放置正确率为86.67%,满意度评分为2.53±1.01。结论新型B-D试验专用架提高了测试速度、准确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的药品种类、发生机制、危险因素、防治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根据《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确定SADR,并对怀疑药品、SADR类型、 发生时间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共585例,按照ADR 报告评价标准确定64例为SADR,包括过敏性休克、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DRESS综合征、StevensJonhson综合征、窦性停搏、维甲酸分化综合征等。涉及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65岁老年患者20例 (31.25%)。20例既往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史,54例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好转,8例停药或未停药未好转,1 例转归不详,1例死亡。药品种类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抗肿瘤药(20例,31.25%)、抗感染药物(14例, 21.88%)、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12例,18.75%)、免疫抑制药(5例,7.81%)、诊断用药物(4例, 6.25%)。累及系统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全身症状(23例,35.94%)、血液系统(9例,14.06%)、心血管系统(9例,14.06%)、皮肤及其附件(8例,12.50%)、消化系统(8例,12.50%)。结论:需要加强特殊人群、特定药品的用药前评估筛查、皮试、预处理和抢救准备措施,及时更新先进的救治技术, 规范救治流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提高救治率。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对不良反应管理作用, 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子硕  李矛  刘瑜  胡超  姚晓波  黄擎 《安徽医学》2022,43(7):791-795
目的 探讨功能性外科手术治疗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依次预先给予编码,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功能保存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功能保存组采用肿瘤及瘤周腺体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腺体完整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预后效果、生存质量、腺体功能恢复效果及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功能保存组手术时间(34.0±6.0)min,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保存组手术切口长(3.8±0.7)cm,较对照组术后疤痕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保存组中1例出现口干症状,对照组中10例出现口干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中,功能保存组术后外貌、唾液及情绪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健侧和患侧下颌下腺唾液腺核素动态显像结果存在时间效应(P<0.05),功能保存组下颌下腺分泌功能于术后3个月达到最低,术后6个月逐步恢复,术后1年患侧下颌下腺分泌功能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术后随访2~5年,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功能性外科手术治疗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过敏性疾病的诊断缺乏明确的检测标准,主要依赖于病史,在无过敏原刺激情况下则无临床症状,诊断更加困难,寻找辅助诊断过敏标志物显得非常重要。 目的:检测过敏儿童淋巴细胞精细分型特征,期望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新的标志物。 设计:病例对照研究。 方法:选择食物和呼吸道过敏儿童作为过敏性疾病组,选择与过敏性疾病组同时期在医院健康体检正常、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对其淋巴细胞精细分型进行检测。 主要结局指标:淋巴细胞精细分型。 结果:过敏性疾病组30例,平均年龄3.6(0.7~10.6)岁;健康对照组27名,平均年龄4.1 (0.8~11) 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616和0.574)。T淋巴细胞精细分型:Th2细胞占效应辅助性T细胞比例和Th2/Th1比值过敏性疾病组高于健康对照组[(31.34±2.52)% vs (20.02±2.05)%,(6.86±1.51) vs (2.73±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淋巴细胞精细分型:成熟B细胞比例及绝对计数、浆母细胞绝对计数、IgE+浆母细胞比例、IgE+记忆B细胞比例,过敏性疾病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1.53±1.22) % vs (6.02±0.52)%,(1 068±107.3)个/μL vs (578.74±58.49)个/μL ,(40.71±6.44) 个/μL vs ( 17.08±2.93)个/μL ,(8.21±1.33) % vs (1.64±0.53)%,(4.48±0.81) % vs (0.47±0.18)%。 结论:过敏儿童Th2细胞、IgE+浆母细胞和记忆B细胞比例增高,有潜力作为辅助诊断过敏性疾病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