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甜甜  姚魁武 《中医药导报》2020,26(12):116-12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解析丹参饮治疗冠心病的药理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丹参、檀香、砂仁3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使用DisGeNET数据库检索冠心病靶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丹参饮化合物-冠心病靶点网络和靶点-通路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预测丹参饮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结果:通过数据库筛选出丹参饮活性成分76个,相应靶基因156个,冠心病靶基因912个,丹参饮治疗冠心病靶点53个,核心作用靶点16个,相互作用节点96个,相互作用关系边838条,涉及生物过程84个,分子功能23个,信号通路11条。结论:丹参饮可能通过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协同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荧光波长CdSeS/ZnS-COOH合金量子点对细胞微核组效应遗传毒作用的特征。方法:采用L5178Y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试验,490和540 nm两种荧光波长的合金量子点CdSeS/ZnS-COOH受试浓度均为0.062 5、0.125、0.25、0.5和0.1 mg/mL,观察其微核组效应、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两种波长的CdSeS/ZnS-COOH合金量子点在0.062 5 mg/mL剂量时均可诱导微核率增加(P<0.05);两者都能诱导Ⅰ型微核、Ⅱ型微核和核芽效应,但490 nm合金量子点不能诱导核质桥效应,而540 nm合金量子点能诱导核质桥效应。490 nm合金量子点在0.062 5 mg/mL可诱导产生总微核、Ⅰ型微核和核芽,而540 nm合金量子点在此浓度仅可诱导产生Ⅰ型微核;两者均随着剂量进一步增加诱导产生其他效应;各种微核组效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490 nm量子点在9 h首先出现核质桥,540 nm量子点在9 h首先出现总微核和Ⅱ型微核数增加;随时间延长进一步出现其他效应,27 h各效应值达到峰值,此后下降。结论:两种荧光波长CdSeS/ZnS-COOH合金量子点均可诱导微核组学效应,但在相同剂量的效应谱、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方面均有差异,表明两者的遗传毒作用特点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trol,Re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及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卵巢合并D-半乳糖(100 mg/kg)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戊酸雌二醇组(0.8 mg/kg)及假手术组(蒸馏水),连续灌胃12周,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中β-APP表达。结果随着训练天数增加,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逐渐缩短,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80 mg/kg组、戊酸雌二醇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16.49±4.18)、(17.05±2.71)s]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分别为(3.90±0.97)、(3.44±0.63)次]明显增加(P<0.05),白藜芦醇各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内停留时间延长(P<0.05);白藜芦醇20、40、80 mg/kg组大鼠海马β-APP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57±0.054)、(2.63±0.50)、(0.28±0.043)]较模型组(0.27±0.057)明显下降(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改善AD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β-AP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吸入对哮喘患儿外周血CD4+CD25+ 调节性T细胞(Tr)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70例发作期哮喘患儿,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外周血的Tr细胞数。结果:糖皮质激素规则治疗后患儿外周血CD4+CD25+Tr水平(7.05%±1.61%)明显高于治疗前(5.62%±1.29%),P<0.01。完全控制组患儿外周血CD4+CD25+Tr水平最高(7.56%±1.88%),部分控制组患儿次之(7.09%±1.23%),控制不佳组患儿最低(6.11%±1.96%),差异均显著,P<0.05。经激素规则治疗的患儿外周血Tr水平(7.05%±1.61%)明显高于不规则治疗组患儿(5.91%±1.76%),P<0.01。结论:规则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可明显提高哮喘患儿外周血Tr水平,Tr水平与哮喘的激素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芪-莪术抑制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肿瘤生长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黄芪、莪术中主要活性成分与通路靶点蛋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建立CT26.WT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验证。将6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组、黄芪-莪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5-Fu组(30 mg·kg-1)腹腔注射,黄芪-莪术低、中、高剂量组(0.32,0.64,1.28 g·kg-1)灌胃。干预15 d后,完整剥离原位瘤,取肿瘤相邻结肠组织5~6 cm。测量并计算肿瘤体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肿瘤组织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NF-κB p65,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癌基因c-Myc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5-Fu与黄芪-莪术治疗均能降低原位瘤体积(P<0.05,P<0.01),5-Fu组抑瘤率最高(61.38±2.34)%,黄芪-莪术中剂量组抑瘤率(43.43±3.7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肿瘤与结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转轻。与模型组比较,黄芪-莪术显著下调了肿瘤小鼠结肠组织SDF-1,CXCR4,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P<0.01),对肿瘤组织SDF-1,CXCR4,NF-κB p65,Cyclin D1,c-Myc的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 黄芪-莪术能够抑制结肠癌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其干预机制可能与调节SDF-1/CXCR4/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及其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黄芪-莪术配伍是临床常用治疗肿瘤的组合,基于Th17/Treg细胞平衡探究黄芪-莪术配伍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肿瘤生长的可能作用机制。该研究将9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组,黄芪-莪术(2∶1)配伍高、中、低剂量组,联合5-FU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建立CT26.WT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术后24 h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0 mL·kg-1,每日1次);5-FU组用5-FU腹腔注射(25 mg·kg-1,隔日1次);黄芪-莪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用黄芪-莪术药液灌胃(12、6、3 g·kg-1,每日1次);联合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用黄芪-莪术相应剂量灌胃和5-FU腹腔注射,用药剂量和方法同上。各组均干预3周后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称瘤体质量并计算平均瘤重;检测各组小鼠脾组织CD4+T淋巴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变化趋势;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FN-γ)、Smad4、N-钙粘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在血液中mRNA表达水平及肿瘤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瘤体质量均降低(P<0.01);各给药组小鼠脾组织中CD4+IL-17;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01),CD4+Foxp3+细胞比例均升高(P<0.001或P<0.05),表明Th17/Treg始终保持动态平衡,且联合用药组的效果优于其他组别;各给药组血液中TGF-β、TNF-α、IFN-γ、Smad4、N-cadherin、MMP-7 mRNA及原位移植瘤中TGF-β、TNF-α、IFN-γ、Smad4、N-cadherin、MMP-7蛋白的表达均不同程度降低(P<0.01或P<0.001),并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黄芪-莪术配伍联合5-FU可抑制CT26.WT结肠癌小鼠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维持体内Th17/Treg的动态平衡,下调TGF-β、TNF-α、IFN-γ、Smad4、N-cadherin、MMP-7肿瘤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夹脊穴穴位埋线联合电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2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联合电针治疗,治疗组联合夹脊穴穴位埋线及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四肢肌力、神经传导速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P<0.01);2组患者治疗后四肢肌力、神经传导速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夹脊穴穴位埋线联合电针治疗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修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查吴茱萸汤减轻福尔马林诱导的内脏痛模型小鼠的疼痛作用机制。方法 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吴茱萸汤低剂量组、吴茱萸汤中剂量组和吴茱萸汤高剂量组。吴茱萸汤各剂量组分别灌以吴茱萸汤水煎液[3.12、6.24、12.48 g/(kg·d)],共4天。第4天,吴茱萸汤各剂量组灌胃后2小时,以瞬时感受器电位锚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TRPA1)激动剂10%福尔马林,10μL/只灌肠,在福尔马林诱导的急性内脏痛模型小鼠上,观察吴茱萸汤干预后的疼痛行为变化和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吴茱萸汤干预后的小鼠结肠组织中TRPA1的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吴茱萸汤各剂量组干预均可使小鼠结肠中肌层、黏膜层坏死减轻,炎性浸润减少,受损的隐窝修复;行为学实验观察吴茱萸汤高、中、低剂量预处理4天后与模型组对比,小鼠疼痛行为频次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实验,吴茱萸汤高、中、低剂量预处理后,与模型组对比,肌层的TRPA1阳性表达明显下调(P0.05);蛋白条带密度分析提示,吴茱萸汤高、中剂量预处理后能使小鼠结肠组织中TRPA1表达下调,与模型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热敏通道TRPA1是吴茱萸汤发挥止痛作用,尤其是缓解内脏痛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发作期哮喘患儿的外周血CD40、CD40L的表达率及其与Tc1和Tc2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哮喘患儿和2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CD40L的表达率和Tc1、Tc2的细胞数。【结果】哮喘患儿和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表达率分别为21.59±7.61和15.82±4.44(t=3.376,P<0.001);CD40L表达率分别为0.20±0.11和0.33±0.12(t=-2.747,P<0.05);Tc1细胞数分别为9.06±3.80和7.28±3.01(t=0.582,P>0.05);Tc2细胞数分别为7.64±3.67和3.02±1.38(t=3.981,P<0.001)。CD40和CD40L表达率与Tc1、Tc2数量无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004和0.231、-0.280和0.186,P>0.05)。【结论】发作期哮喘患儿存在明显的CD40/CD40L、Tc1/Tc2的异常,这可能与哮喘的发生有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芒针对刺神阙与曲泉穴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芒针对刺神阙与曲泉穴治疗.6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1 d,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