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阎凯  刘美荷 《时尚育儿》2016,(3):174-175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索对于该疾病治疗有效方法。方法:对本院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162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将162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1例患者。实验组采取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方法治疗。同时对两组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加以对比,并且仔细记下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81例患者中,显效60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整体有效率是95.06%;对照组81例患者中,显效47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整体有效率是83.9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均未表现出明显临床不良反应。结论: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可以取得不错治疗效果,特别是能有效对患者疼痛予以缓解,达到治标治本的治疗效果,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五更泄”指黎明之时腹痛泄泻,是慢性腹泻中的一种。笔者应用加味四神丸治疗五更泄患者2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1例患者中,男18例,女3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1岁;病程最长10余年,最短3周。患者症见:在黎明时即泻,且日泻2~8次不等,腹部隐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泻下物多为水样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2治疗方法治拟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方选加味四神丸。药用:补骨脂10g,煨豆蔻6g,五味子9g,吴茱萸9g,黄芪30g,白术10g,附子6g,炮姜6g。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500mL,分早晚2次服用。兼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44s和ESA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癌旁组织和50例胰腺癌组织中CD44s和ESA的表达。结果:CD44s和ES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CD44s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而ESA的表达仅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两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P=0.017,rs=5.747)。结论:CD44s和ESA在胰腺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密切相关,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可作为胰腺癌浸润、转移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以六经为辨证论治的方法,阴阳为辨证论治的纲要。阴阳二气源于肾,但须赖脾胃化生的精微物质不断滋养和补充。张仲景在六经病证论治的始末十分重视对后天脾胃之气的顾护,因为有了胃气的正常运化,阴阳二气才能泉源不竭。胃气乃人生存之根本,故《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是脾胃、大小肠等功能的综合体现,是饮食经过消化吸收所产生的能源。《伤寒论》112方中,用顾护胃气之药甘草、生姜、大枣之其中一味、二味或三味配伍的方剂就有69方,约占61.6%;用甘草、生姜、大枣配伍组成的方剂有28方,约占25%。从确立治法、组方、药后宜忌到病后调养都十分重视胃气的维护。 1 攻邪祛病 免损胃气 攻邪祛病,《伤寒论》中应用汗、吐、下三法。即邪在表者,宜汗解之;邪在胸膈胃脘者,宜吐解之;邪在里者,宜下解之。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发汗太过和滥施吐下均可损伤胃气。在《伤寒论》中,严禁发汗和滥施吐下的条文俯拾即是,如“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是说汗不得法,损伤胃津胃气。“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是说胃中素寒之人,虽得表证,不宜过汗,过汗则损伤胃气,...  相似文献   
5.
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健脾益气 ,和胃渗湿为其主要功效 ,主治脾胃气虚挟湿 ,而见食欲不振 ,呕吐泄泻 ,中满 ,乏力诸证。笔者在临床将此方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取效甚捷 ,现举验案数则。1 肺虚久咳案刘某 ,男 ,68岁。主诉咳声短促 ,痰少粘白 ,不易咳出。伴口干咽燥 ,神疲乏力 ,大便稀溏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细。辨证为久病阴虚肺燥 ,肺脾两伤。方拟 :党参、山药、莲子肉以益气健脾 ,和胃止泻 ;白术、茯苓、薏苡仁渗湿健脾 ;加用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百合滋养肺阴 ;桔梗宣肺利气 ;诃子以敛肺气 ;甘草甘缓和中。服 3…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U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及替硝唑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及替硝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胃镜下病理改善情况,并对临床治愈患者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胃镜下疗效均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1,P=0.028;Z=-2.654,P=0.008);治疗后2组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PU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副作用小,临床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治疗桥本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桥本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金水宝胶囊联合优甲乐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优甲乐治疗。疗程半年。分别于治疗后1月、3月、6月测定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血中甲状腺蛋白抗体(TGA)及抗微粒体抗体(TMA)。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时治疗组TGA、TMA、补体C3、补体C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3月时补体C3、补体C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甲乐联合金水宝胶囊与单独使用优甲乐疗效相比,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时效果良好,并可预防其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龙胆泻肝汤出自李东垣方,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之功效。此方主治肝经实火所致胁痛、口苦、目赤、耳聋、耳鸣、耳肿等病症。现将笔者临床运用该方治疗经验体会简介如下。 1 吐血 典型病例:陈某,女,48岁,1998年6月10日就诊。患者素有胃脘部不适,常反复发作,已数年,未作检查确诊。10日前与人口角后即感不适,后自觉咽部腥臭,吐出紫黯色血块约20ml,但未及时治疗。近日自觉心烦易怒,寐少梦多。查见舌质红绛,脉弦数,辨证属肝火犯胃。治以泻肝清胃、凉血止血,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处方:龙胆草10g,柴胡12g,泽泻10g,车前子(包)15g,木通10g,…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以六经为辨证论治的方法,阴阳为辨证论治的纲要。阴阳二气源于肾,但须赖脾胃化生的精微物质不断滋养和补充。张仲景在六经病证论治的始末十分重视对后天脾胃之气的顾护,因为有了胃气的正常运化,阴阳二气才能泉源不竭。胃气乃人生存之根本,故《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是脾胃、大小肠等功能的综合体现,是饮食经过消化吸收所产生的能源。《伤寒论》112方中,用顾护胃气之药甘草、生姜、大枣之其中一味、二味或三味配伍的方剂就有69方,约占61.6%;用甘草、生姜、大枣配伍组成的方剂有28方,约占25%。从确立治法、组方、药后宜忌到病后调养都十分重视胃气的维护。 1 攻邪祛病 免损胃气 攻邪祛病,《伤寒论》中应用汗、吐、下三法。即邪在表者,宜汗解之;邪在胸膈胃脘者,宜吐解之;邪在里者,宜下解之。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发汗太过和滥施吐下均可损伤胃气。在《伤寒论》中,严禁发汗和滥施吐下的条文俯拾即是,如“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是说汗不得法,损伤胃津胃气。“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是说胃中素寒之人,虽得表证,不宜过汗,过汗则损伤胃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4s和ESA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癌旁组织和50例胰腺癌组织中CD44s和ESA的表达.结果:CD44s和ES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CD44s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而ESA的表达仅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两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P=0.017,rs=5.747).结论:CD44s和ESA在胰腺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密切相关,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可作为胰腺癌浸润、转移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