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疾病,属于中医颤证范畴。韩明向教授认为帕金森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以肝肾亏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临证以滋补肝肾为治疗原则,喜用地黄饮子治疗阴阳两虚型颤证,再结合症状辨证加减。辨证时症见肝风内动,常配伍天麻、钩藤;症见痰热风动,常配伍半夏、胆南星、竹茹;症见瘀血阻滞,常配伍地龙、鸡血藤;症见气血亏虚,常配伍当归、人参、白芍,辨证处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方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TX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ERK信号调节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巯丁二酸组、肝豆灵组、肝豆灵+二巯丁二酸组,每组20只,选用具有化痰祛瘀功效的肝豆灵片,运用免疫印迹法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sponsive kinase,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化痰祛瘀方肝豆灵能促进肝豆状核变性病模型小鼠ERK1/2磷酸化水平(P0.001),缩短找到水下平台的潜伏期(P0.05),延长在水下平台的停留时间(P0.05),肝豆灵+二巯丁二酸效果优于单用肝豆灵(P0.01、0.001)。结论化痰祛瘀方肝豆灵可能通过促进肝豆状核变性模型小鼠鼠ERK1/2磷酸化水平而改善空间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失眠,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称之为不寐或不得眠、目不瞑,早在《素问·逆调论篇》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中医药在治疗睡眠障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疗效。韩辉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师从国家名老中医、首届全国名中医韩明向教授,在中医药治疗内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韩主任认为:"久病多瘀,不寐日久者,非皆因于瘀,而多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化痰通腑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8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痰通腑汤治疗.2组均治疗1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治疗前及治疗15、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99%(47/49),对照组总有效率77.6%(38/4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5、30 d 2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30 d均低于本组治疗15 d(P<0.05),且治疗15、30 d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2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腑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较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86例,使用统计软件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每次1支,先用适量0.9%Nacl溶液溶解,再用0.9%Nacl溶液250 m L稀释,每天1次,治疗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医及中医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arthel-Index,BI)评分。结果:两组西医总有效率分别为53.49%和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总有效率分别为55.81%和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HISS及BI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NHISS及BI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HISS及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缺损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韩明向教授认为,眩晕根本病因在于肾精亏虚,肝阳上亢,发病的基本特点是因虚致实,因虚生风,因风致眩.治疗应以滋补肝肾,滋水涵木为基本治法,辨证加减用药.临证辨机求因,依证制法,据法处方,灵活辨治,药到病愈.  相似文献   
7.
肝豆状核变性,属中医"肝风"范畴。脾切除术是肝豆状核变性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之一,术后并发症较多,胸闷、气喘等气逆证候常常伴随出现,证型多上实下虚,先天不足是其根本病因,铜毒、湿热、瘀血、痰浊内蕴,毒邪为害,而变生诸症为主要病机,补益肝肾、降气平喘为基本治疗原则,临床多用苏子降气汤加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祛瘀方对铜负荷小鼠卵泡发育障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铜负荷模型组、二巯丁二酸组、肝豆灵组、补肾化痰祛瘀方组、补肾化痰祛瘀方+二巯丁二酸组,每组20只。采用高铜复制铜负荷小鼠模型,即以100 mg/kg硫酸铜(CuSO4·5H2O)每天上午同一时间灌胃1次,正常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共28 d。在给铜的第15天开始除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外,其他4组每日分别灌胃给药,二巯丁二酸组0.16 g/kg、肝豆灵组1.2 g/kg、补肾化痰祛瘀方组1.5 g/kg、补肾化痰祛瘀方+二巯丁二酸组,共14 d至给铜的第28天结束。运用促性腺激素促排方法检测小鼠排卵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级卵泡发育情况,电镜观察小鼠卵丘复合物超微结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卵丘复合物颗粒细胞Ki67的表达水平以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小鼠排卵数、正常次级卵泡和窦卵泡数、正常线粒体数目和颗粒细胞Ki67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5);异常线粒体数目显著增加(P<0.05);补肾化痰祛瘀方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和肝豆灵组改善明显(P<0.05),补肾化痰祛瘀方+二巯丁二酸组也优于二巯丁二酸组(P<0.05)。结论补肾化痰祛瘀方能增加铜负荷小鼠排卵数,促进铜负荷小鼠卵泡的发育,改善其线粒体超微结构,提高其卵丘复合物颗粒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具有化痰祛瘀功效的肝豆灵对Wilson病模型小鼠海马齿状回区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存活的影响。方法:将Wilson病模型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二巯丁二酸组、肝豆灵组、肝豆灵+二巯丁二酸组,每组20只,运用Brd U掺入法、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豆灵对Wilson病模型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下丘脑海马齿状回新增殖的细胞数相对于空白组明显增加(P0.001),肝豆灵和二巯丁二酸均不能促进Wilson病模型小鼠神经细胞新生(P0.05)。但肝豆灵和二巯丁二酸可以明显提高新生细胞的存活率(P0.001),并促进新生细胞向神经元分化(P0.001)。肝豆灵组与二巯丁二酸组促进新生细胞存活和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但肝豆灵+二巯丁二酸疗效优于单用肝豆灵和二巯丁二酸(P0.05或P0.01)。结论:肝豆灵化痰祛瘀法可促进Wilson病模型小鼠新生神经细胞的存活和向神经元分化,效果优于二巯丁二酸,二者合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