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自主神经功能探讨不同选穴原则干预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收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自主神经组41例(脱失1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脱失2例),治疗频率为3次/周,均治疗2周,8周后回访。缓解期检测心率变异性特征,包括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于发作期、首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3个时点同时进行心率变异性特征检测和简式McGill疼痛评分,治疗8周后回访时再次进行简式McGill疼痛评分,且全程对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患者缓解期时心率变异特征、治疗后各时间段频域指标无显著差异。时域指标中,与本组发作时比较,首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全部正常N~N间期标准差(SDNN)均有显著差异(P<0.05),自主神经组首次治疗后与发作时比较,24h全部正常N~N间期每5min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也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后回访时,自主神经组McGill量表中感觉项、VAS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P<0.05),两组8周随访时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5.4%和80.0%,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针刺对偏头痛患者有即时和远期的疗效,常规取穴和自主神经取穴均可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针对自主神经功能取穴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临床针刺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如何选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方剑乔教授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临诊,查阅术后尿潴留的相关文献记载,探讨中医对该病理论渊源及治疗的认识,从病因病机和治疗特点等方面总结方教授临床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 [结果] 方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为肾与膀胱气化不利,针灸治疗采用深刺结合低频电针强刺激次髎穴及重灸腹部腧穴的方法,腹背同治,以推动膀胱气化,通调水道,通利小便。所举验案为笔者临床跟诊过程中所见的术后尿潴留患者,方教授运用骶部电针强刺激结合腹部重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方教授采用深刺结合低频电针强刺激次髎穴及重灸腹部腧穴的方法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卓著,值得深入研究、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对丘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比格犬随机均分为单纯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对照组)和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异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硝普钠静脉泵注行控制性降压,观察组在常规全麻行控制性降压时复合TEAS,电刺激强度8~10mA,频率2/100Hz,取双侧"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两组比格犬均将MAP下降至麻醉前的40%水平,并在40%~45%MAP水平维持60min。在控制性降压开始前(T0)至基础值的70%(T1)、60%(T2)、50%(T3)、40%(T4)及在40%~45%MAP水平维持10min(T5)、20min(T6)、30min(T7)、40min(T8)、50min(T9)、60min(T10)时,观察丘脑局部脑血流(rCBF)的变化。结果在控制性降压开始时,观察组的rCBF(161.80±73.65)P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3±50.65)PU(P<0.05)。与T0时比较,T5~T10时观察组rCBF均明显增高(P<0.05)、T1~T10时观察组rCB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压降至40%MAP水平维持60min时,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能明显增加丘脑血流,改善血氧供应,可能有利于脑保护。  相似文献   
4.
周传龙  包洁  方剑乔 《新中医》2012,(10):169-169
火针疗法应用历史悠久,春秋以来一直为医家沿用,至明清之时,对于火针的制作、操作和使用方法、适用范围、禁忌症等有较为全面、详细的描述。现代临床应用研究表明,火针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腐透脓,消除疮疡;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温补阳气,升阳举陷;以热引热,火郁发之: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发现,进入临床的实习医生、基地规培医生在临床中诊治疾病的时候普遍存在一些现象,包括疾病诊治认识碎片化、疾病认识静态化、医学基础趋于偏向化、自主学习方法单一化、疾病诊治及针灸疗法了解模糊化、病案分析推理简单化六个方面。通过在针灸治疗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和临床专业思维的培养,探索一种适合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学生过渡到临床医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且缓慢加重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头痛,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偏侧或双侧发病,发作可持续4~72h,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和视觉紊乱等症状,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而诱发,是一种临床多见、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与中医古籍中"头风""偏头风""风头痛"等病症类似。相关临床研究证实~([1-4]),针刺疗法可通过疏通局部气血、镇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及调节内分泌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以肘后外侧疼痛,前臂旋前及提、拉、端物等疼痛加重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临床常见伸肌群在肱骨外上髁的附着点压痛明显,疼痛可放射至前臂及腕部,甚至腕关节无力等。此病多发于炊事员、网球运动员、家庭妇女、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针刺对偏头痛的即时、短期、远期效应。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SD),并辅以手工检索有关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资料,结局指标为VAS疼痛评分,时间设定为200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结果纳入文献15篇,均为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针刺后即时效应与假针刺和西药组比无统计学意义,针刺短期、远期效应均优于假针刺和西药组。结论针刺可以作为治疗偏头痛和预防偏头痛的有效方法,但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即时效应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针为主治疗神经性耳鸣肾精亏虚型临床疗效。方法:72例肾精亏虚型神经性耳鸣患者采用腹针为主结合局部、辨经取穴的方法,每周3次,治疗12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采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随访6月不同时间点T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肾精亏虚型患者经过2疗程治疗后,痊愈9例,占12.5%;显效29例,占40.3%;有效22例,占30.6%;无效12例,占16.7%。总有效率83.3%。6月回访总有效率79.2%。结论:腹针为主治疗肾精亏虚型神经性耳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据近年来针灸与超声医学结合的发展的特点,从作为评价手段、辅助工具以及治疗手段的角度探讨可能对针灸的影响以及发展方向。针对目前的研究的现状,分析了超声医学可能会更多地用于评价针灸的治疗效果,辅助针灸达到更好的疗效,以及增加超声的治疗作用。旨在倡导引进先进的文明成果,以推动针灸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