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综述近年来基于诱发电位的头针临床与基础研究的进展,分析比较各种诱发电位在头针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结合现今诱发电位应用中处于前沿地位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及其运动相关成分的最新进展,就头针治疗脑卒中等疾病的方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风池穴是针灸临床中十分常用的穴位之一,目前临床上风池穴的运用多为组穴、配穴使用,以针刺手法为主,单用风池穴治疗相关疾病则鲜有报道。笔者在跟师实践过程中,对于风池穴单穴针刺手法初具体会,总结出一套安全易行的手法,在目赤、目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肩背痛、侧腰痛等急症、痛症的治疗中,运用此法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脉法为《黄帝内经》诸诊法的重要组成之一,而人迎脉和寸口脉互参的脉法(以下简称人迎寸口脉法)则是《内经》脉法之冠上的璀璨明珠。作者尝试从人迎寸口脉的定经定位,选穴及数量,经脉补泻的先后顺序、频率及操作等对人迎寸口针法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阐述。认为此法能去繁就简,法朴而理微,对临床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火针刺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4月13日关于火针刺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10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合计887例。通过Meta分析发现,与对照组对比,火针刺血在临床有效率和改善下肢不适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0.00001);在改善VCSS评分、降低症状体征积分、减小下肢溃疡面积、减少踝关节周长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火针刺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切确,在改善下肢不适感方面优于口服西药,但因纳入研究质量较低,仍需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来验证结论的可靠性。 CI(-1.18, -0.145),P < 0.05],敏感性分析及 TSA 序贯分析均证实结果可信。针灸在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纤维蛋白原、高切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方面,并未显示出特别优势分别为[OR =-0.22,95% CI(-0.48, 0.04),P=0.06],[OR =-0.18,95% CI(-0.33, -0.03),P =0.53],[OR =-0.22,95% CI(-0.48, 0.04),P=0.06],这三方面仍需进一步验证。结论 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黏度,降低红细胞压积、低切全血粘度,纠正血液高黏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ERP)探讨头针顶颞前斜线中2/5治疗脑卒中的即刻效应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30例,健康人25例,两组均予头针刺激,均选取右侧顶颞前斜线中2/5。两组分别于针刺前,针刺10 min后进行ERP检测,脑卒中组还需进行肌力评级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部试验结束后,从ERP里提取受试者左右手的运动皮层相关电位((movement-related cortical potentials,MRCPs)。结果:头针刺激10 min后,脑卒中组运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降低(P<0.05);肌力评级较前升高(P<0.05);针刺前后脑卒中组患侧手MRCPs波幅较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头针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即刻效应明确,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针刺顶颞前斜线时刺激皮层运动功能区,降低了大脑运动执行策划的能量损耗,激活了受损脑区与运动相关皮层区域的神经元,提高了大脑对运动过程的处理效率,从而促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即刻改善。并且我们观察到,健侧脑具有代偿性作用,这提示我们临床中进行头针针刺时,进行双侧刺激可能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