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单中心单臂历史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32例符合入排条件,拟行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组成试验组,同时搜集2017年1月—2019年6月行同步放化疗且符合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宫颈癌患者病历资料,按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组成对照组。试验组为前瞻性入组,患者第1次化疗给药结束24 h后sc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每次6 mg,每化疗周期1次,共给药2次。若使用PEG-rhG-CSF预防后,中性粒细胞计数(ANC)仍<1.0×109·L-1,可给予短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5 μg·kg-1,sc给药,直至ANC≥2.0×109·L-1。对照组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既往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初始不给予PEG-rhG-CSF,当患者出现ANC<1.0×109·L-1后sc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5 μg·kg-1,持续使用,每日1次,直至ANC≥2.0×109·L-1。记录两组患者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化疗延迟和放疗中断发生率;评价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乏力、骨关节痛、发热、皮肤黏膜反应、恶心及呕吐等。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基线均衡。试验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59.4%,对照组为84.3%,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试验组为31.3%(10/32),对照组为56.3%(18/32),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试验组中位时间为0 d(0~29 d),显著低于对照组2 d(0~38 d);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试验组中位时间为0 d(0~22 d),显著低于对照组1 d(0~38 d)。两组FN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有降低趋势。试验组放疗中断1例,对照组2例,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延迟化疗出现4例(12.5%),对照组出现12例(3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乏力、骨关节痛、发热、皮肤黏膜反应、恶心及呕吐等,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过程中预防性应用PEG-rhG-CSF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以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减少FN和不良反应,避免治疗延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0至2014.5收治的21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及视乳头水肿。全部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4例。21例随访患者,KPS80分者17例,60~80分3例,60分1例。结论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无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该病首选显微手术切除,次全切除患者术后应行辅助放疗;Brainlab神经导航结合术中使用管状脑牵开器(VBAS)能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在胃癌不同预后组织学分型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组织学分型分为预后较差组和预后较好组,按照2 ∶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采用软件ITK SNAP从CT图像中分割胃癌原发病灶。采用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胃癌不同预后组织学分型最大相关性的临床特征,并以此构建临床特征模型。从所有分割图像中提取特征,再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和逐步回归筛选出有效特征,并以此建立影像组学标签。最后,拟合影像组学标签与临床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性能评估。结果: 提取了985个二维图像特征,包括一阶统计量、形状特征、纹理特征等。通过去冗余特征筛选,得到5个最有效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标签。3个临床特征(年龄、性别、CT M分期)作为构建临床特征模型的参数。相较于临床特征模型和影像组学标签,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性能表现最佳,影像组学模型AUC在训练组和验证组分别为0.726 2(95%CI:0.676~0.776),0.707(95%CI:0.632~0.781)。结论: CT影像组学在术前无创预测胃癌不同预后组织学分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CT和MRI表现以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12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8例经CT检查,7例经MRI检查。结果 12例中,10例X线平片示病灶边界清楚,周围可见硬化边,病灶内可见斑点状和斑片状钙化。8例CT均清楚显示病灶及硬化边,均可见斑点状和斑片状钙化,5例可见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7例MRI均清楚显示病灶边缘,T1WI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4例可见骨髓水肿,7例均做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结论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CT和MRI征象和病理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X线、CT和MRI征象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评价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及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rteiral spin labeling proton,ASL)联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90例颈动脉TIA患者根据DWI表现分为单纯型TIA 和暂时性症状合并梗死(transient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infarction,TSI型)2组.90例患者均分别行MRA及ASL检查,根据MRA及ASL表现分为4型:A型(MRA及ASL均异常)、B型(MRA及ASL均正常)、C型(MRA正常,ASL异常)、D型(MRA异常,ASL正常).结果 在A型表现里,单纯型TIA占20%,TSI型占80%;在B型的表现里,单纯型TIA占94.7%,TSI型占5.3%.A、B 2型在2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A及ASL联合检查可对TIA患者脑血管和脑灌注进行诊断,为临床对TIA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卢超  郑丽丽 《医学信息》2009,22(3):242-244
肾动脉狭窄(RAS)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缺血性肾病,最终致终末期肾病,而早期发现RAS并给予积极的治疗不但能纠正高血压而且能保护受损的肾功能。但因为患者多没有典型的体征,当出现高血压,尿蛋白,氮质血症时肾动脉狭窄已达到60%~70%以上,且一部分慢性肾动脉硬化病人因侧枝循环形成等原因无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等表现,临床上很容易被忽视,因此临床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RAS近几年的诊断及治疗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癌细胞系HepG2自身分泌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其浸润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RNA干扰技术沉默IL-6,同时设空白对照组(不加转染试剂)、正常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无义对照组(转染无义对照siRNA)、实验对照组(转染沉默IL-6的siRNA)。进行细胞划痕损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RT-PCR检测各组IL-6 mRNA的表达分别为100±7.87、303±19.95、160±10.95、23±7.02;IL-6在沉默组细胞的浸润迁移能力受到抑制,正常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无义对照组(转染无义对照siRNA)细胞的浸润迁移能力增强。结论 IL-6被沉默能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的迁移,肝癌细胞系HepG2IL-6表达增高能促进其自身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预防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预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用三阴交、气海两穴进行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的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且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2.5%,P〈0.01。结论:穴位贴敷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